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山海经 > 第2章 导言

第2章 导言

作品简介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典籍,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亦非一人所写。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山海经的白话文全译本,且对生僻字词、名物有适当的注释。此外,还配有大量古本山海经中所绘的插图。

山海经是从战国时期到汉代初年,经多人编写而成的一部古书,书中除了保存有大量的神话资料外,还涉及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诸如宗教、哲学、历史、民族、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医药等学科,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堪称当时的一部生活日用百科全书。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山海经是“古之巫书”,又在汉文学纲要中说“盖以记神事”,足以证明山海经是一部极具神话研究价值的古书。但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其中还包括了远古地理及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等事物。

这部集古代多类学科于一体的旷世奇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整体有序、结构严谨,全书共18卷,分山经5卷,海经13卷海外经4卷,海内经5卷,大荒经5卷。大部分成于战国时期的楚地,海内经部分成于西汉。山海经还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其中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座山峦,300条水道以及邦国的地理、风土等,这对中国古代的地理和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考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整部书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华大地的山川宝藏,特别是一些异鸟怪兽、奇花异石,让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如海外经中所传说的异国有:双头国、三首国、女子国、丈夫国、大人国、小人国等,真是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山海经在其他领域也具有极高的价值。从宗教角度来看,书中展示巫师等宗教活动的描写不在少数,有鹿身八足蛇尾者,有鸟身龙首者,有龙身鸟首者,有羊身人首者,等等。书中所记载的丰富多彩的祭祀礼仪,也从侧面显示了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特色;从历史学角度来看,书中所记述的帝俊、炎帝、黄帝等神谱,甚至还包括若干帝王的谱系记载,从中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神话与历史是相辅相成的,天地的开辟,人类的诞生,祖先的事迹,竟都与神话同出一源;从动植物学角度来看,书中的奇禽怪兽、异草珍木就数不胜数了,其中不少还有医疗效用,能治疗各种病症,成了神话性质的医药卫生学;从哲学角度来看,像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断首、鲧腹生禹等,都给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斗志,这种用神话传说反映出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可以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寓意也十分深刻。

作者探源

关于山海经的作者和成书时间,历代学者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有前人认为是大禹、伯益所作。但经过数代学者的研究,可以断定的是山海经绝非成书于一时,更不是一人所作,其时间跨度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而作者生活的地域主要集中在楚、巴蜀等地,直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成为现代我们所看到的山海经版本。

山海经现存的最早版本是由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勘而成的。晋朝的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等。

山海经这一书名,最早是在史记中被提及,到汉成帝时期,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经传诸子诗赋,将此书公之于众。山海经涉猎之广,内容之奇杂,从古至今使人对

其该归于何类都有分歧。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形法家之首,隋书经籍志以下则多将它归入地理书,但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谓其为“小说之最古者尔”,鲁迅先生则将它视为“古之巫书”。因此,山海经问世之后,关于其内容、成书时间、作者的争论就一直众说纷纭,成了未解的悬案。

推荐阅读: 我在非洲当宗师 秀色可餐:田园俏佳人 夺妻攻略:摄政王爷太撩人 吕布有扇穿越门 回到古代当闲人 搏仙路 护花逍遥小神医 公主招婿,夫君来一打 花都兵王逍遥记 独家蜜宠名门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