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四章

得闻白狼逃蹿、仙姑震惊,九儿本以为跟随其下山之事打了水漂,失魂落魄之际,却不想仙姑亲自于白头峰,告知九儿今日稍息,明日便一同下山。九儿慌忙地将绣金铃等三件宝物备齐,又带了些祝词斋女准备的干粮细软,随同乌梅仙姑天不亮就下了仙山。

山上说“神”事,山下说“唐”事。正值仙姑下山之际,俗世间依旧多番战乱。

自先唐为贼人篡灭后,中原之土但凡“李”姓称王者,好用“唐”之名贯之,以显其正宗。北有号“唐”者,因雄踞中原腹地,史称“后唐”;南有号“唐”者,则称之为“南唐”。

先说“后唐”运势。前有言,唐末晋王李克用养“十三太保”,大太保李嗣源先随李克用征战三十年,屡建奇功,后随三太保李存勖转战十年,灭梁建唐,终因功高震主,遭飞语毁谤,难在朝中自立。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被派往魏州镇压兵变,却不想自家军队带到魏州亦发生兵变。李嗣源为表忠心,决定只身回朝请罪。当是时,帐下之婿石敬瑭全力拦阻,极言反对,分析形势,晓以利害,劝其利用哗变之机谋取自立,李嗣源迫于无奈,依石敬瑭之计,以平乱为由,招得哗变之军折返,入主洛阳。

石敬瑭告李嗣源曰:“新主当政应有革于前主,前主奢华侈靡,则当朝者应务从宽仁节俭。”于是释放前朝宫女及未沾雨露之妃嫔,以显皇恩浩荡。

石敬瑭乃谋略之人,精于军事,勤于政务,一度为当世之人敬仰。然其谋略有余,为达目的常不择手段,为谋自保而不顾后果。李嗣源死后,其子李从珂继位,因惧怕石敬瑭拥兵自重,时常无故非难。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为解后唐军兵围攻之困,竟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称比他小十岁的契丹首领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曰“臣”,甘做“儿皇帝”,同年十一月,在契丹的扶持下登基称帝,改元天福,国号“大晋”。后

晋天福元年闰十一月(937年初),石敬瑭逼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后唐亡。

石敬瑭“趋利避害”的行径虽为后世所诟病,但早年征战时仍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镇州战役中,与刘知远、郭威二人结义,浴血奋战,踏尸前行,成为守军中的翘楚,其辉煌战绩也奠定了三人成就霸业之基。

但在割让“幽云十六州”、屈膝于契丹之事上,刘知远与石敬瑭起了争执,郭威虽也并不赞同石敬瑭所为,但人微言轻,便不作无谓争辩。

时值后唐亡国、后晋开国之际,郭威仍是缄口莫言,入编于刘知远麾下,远观着石、刘二人相争。

郭威身形魁梧,勇力过人,由于脖子上刺了一只飞雀,因此唤名“郭雀儿”。郭雀儿出身贫苦,十八岁入伍行军,于连年征战厮杀中练就了一身好武功。然生逢乱世,成一赳赳武夫者何其为易,但能标新立异,出人头地,甚至与石、刘之辈称兄道弟,不仅在于其胆识,更在于其智谋。而这一切,竟与其内室柴夫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说起这柴夫人,正是当年石敬瑭谏言释放出宫的前朝妃嫔,于遣送归家途中因连绵秋雨羁留旅店,却在此与一同避雨的郭雀儿相遇相知,携着从宫中带回之金银珠宝下嫁与行伍出生且功名未就的郭威。

良好的家学与宫廷的眼界造就了温婉端庄而博学多才的柴姑娘,嫁与郭威后便将自己的才学甚或政见倾囊相授,看到自己的丈夫肯细心聆听、虚心学习、屈身请教,柴氏更加坚定自己没有选错郎君。

推荐阅读: 一眼千古封 独宠农门小娇娘 我愿你是个谎 总裁索爱成婚 断魂计划 南城 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犯罪心理档案(第二季) 对不起,我不等你了 官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