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突然地结束了《篮球之上帝之鞭》的连载,工作是主要的原因。因为岗位的调动,到了新的职位上,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作息时间,工作节奏也出现了大变化,需要调整和适应,一时间没有办法再继续小说的写作。
次要原因在于,当我写到100万字的时候,深深地感到NBA对我而言,已经失去了通过写作去发掘它的魅力。
看NBA已经有将近20年时间了,1998年第一次看了NBA的总决赛,那时候我才小学,知道了乔丹,知道了马龙。在新华书店看到了邮差马龙的大幅海报,看到了迈克尔-乔丹在NBA的传奇历程。那时候的NBA对我而言充满了神秘,它所彰显出的篮球之美,令人炫目和心醉。
2001年王治郅登陆NBA,电视上的NBA比赛直播越来越多,到了2002年姚明以状元的身份加盟火箭,我和无数的中国小球迷一样,成为了火箭和姚明的球迷,直到今天我依旧会偶尔看看火箭的比赛,看看那一抹曾令人牵肠挂肚的红。
从那时候起,我不仅开始看NBA的直播,也想尽各种办法去汲取和NBA有关的知识见闻。我还记得应该是初中的一个暑假,我在市图书馆的阅览室里,找到了一本泛黄、破旧的NBA知识汇编集,我整整翻看了一下午。从那本书里,我知道了维尔特-张伯伦的单场100分,知道了凯尔特人的八连冠,知道了拉里-伯德和魔术师约翰逊,知道了洛杉矶湖人和凯尔特人的争霸。
当然,我知道的只是一小部分,那时候网络很不发达,所以我不知道张伯伦到底是个白人还是黑人,不知道伯德和拉塞尔到底是不是一个时代,不知道魔术师约翰逊究竟有多高。即便如此,我依然可以厚着脸皮和同学吹牛皮,说伯德和张伯伦一起为凯尔特人拿到八个总冠军,然后看着同学惊讶夸张的表情洋洋自得。
到了2006年,上了高中,开始会使用网络,开始接触到越来越多的NBA信息,最早在新浪的NBA频道关注篮球新闻,看论坛的球迷们为了姚明、科比、奥尼尔吵得天翻地覆,那时候的球迷应该都记得一个著名的姚明黑ID——洛阳花开。总之,那里的氛围令人厌烦,即便是潜水也令人感到无趣和窒息,正好那时候通过下载NBA视频发现了虎扑,也是现在很多篮球爱好者的大本营。
那时候的Hoopchina的确如同一缕清风,专业,没有站队互喷,只有理性的讨论,热情的分享,和针锋相对的辩驳。印象最深的除了著名的张佳玮张公子,还有一个不太著名的吕布,战斗力无愧自己ID大神。其他的一些ID我已然记不清楚,不过他们都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犀利的言辞,为普及篮球知识,为篮球爱好者搭建分享的平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也成为了其中的受益者,通过B计划,通过辩论赛,通过精彩的赛后和历史科普贴,了解到越来越多NBA曾经的故事,和关于篮球比赛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