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869章 利益关系虽然冰冷,但是牢固

第869章 利益关系虽然冰冷,但是牢固

「当谨记万宗伯所言,夷狄狼面兽心,畏威而不怀德;还有那句,倭人有小礼而无大义,固擅下克上也。」

「到了倭国,切记,不要相信任何的倭人,你这个年纪,还有些年少天真,总觉得有些人是可以信任的,但朕看来,人心隔肚皮,没有翻脸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他究竟什麽想法。」

「全楚会馆的老木匠梁叔梁寿坚,朕见过他好多次,完全没想到他会这麽做。」

「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只有活着,才能为大明尽忠。」朱翊钧最终还是选择了放手,雄鹰长大了要翱翔于天际之间。

「臣谨遵圣诲。」熊廷弼再俯首,他要去的地方是石见银山,要做的事,就是击退一切胆敢染指陛下银矿的倭寇,这是利益之争,根本不可能有什麽温情可言。

对于袁可立而言,梁寿坚的行为顶多是栽赃陷害。

但对于熊廷弼而言,他的书箱被放了夹带,梁寿坚的行为是背叛,梁叔作为他成长经历中极其重要的人,这种背叛,让熊廷弼深切的明白了,人心隔肚皮是多麽伤人。

熊廷弼也第一次理解了,为何陛下总是更喜欢把关系建立在利益上,而不是情感上,比如陛下对总督府的管理,就是利益为先,而非情感。

利益关系虽然冰冷,但是牢固。

朱翊钧示意冯保取来了两本书,让冯保递给了二人,笑着说道:「送你们一本书吧,这是王次辅的畅销书《论五步蛇的自我修养》。」

「额…」袁可立满是错愕,陛下的礼物居然是这本书,别说袁可立疑惑了,连熊廷弼都是眉头紧蹙,显然十分的意外。

熊廷弼非常不喜欢王崇古,这就是个奸臣,要不是万历元年之后,再无作奸犯科,早该上刑场的人了。

朱翊钧语重心长的说道:「哎,人心里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

「王次辅这本书要好好读,这里面,都是做官的学问,是你们缺的东西,这可是海总宪推荐过的书,徐成楚也有一本,是海总宪赠送的,要对付敌人,要做的就是知己知彼。」

「如果你对敌人不够了解,又如何言胜呢?」

「陛下圣明。」熊廷弼和袁可立互相看了一眼,满是了然,原来是为了了解敌人!

那就必须要好好读了,读通透,读明白,知道敌人所思所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王崇古是个奸臣不假,但王崇古不是个反贼,是否有那个心思,朱翊钧不知道,也无从得知,但王崇古的行为上,没有走上反贼的道路,这是关键。

张四维安排人刺王杀驾的时候,王谦给张四维下毒,张四维找死,王家人可不想一起死。

王崇古早些年杀过倭寇,到了宣府大同,他虽然借着北虏发财,但从来没有让北虏犯境,而且自万历三年回京,领了工党后,已经成为了大明的中流砥柱,国之柱石。

这也符合《自我修养》这本书的内容,奸臣是奸臣,反贼是反贼,奸臣是浊流,清流浊流,皇帝都要用,奸臣总是会自己找到出路。

奸臣做什麽,很多时候,主要看皇帝的命令,因为奸臣的目的是升转,而不是和反贼一样颠覆大明。

朝中还公认,万士和是个谄臣,不影响人家死后殊荣,也不影响皇帝陛下把万士和挂在嘴边。

袁可立回到全楚会馆后,就打开了书开始看,第一遍看,他对里面的观点嗤之以鼻,简直是胡言乱语,要天下人都这样,天下能好才怪。

他合上之后,又打开看了许久,他照着里面奸臣的标准,和自己的行为对比之后,发现无意间,奸臣竟是我自己!

简直是简直了,袁可立看完了《自我修养》,有些呆滞了起来。

奸臣的第一原则,崇上,上司的指示高于一切,无论如何要引起上司的注意,无论要赢得上司的认可,你做的一切,都要让上司看到,否则就是白做;

围绕着第一原则,有三个规矩。

第一,抓住一切和上司接触的机会,要引起上司的注意,而且还要留下好印象;

第二,着力做出让人肯定的成绩,并且一定要让上司了解其中艰难;

第三,做好总结,给上司留好功劳,宣传上,一定要有上司英明领导;

想要升官,这一个原则三个规矩,就要熟练掌握,围绕着万历维新的新形势,王崇古也给出了新的办法,因为考成法的推行,这三个规矩的权重也发生了变化,第二个规矩上升到首先遵循的规矩,即做出成绩。

因为考成法,只要多数人认可的成绩,那上司一定能看到这份成绩。

而在上司询问的时候,作为奸臣,一定要把困难告诉上司,大倒苦水,在一些旁支末梢的环节,要求助上司,给足上司参与感,这一点非常非常关键。

王崇古之所以要这麽做,是王崇古入仕以来这麽多年,他的顶头上司,多数时候,都是一无是处的酒囊饭袋,根本提供不了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还会拖后腿,他入仕这麽多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给上司的异想天开丶一厢情愿擦屁股。

旁支末梢的地方,让上司有参与感,大事方面,上司就没有那麽多兴趣指手画脚了,当事成之后,上司也可以合理的拿到一部分的功劳。

这就是王崇古的向上管理,他这麽说,也这麽做,但有的时候也会出问题,这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有的时候也会失效。

王崇古特别举了个例子,比如皇宫中轴线鼎建,这可是天大的事儿,陛下莅临现场,讲可以用建筑垃圾回填,讲可以把未曾浇筑完全的水泥柱,用抹灰人,抹一遍灰了事,而不是拆了重建。

这件事,完全符合旁支末梢的部分,请陛下莅临指导。

但王崇古真的没法干。

王崇古当初就很想大声的告诉陛下,这是皇宫,皇宫!神器所在!皇帝是觉得反正没有多高,而且也不重,完全足以支撑了,能省则省,总归是塌不了。

这违反了自我修养的第一原则,崇上,上司的指示高于一切这一标准,王崇古没那个胆子在皇宫鼎建上偷工减料。

如果能力不足,做不成事,又当如何?

王崇古的答案是,无能不要做奸臣,因为做奸臣要比忠臣更有才能,这样上司才不舍得抛弃你,无能也不要做忠臣,因为你不比奸臣有才能,你的忠诚一文不值。

无能就是无能,回家种地才是最好的归宿。

而袁可立会试答卷,就有点像是为了吸引陛下注意写的,符合第一规矩要引起上司的注意,而且要留下好印象,毫无疑问,他给陛下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当然这本书对袁可立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狗斗术,无论是奸臣也好,忠臣也罢,都要会的技能,如果不会,输了,你跟大局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张居正也是斗赢了,才一步步的走到了元辅的位置。

殿试很快就张榜了,皇帝没有更改会试的排名,直接发榜,熊廷弼从会元变成了状元,袁可立是榜眼,探花依旧是吴道南。

而在发榜当天,大明准备已久的《大明军东征记》和《东征英豪录》正式刊行了,之所以要这个时间刊行,完全是为了迎接大军凯旋做准备,降阶郊劳之礼在紧张的筹备中。

东征英豪录里,有二十八星宿,比如娄虎骆尚志。

骆尚志原来是一个普通的农夫,浙江馀姚骆家湾人,说是骆宾王之后,他是世袭百户,卫所败坏后务农为生。

他不是武举出身,也不是捐纳升迁,而是完全靠着天生神力,人送外号骆千斤,他的臂力惊人,能举千斤,能开虎力弓十五箭,次日可再战的悍勇之人。

从地方遴选入京营后,在万历九年就参加了讨伐俺答汗之战,而后在万历十三年入朝抗倭。

在东征九胜中,他打了八场,他作为京营把总出战,本身却是陷阵先登。

在平壤,他堵住了小西行长的退路,才导致小西行长被朝鲜花郎踩死;

在开城,他一手举盾丶一手持戟丶攀云梯攻城,为第一先登;

在仁川丶在汉城,他是马山馆争夺战的大功臣,斩倭寇物见队百人,仅次于出身菜户营的赵吉;

在忠州,他是打忠州山城的陷阵军,九进九出,首级功二十七人;

在釜山,他率海防巡检丶墩台远侯二十七人,一人三马,一昼夜长途跋涉二百四十里,打的倭寇措手不及;

在蔚山,披坚执锐丶身先士卒,被倭寇投石所中,依旧力战夺城;

在对马,他率先攻入邪马台军港,配合陈天德,拿下邪马台山城;

在长门,他奇兵埋伏毛利辉元,斩毛利辉元领兵大将村上武吉,这是毛利家水师的最高军团长,更是一切倭寇的源头。

除了京都之战,他没有参与之外,其馀都是死战不退。

陈天德作为大明军了山,也榜上有名,为南天朱雀之首井宿,他的功绩主要涉及到了情报方面的支持。

礼记·曲礼有云:军陈象天之行: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意思就是军阵就像是天上的星宿一样,朱雀七宿都和斥候丶情报有关;而玄武主要和后勤丶物资保证有关;青龙为中军,而白虎主杀伐,主要负责攻坚。

所以骆尚志为娄虎,陈天德为井雀,赵吉是奎虎,为西天白虎之首奎宿。

李如松为角龙,为东天青龙之首角宿,而作战英勇一样英勇的副总兵马林,为亢龙,为东天青龙第二。

至于戚继光,他是奉国公,如果硬要给他弄个星官,他也是太微垣里的上将星,或者北斗七星里的破军。

礼部可没有糊弄皇帝的意思,真的在好好的宣传,东征九胜里涌现出的各种英豪。

大明赢学在稳步构建之中。

(本章完)

推荐阅读: 水浒话事人 心灵主宰 白骨大圣 回档少年时 超维术士 寒门宰相 抗战之关山重重 噬天龙帝 猛男诞生记罗军 我在武侠世界雇佣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