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老刘满脸自豪,“这个模式浓缩了我三十年的开车经验,加上这两年跑网约车的实战心得,再对青藤学院里面的课程充分调研之后,对其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调整,总结出的一套训练方法。
保你学一天顶别人努力一周的效果!”
陈默饶有兴趣,“这么高效的方法,怎么没推广到青藤学院?”
老刘表情一僵,干咳两声,“咳……这不是还在验证阶段嘛!你小子运气好,第一个尝鲜。”
“……那这个速通法有名字么?”
“什么速通,是速成,至于名字嘛我按照一天8小时工作制进行划分,前后各半,因此我管它叫.”
此刻捧着保温杯的老刘沐浴早朝阳下,就像一个开宗立派的宗师。
“4+4?”陈默学会了抢答。
“不错!“老刘猛地一拍大腿,保温杯里的茶水都晃出了几滴,“这套amp;amp;#039;4+4amp;amp;#039;速成法可是我的独门秘籍!“
见陈默露出疑惑的表情,老刘顿时来了精神,掰着手指头解释道,
“第一个amp;amp;#039;4amp;amp;#039;是四大基本功——接单要快,认路要准,服务要暖,车技要稳。
第二个amp;amp;#039;4amp;amp;#039;是四个黄金时段——早高峰要猛,午间要精,晚高峰要狠,夜单要灵。“
说完总纲,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皱巴巴的笔记本,封面上用红笔龙飞凤舞地写着“网约车秘籍“四个大字。翻开内页,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路线图、服务话术和客户评价分析。
“看见没?“老刘得意地晃着笔记本,“这上面记着我这两年接的每一单的得失。哪个小区门禁严,哪条小路能抄近道,甚至哪个老乘客喜欢什么音乐,我都门儿清!“
陈默接过笔记本翻了翻,以他的眼光看完后也不禁暗自点头。
这哪里是什么速成法,这个笔记本就像一个武林前辈总结下来的“武学心得“。
每一页都浸透着老刘对这份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的热爱和专业。
虽然有些部分过于驳杂不具备普适性,但整体来说瑕不掩瑜,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刘师傅,“陈默合上笔记本,半开玩笑地问,“您这方法要是推广开来,青藤学院的讲师们岂不是要失业?“
“嗨!“老刘摆摆手,突然压低声音,“其实啊,这套方法最难的不是技术,是这里——“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我们得真心把乘客当家人。我觉得青藤学院的老师,不是说水平不行,他们教得了知识和规矩,教不了这个,我也教不了,得靠你自个儿。“
老刘喝了口茶润润喉,
“其实司机谁都能当,不管你以前是学啥的?什么研究经济的、搞文艺的,弄地质的,甚至是剪纸的,都能当,但想当一名合格的好司机不容易,毕竟一脚油门踩错,关乎的是人命!
所以第一节课,就是要对速度保持敬畏之心!
安全,永远比速度更重要!”
一开始陈默其实对这套4+4有些不感冒,但刘师傅这几句倒是颇让陈默动容。
老刘见年轻人态度诚恳,不由多说了几句掏心窝的话。
他抿了口茶,目光悠远,“不知道小陈你注意过没有,一般开快车的都是小年轻,刚学会开车,脚下没个轻重,动不动什么红绿灯崩一下。
反倒是我们这些老家伙,宁可慢三分,不抢一秒。知道为啥不?”
陈默想了下,“性价比太低?“
“就是这个理儿!“老刘一拍大腿,茶水溅出几滴,“你就是把车开得飞起来,服务区撒泡尿的功夫,刚才超的车又都撵上来了。“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快那几分钟,赌上的可是人命,划不来啊!“
见陈默一点就透,老刘欣慰地点点头:“你小子有悟性。好好看,好好学,今天能领会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
说罢,老刘看了眼手表,一把拉开副驾的车门坐了进去,“闲话少说,上路见真章!时间不等人,咱们这就上路!先出去跑两圈,看看你的成色,我好对症下药!
咱们按百分制,发现一个毛病扣十分,看看你小子一圈下来能得几分。”
“明白。“陈默难得感到一丝久违的兴奋,毕竟网约车司机他可是头一遭体验,倍感新鲜。
前世那段“失业后开网约车“的未竟计划,倒是在今日阴差阳错地圆梦了。
车辆平稳地汇入车流,如游鱼般在车道间自如穿梭。
陈默的驾驶风格透着老练,许多下意识的防御性操作让老刘眼前一亮。
“哟呵!“老刘忍不住赞叹,“小子,没看出来,手脚挺稳啊,这可不像你这个年纪该有的车技。“
陈默笑而不语,毕竟灵魂里住着个老司机,这点功底还是有的。
心里忍不住轻哼,陈默嘴上谦虚地表示,“还好还好。”
很快,在老刘调高了考核标准后,陈默笑不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