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二十四帝相传位
光映晴空,熠燿焜煌,照得百里荒郊惟此一色。
其映目射眼之态,似蕴有一股显赫威德,压得群山当中无数草木低伏,云沉烟斜!
这等毫不掩饰声势非仅是叫玉宸一方的薛敬、杨克贞等为之侧目,连铜驮江对面的北屏山,金宗纯与杜圭亦是心生感应,心中诧异。
“……”
入静打坐的陆审忽转过了神意。
他迈步走出静室,以手覆眉远远一望,眸光幽光隐隐,若有所思。
而此刻荒原上空,在那笑声过后未几息,随天中罡风倏然一分,便现出了三人身形来。
为首的是一个凤眉剑目,仪表不俗的年轻男子。
其人青袍裹身,竹簪绾发,衣饰上未见有什么出奇之处,只在腰间挂了一枚拳头大小的石莲,模样青绿可爱,叫人一望便知不是凡物。
而在青袍男子身后,则是一老一小。
老者眉目疏朗,花白胡须,身周是一团辉盛金光,虽隐而不发,却也有一股赫赫威势,若沛然云雨。
至于老者左手处那个看似约莫六七岁的小童,则是气机平平,好似才初入修道门径,这叫袁扬圣虽心觉有异,可任他如何睁动武道天眼,亦是难看出那童子究竟是何方神圣。
“我名姬玚,见过诸位同道了。”
青年男子诚恳施了一礼,脸上带着一丝笑意,言叙甚是温和有礼,叫人一见之下,便不难先生出三分好感来。
“姓姬?”
陈珩心下一动,微有讶然。
而他心下虽有诸般念头闪过,但最后还是不露声色,只是稽首还了一礼。
“当世的天帝苗裔,道廷五皇子,姬玚……”
在年轻男子报出名号后,陈珩一时了然。
而许稚、袁扬圣在听得这名字后,脸上神情都有些古怪,显然是先前听说过这位。
不过对于这等道廷贵胄竟是亲自来访,此刻的两人更觉诧异,难免会有些不可思议。
“这气机,怎么有些眼熟啊……”
回礼时候,袁扬圣猛想起在甫一进入羲平地前,他以武道天眼遍观十方虚空,隐是看得了一道金紫贵气。
而此时姬玚当面,当初那道金紫贵气,倒恰是与这人身上的气机对上了!
“原来是他!”
袁扬圣猛暗喝了一声。
便在他思绪万千之际,彼此见礼过后,陈珩也是挥手召出了金车来,伸手请姬玚入内一叙,袁扬圣摇一摇头,跟了进去。
“所谓虎死不倒架,我曾听掌门师兄说起,如今的正虚姬氏虽早已无前古时代的声势,但也绝不容小觑。
太素丈人、火龙师、商洛公、大玄尊元母……有这些德高巨擘在隐隐看顾,便是那尊祟郁魔神再生,怕也难光明正大打上正虚天,无法造次!”
在分宾主坐定后,金车器灵便亲自奉茶上来。
袁扬圣见姬玚并不拿架,与众人相谈正欢,他端起茶盏啜饮一口,脑中不由思绪万千。
“看来这位皇子,是欲笼络陈兄,想将陈兄收为助力了?”
袁扬圣暗暗道。
……
……
所谓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
清阳者薄靡为天,重浊者凝滞为地。
传闻当中,在道廷诸圣自虚空而下,分别天地,制正阴阳后不久。
有感众生不悟,便有一位高上天帝自混沌宇宙深处应运而出,在诸圣手中接过来治世大权,亲自开化天地,运导阴阳,以教诲这宇宙中最为原始的无鞅数众、上下群生。
而因那位高上天帝乃是创世造物后最初的主宰。
泰为“大中之极”,始为“万象之端”——
后世的仙佛神圣们便也将“泰始”这尊号奉上,以此来称呼那位一手奠定道廷基业,亲开法网之纲纪,弘诸法之正教的大天帝。
而又在治世也不知多少纪元后,见众天宇宙内秩序已安、上下有序。
那位来历神秘莫测的泰始帝便也卸了天帝大权,不顾群臣叩首哀求,传位于弟子元育仙主后就飘然离去,再度隐于宇宙深处,终年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始终。
而元育帝传位于蓊重帝,蓊重传位上极,上极传位太洹,太洹又传位于周御……
直至前古道廷突兀崩灭那时,道廷已共有昭昭二十四帝。
上至泰始,下至大昭,为生神万象之主,众天宇宙至尊!
二十四帝相传位——
是谓之仙佛环拱,神圣瑞护!
而今前古时代虽早已不复,道廷亦声势日衰。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那些神通无量的大能巨擘固然是可以对正虚道廷不屑,以至是安上一个“姬氏小朝廷”的名号来明讽。
可任他们再如何将道廷诏令视为废纸无用,心底对于这昔日弹压万道的庞然巨物,多多少少,终还是存着些忌惮。
且并无法将正虚道廷干脆打成齑粉,令其彻底覆亡……
自前古二十四帝时代终了之后,便有大昭帝的血脉后裔姬穆欲再造道廷,并追封太子长明,自号为众天主宰。
这位的一番壮志雄心虽并未功成,连带着姬穆本人亦是早早坐化,可道廷的社稷,终还是在正虚天中延续了下来。
时至今日,正虚道廷这份基业虽在姬、虞、夏、姒这几家转了数圈,还曾闹出过不少乱子来,但最后还被姬氏牢牢握紧了,再无外泄。
陈珩听闻当今的道廷天帝姬焕虽继位不久,并非英明雄主之姿,便连道行境界,也难压服万天。
似姬焕如此修为,若放于前古时代。
此人怕连重臣公卿之位亦是极其难得手,更莫提是坐在天帝大座上来调御阴阳了。
可便是如此,在姬焕一纸诏书之下,那先前曾插手天帝人选,更欲隔空咒杀姬焕的了明天天尊还是凄惨身死。
其人头颅更被送往正虚天,当做了姬焕登位后的贺仪。
了明天虽是寻常天宇,可底蕴却不容小觑。
足是数百宗派云集此方天宇。其中更有万象宫、白霆教这等真正传承久远的仙门大教!
而了明天尊能在这等群雄环伺的景状下坐稳尊位,并压制住万象宫、白霆教的发展势头,使这两家难以动摇他的统御根基。
这般修为,便是放眼列仙当中,亦算是不凡了!
可纵这般,便因狂妄插手天帝大位,了明天尊再如何神通厉害,终不免落得个凄惨灰灰下场。
道廷虽衰,可底蕴仍在,由此便可见一斑了!
此时金车当中,在茶过三巡,说了些闲话后。
陈珩将茶盏一放,看向对案处的姬玚,开门见山请教道:
“今蒙屈贵,顿使蓬荜生辉,只是不知五皇子所言的那方的阐星分垣天生破绽,究竟为何?”
姬玚闻言一笑,同样将手中茶盏一放,轻置案上,开口道:
“贵派开派祖师大显仙人曾为道廷雷部重臣,是仙都雷霆司主人,所谓兴云布雨,万物托以长养,诛逆除奸,善恶由之祸福。
这位前辈的种种荡魔事迹,姬某幼时在书简上可不少见。”
在对玉宸祖师客气恭维一番后,姬玚话锋忽而一转,淡淡道:
“而同为八派六宗,九真教的两位开派祖师自也曾在前古道廷居于显职,是斗部的道德真仙。
不过九真教的那两位大仙,却与枚公兴先生有些龃龉,彼此间的意气之争绝不算少。”
枚公兴——
前古道廷太史令,因奉命编纂《地阙金章》,而得罪了无数门派势力的那位枚公兴?
陈珩虽并未见过这位大德,但对这位名头,却倒并不算陌生。
他如今所修的《太素玉身》,乃是太素丈人为同隆藏和尚争夺人参果特意所创。
在道廷编纂《地阙金章》时,这门《太素玉身》就被枚公兴借阅了去,且仅在枚公兴手下得了个“中下下”的评级。
而君尧因强修“白水大魔灵诅秘咒”落得寿元将尽之际,也同样是枚公兴出言。
是枚公兴叫君尧去往太素丈人道场,要替君尧寻一条出路……
“因理念不合,枚先生与九真开派祖师间亦相看两厌,而偏枚先生癖性又似顽童,传闻当中,每当九真开派祖师创出一门神通时,便是用尽心力,以至误了朝政,枚先生也要创出一类相反神通,用来破解。
因此缘故,他们恩怨便更深了。”
姬玚声音悠悠传来:
“而这意气之争,同样也是延续到了这两位的门人弟子身上。
阐星分垣阵实乃九真教阎余所创,这位来历甚古,是前古末期的真君,因在奉命剿灭天妖时中了埋伏才早早身死,故而并无太大声名流传后世。
在阎余身死后,因顾及逝者之名,枚先生的几位学生虽联手推衍出了阐星分垣的破绽,但也未将那破阵法布告天下,只是将其封在书库中,秘而不宣。
再过后不久便是大变突起,天地翻覆,六合冥一。
宇宙间无数神仙落劫,九真教两位开派祖师,有一位便是死在大劫下,而连道廷亦坠降大千,再不复弹压众天之态。
这等境况,谁又会多在意一门阐星分垣的破阵法?”
在轻描淡写说出了一番前古隐秘后,姬玚自袖中拿出一封铜书,向陈珩身前一推,干脆道:
“这便是那阐星分垣的破阵法,还望陈真人收下,在下便不多叨扰了。”
说完这番话,姬玚竟是利落起身告辞,并不多留片刻。
而在众人相送他出了金车后,姬玚忽立住脚,眼望万里青空,莫名言道:
“以陈真人看来,当今的这众天宇宙,比之前古如何?”
陈珩立住脚后笑了一下,道:“贫道此番还是头回见识宇外风光,五皇子当面,着实不好大放厥词。”
“刀兵竞起,旌旗乱拥,阳世大天各自为政,阴世幽冥更是杀声不歇……”
姬玚不动声色,只是深深看了陈珩一眼,道:
“在下来意,想必陈真人应也清楚,不过如今也并不是吐露心腹时候,在姬某看来,众天宇宙终需归于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