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御医绝技双手诊脉,“真点评你又不开心”(二合一章)
其他人看到顾明远一副本来很难受,但是又要装的自己很好的表情,就感觉有些好笑。
他们也看出来了,顾明远就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人。
他表面客客气气,但是实际上处处都在竞争,暗中想着较劲。
而且这个人还很装,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姿态。
对方言的成就心怀嫉妒,试图通过贬低他人抬高自己,但缺乏真才实学支撑,只能依赖话术拉踩。
刚才因权限问题被当众“打脸”,现在的表现反衬其虚荣心强,且缺乏实际能力。
之前李正吉就评论过这个人,“坏的太低级,一眼就看穿。”
现在大家对这种感觉更加深刻了。
只是这种人真的认为自己能够成为方言的对手,那他也是真的想多了。
他根本就和方言不是一个级别,能够在这里对着方言阴阳怪气,完全是因为学校给了他这个平台,要不然他这种人,大概率是没机会在方言面前大放厥词的。
刚才的陈科冀某种程度上也让他认识到了这件事儿。
但是他能不能自己意识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到他脖子上青筋都鼓了起来,太阳穴一突一突的跳,很显然他这会儿的心情是没办法意识到这种事儿的。
估计这会儿想的更多的,还是刚才让他丢脸的一幕。
这会儿正在脑子里无限循环。
“大夫?能看病吗?”这时候一个人打破了现场的气氛。
让众人将目光都投向了门口。
方言也把那本书收了起来。
现在他也懒得理会一旁的顾明远了,今天来这里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学习陈科冀治病的。
门口的是个五十出头的和中年人。
他身上还穿着首钢的工作服。
陈科冀对着他说道:
“能啊!你挂号了吗?”
男人走了进来,拿出兜里的单子:
“挂号了,您瞧,是这里吧?”
陈科冀一瞧,点点头:
“嗯,对,是这里。”
说罢对着他指了指椅子:
“您请坐吧。”
对方说道:
“不是我,是我老婆。”
“哦?”陈科冀朝着他后面看去,没有看到门口有其他人。
男人转头就跑出门,对着过道里说道:
“进来吧。”
很快一个同样五十出头,穿着首钢工作服的妇女走了进来。
这种不在自己单位看病跑过来挂号看病的人,十有八九是因为自己身上的病比较重,在原单位看不好才会跑到这里来的。
妇女一进门方言就和其他人一样,开始仔细观察起她来。
一般到陈科冀这里治病的人,大部分人是心脑血管病,或者是老年疾病。
方言发现眼前的这个女的嘴唇有些发黑。
眼袋有些水肿,大概率这是心脏或者是肺部方面的问题。
中年妇女一进来就先对着站在陈科冀身后的众人打量了一眼。
看到都是年轻小伙,她一时间还有些紧张。
陈科冀对着妇女说道:
“他们是我这里见习的大学生,你别管他们的。”
“直接说是哪里不舒服吧。”
听到陈科冀的话,妇女回过神来,坐下后对着陈科冀说道:
“心脏不舒服,都到你们医院看了好几次了。”
听到还是在医院看过病的人,陈科冀问道:
“谁看的?不是我吧?”
中年妇女说道:
“一个女的,四十多岁的。”
陈科冀像是想起了谁,他没有说人家的名字,而是问道:
“之前治疗效果不行吗?”
中年妇女说道:
“不行,我心疼好多年了,治疗过后只能好一阵,病根一直都在。”
“两年前的时候大痛过一次,然后就住院治疗了好几个月。”
“最近这段时间我感觉又和两年前要发作大痛的时候差不多了,心痛的频率更高了,去查了血压结果又说是正常的……对了那个怎么说来着?”
说到后面她转头看向自己的丈夫。
后者立马掏出个本子,然后在里面翻了几下,找到记下来的数据说道:
“哦……110/70mmHg!”
陈科冀点点头问道:
“你今年多大了?”
“五十。”中年妇女回应道。
这时候顾明远对着身边人小声说道:
“正常女性46-50岁,收缩压和舒张压应该在128/79mmHg左右,她这个有点低……”
听到这话,其他人都看向他。
就连中年妇女都一脸诧异的看了过去。
和顾明远一起的同学问道:
“顾哥连这个都知道?”
顾明远得意的说道:
“那是,我来之前可是做过功课的!”
这时候方言有些绷不住,直接“噗嗤”一声笑了。
就在顾明远有些气愤想要质问方言笑什么的时候,陈科冀也转过头来,有些不满的说道:
“这位同学,你要是不懂,就不要在这里乱说!”
“她这个完全符合正常血压标准,属于理想范围。”
“而且我们中医,也不看这个东西,望闻问切你没听过?”
“我不知道你是做了个什么功课,但是我劝你下次别做了。”
“……”顾明远顿时整张脸都红了。
他今天来之前,就想到优先查询了关于心血管方面的资料。
以便于能够在陈科冀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结果现在陈科冀告诉他,他看的东西完全不对,而且甚至根本就没必要看。
现在搞的他就很蛋疼。
现在医院不都是中西医结合吗?
看西医的检查报告,现在好多医院的中医都要学习。
他不过就是提前预判了一下要遇到的检查报告,然后准备在人前装一波。
结果没有装到,反倒是被方言嘲笑,被陈科冀讽刺了一番。
“我就说嘛,吓我一跳。”这时候病人也回过神来,对着顾明远投去一个不满的眼神。
本来生病就烦,你这个大学生还在这里捣乱。
真是没事儿找事儿。
还好两口子都是工人,又穿着工作服,考虑到单位影响没有多说什么。
但凡是换成个暴脾气,或者今天没穿工作服,少说也得骂他两句脏话。
“行了,别管他,您继续说。”陈科冀对着患者说道。
患者一怔,问道:
“说什么地方了?”
陈科冀说道:
“说了血压了……您直接说现在有什么症状吧。”
患者反应过来,说道:
“哦,是这样,我发病的时候症状主要是头晕,感觉呼吸短促,胸口发闷,心里烦躁。”
“一般发病时间大概在一个小时左右,最近严重一些时间稍微会长一点,而且人没有力气不能起床,只能躺着。”
陈科冀一边点头一边写医案,然后问道:
“吃饭,睡觉,大小便呢?”
患者歪着头想了想:
“吃饭、睡觉还有大小便的情况……应该还算正常。”
陈科冀记录下来,又问道:
“现在还有月经吗?”
“一年前停了。”患者回应到。
陈科冀点点头。
记录下来后,对着患者说道:
“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患者按照他说的伸出舌头,所有人都看到她舌头颜色深红。
接着陈科冀对着患者指了指手:
“手都拿到桌子上,我把个脉。”
患者问道:
“两只手?”
“对。”陈科冀点点头。
周围的人都有些诧异,这是要双手开弓?
他们好些人都看傻了。
只有方言稍微好点,毕竟他是网络时代过来的,又熟读各种古籍,还是知道这一手的。
明代御医《万病回春》作者的龚廷贤,就独创了一门双手切脉的手法,他能通过双手把脉检测心脑血管疾病。
曾用此法发现某官员左寸沉细、右尺洪大,确诊心阳虚衰合并相火妄动,处以交泰丸加减治愈。
他的后代也会他这一手,方言还见过他后人,叫做龚洪海,中医研究院博士,国医大师翁维良的学生(注意是学生不是徒弟)。
其双手把脉可根据患者左手与右手脉象的微妙变化即“阴阳脉”做出比较鉴别,从而得出更精确的诊断结果,并对疾病的发展预后做出准确判断。
那还是方言第一次见到真人双手号脉。
另外相传民国时期的名医张简斋,也可以双手诊脉,不过他是同时给两个病人搭脉,且从不自己写医案,都是口述处方,医案也由人代记,从无差错。
1935年为汪精卫会诊时,左手诊汪,右手诊其秘书,当场指出秘书右关濡滑提示胃癌先兆,后经西医确诊。
传统单手续脉需3-5分钟/人,双手诊脉可压缩至 1.5-2分钟,张简斋日门诊量达 300人次,创民国医界纪录。
今天没想到在陈科冀生身上还能看到这一手。
双手诊脉的难度对于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很大的,需要同时处理双侧脉象信息流,合格掌握的中医师根本没有几个。
方言还是学生的那会儿,就专门询问过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反正没听到过类似的中医师,老师还叮嘱方言,不要想这些花里胡哨的。
因为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医师,这学习成本实在太高了。
其实这双手诊脉也绝非炫技,用方言的观点来看,这是中医整体观与辨证实质的极致体现。
“我怎么就没想到,还能双手诊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