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姜太一
胡文郎没有继续看向那不断增幅的天王金身,转头看向狱门大将和墨妃,“徐驰,接下来就要你去跑一趟了。”
胡文郎不愿意继承魏武帝全部的记忆和意识,以免被自己的前世吞噬,但是对于狱门大将而言却没有这个问题,他在这个世界本来就有一个身份,就像是诸葛丹一样,他是魏国二品大将徐驰。
狱门大将抱拳道,“领命。”
下一刻,他与这个世界中自己的身份交互,一层层血肉开始生长,覆盖在祂的神祇金身之上,虽然二品神祇的金身与人体的血肉已经没有区别,但是重新获得自己三百多年前修持的兵家血肉,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
洛水之畔,魏国兵营中,姜太一眺望那通天彻地的天王金身,在百家道统的接续下,他一个亚圣,当然无法斩断所有的可能性。
冷着脸,一摆大氅,进入到军帐之中。
他刚刚坐下没有多久,外面就有传令官前来报信。
“报,营帐外有一奇人,说能够助我魏军克敌。”
帐中一位位大将们神色转忧为喜,刚刚他们还在琢磨该怎么对付百家弄出来的天王金身,此时就有人前来相助。
于是有人拍马屁道,“太一公,看来这真是天助我军啊!”
姜太一倒是没有表现得有多么喜悦,他手掌握拳,食指和中指敲了敲桌面,“让他进来。”
普通人自然无法让拜帖直接传递到自己这里,看来这人是下了功夫的。
军营外,高文灿一边等着传令,一边同样眯着眼睛看向那不断增长的天王金身。
这是他进入这片历史回环的第一千六百天,当然对于这里所有人而言,都只是在‘今天’。
原本理论上,他有无穷多的时间,可以慢慢说服姜太一。
但是当那金身凝聚,变化出现,他就明白,即使这里面有无穷多的时间,但外面的对手却不会给他更多的时间了,今天或许就是最后一战。
“高先生,大帅相请。”
一位骁骑传令道,对高文灿甚是恭敬。
高文灿微微一笑,回礼道,“多谢。”
进来的一千多天里面,他也不是一无所获,前三百天中,他连如何进入魏军都不知道,虽然他是名家四品,但是在这河洛战场中,一个没有身份的名家四品想要见姜太一,无疑是痴人说梦。
好在他有近乎无穷的时间和机会,所以反复摸索尝试,找到了最快的举荐人,又通过一段段固定的历史和身上三件秘宝,扮演世外高人,获得了举荐人的认定。
但即使见到了姜太一,他也没有能够说服姜太一被他杀死,当然这个过程他并不是没有收获,经历了一千多天的河洛大战,对于百家手段的观摩,加上在战场上的修行,已经让他的名家四品修行趋于完美,只要能够出去,与外面真实世界的道统交融,他有很大的把握突破三品。
军情紧急,这位骁骑直接带着高文灿上马驰骋,到了大帐前才停下来,而后传令禀报。
等高文灿进入了大帐之中,一道道审视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如同一座座厚重的大山,此时能够在姜太一军帐之中,都至少是三品的大人物。
不过高文灿早已经经历过上千次这种场面,自然从容不迫,只是对姜太一拱手道,“在下世外散人高文灿,拜见太一公。”
姜太一也在打量高文灿,眼前之人天庭高阔,但眉眼深凹,形成了一个天生的困字局,大权在握,却身陷囹圄,确实是极为有意思。
而后姜太一细细探查高文灿,他的神色逐渐凝重起来,因为除开高文灿名家四品的表象之外,他竟然从高文灿身上看到了四种让自己都忌惮的力量。
除了儒释道三家之外,竟然还有一道恢弘国运,而且这道恢弘国运不是五国国运,而是另外一种糅合了五国的国运。
姜太一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圣皇建立的大炎朝。
他不动声色,“听说你有方法要教我破敌?”
高文灿认真地颔首,想要杀死姜太一,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点醒姜太一,让他明白他处在一个不断回环的‘过去’之中。
但仅仅只是满足这个条件,姜太一一定会尝试自救,他在自救之中无所不用其极,绝对不会想要放弃,反而会以高文灿为核心,不断做实验。
在某一次轮回之中,姜太一就给高文灿说过,只要高文灿不死,对于他来说就有无数次机会,所以他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因此要满足第二个条件,让姜太一绝望。
但让一位令天下人绝望的人屠绝望,高文灿至今都没有想到办法,但今天那尊天王像的凝聚,反倒成为了机会。
“太一公可知您为何不能够破那尊天王金身?”
高文灿开口如此直白,姜太一坐在主帅之位不语,他身边左右大将立马喝道,“大胆!有话说话,你难道要学江湖术士之语,诓我等不成!”
这是江湖术士惯用的手段,先恐吓主家,达到震慑的目的。
高文灿置之不理,继续说道,“佛家倒果为因,那尊天王金身只在未来,而太一公却在今日,故太一公无法破解。”
姜太一认真看向高文灿,高文灿这番话说得没错,但似乎又隐含了另外一层意思。
就在高文灿准备开口继续说话的时候,姜太一却冷笑道,“江湖术士,尽说些危言耸听之话,来人,将这人关入死牢之中,今晚本帅破那天王金身之时,杀了他祭旗!”
高文灿一脸错愕,不知道今天自己说话怎么突然间就惹恼了姜太一,自己刚刚还只说了一个引子!
不过周围的士兵可不会给他机会,几位亲兵拿了一副枷锁镣铐,封了高文灿一身的法力,然后直接生拉硬拽,拖出大帐之中。
没等高文灿离开多久,外面就有传令官进来禀告道,“报,陛下派天使前来传旨。”
这突如其来的传旨让大帐之中的众将立马将注意力转移过来,甚至忽略了高文灿这个‘插曲’。
因为现在魏武帝和姜太一的关系,大家心知肚明。
两者不死不休,又唇亡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