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952章 一路巡视一路祭祖

第952章 一路巡视一路祭祖

“.东南三省一京一州的经济布局大致如此,大力扶植民办企业,向轻工业发展。你们各省布政司,嗯,以后两京两州,也统一为布政、按察和兵备三司。

布政司在税收分配比例确定后,兜里有钱进行自主省域经济布局,可以投资轻工业的上游企业,比如机器设备,纺织机、织布机、缫丝机。

又比如上游印染设备和材料,印染机,各种颜料.

一步步来,可以引领和帮助区域的纺织工业发展”

朱翊钧看着在座的众臣,继续往下说。

“东南三省一京一州,建立起沪州为火车头,南京为中转枢纽,苏北浙江为两翼,安徽为动力的区域一体化经济,进而成为一个巨大的火车头,沿着长江带动江西、两湖、四川、云贵的发展。

诸位!”

众臣精神一振,各个都坐直了腰。

“成为长江流域的火车头,进而带动整个大明的轻工业发展,这是朕和内阁对你们的期望,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你们的使命!”

两天后是黄道吉日,已经戒斋十天的朱翊钧带着宋贵妃、皇子皇女,在徐贞明、张四维等群臣陪同下,来到孝陵祭祖。

孝陵位于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

嘉靖十年,素爱改祖制的世宗皇帝下诏,把孝陵神山改名为神烈山。并在孝陵下马坊东侧立神烈山碑,并建碑亭。

不过官民们还是习惯把这里叫紫金山。

朱翊钧一行人身穿常服,在下马坊下马车。

下马坊面朝东南,为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

世宗皇帝下旨建立的神烈山碑在下马坊东面。

过下马坊,沿着神道前行,很快来到孝陵第一道大门,大金门。

大金门位于下马坊西北,坐北朝南,有拱门三券,下部为石制须弥座,束腰部分浅雕椀花,上部砌砖。

朱红漆大门洞开,门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东西两侧与皇墙相接,威严地守护着孝陵。

入大金门继续向前,来到四方城。

四方城位于大金门北,真正名字为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楼,建于明永乐十一年,为砖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四壁各有一个宽五米的拱形门洞,故俗称“四方城”。

内置成祖为太祖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通高八点九米,其中碑额及碑身高六点七米,龟跌高二点零八米。

碑文有两千七百四十六个正楷字,为成祖所撰,历述太祖一生功德。

朱翊钧带头瞻仰了一番。

朱轩妮带着弟弟妹妹,站在碑前,摇头晃脑地朗诵了碑文一遍。

清脆童稚的声音在层峦迭嶂、青葱叠翠上回荡,更显云气蓊郁,林树深秀。

过御桥,走石象路,沿途依次排列六种石兽,全部是整块巨石采用圆雕技法刻成,线条流畅圆润,气魄宏大。

走到头是一对高达六点五二米的白石雕成的云龙纹望柱,也就是常说的华表。

过望柱就是翁仲路。

全长二百五十米。共八个翁仲,分成四组,相对而立,高达四米,身躯魁梧。

两对身披甲胄、尹执金盾的武将,另两对为头戴朝冠,手捧朝笏的文臣。

栩栩如生,厚重朴实。

朱翊钧点点头:“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果真如此!”

这里以前做资深公务员时来过,跟着单位组团来的,有位黑黑胖胖的导游带团。他知识渊博,各种典故信口就来。

这句诗就是他在在翁仲路说的,让朱翊钧印象深刻。

接着进棂星门,过金水桥来到文武方门。

文武方门为孝陵之正门,三大二小五道。

大门内为中门,中门里有神帛炉,左右有庑,中门进去右边是屠宰祭奠牲畜的宰牲亭,左边是君臣祭奠时更衣的具服殿。

朱翊钧一行人在具服殿换上祭服,肃穆进入享殿。

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规模宏大。

殿内挂着太祖皇帝与孝慈高皇后的画像。

朱翊钧带着宋贵妃和皇子皇女在殿内,徐贞明带着臣子们在殿外,献祭牲供品,行五拜三叩首大礼。

而后朱翊钧带着宋贵妃、皇子皇女,前行到宝顶方城前,对着太祖皇帝和高皇后的陵墓宝顶,行家礼祭祀。

孝陵祭祖完毕,朱翊钧完成南巡重要的一件大事。

随后巡视南京大学、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然后正式下诏,把南京皇城捐献出来,用于扩建这三处,皇宫部分就作为博物馆。

不过在此之前,南京皇城需要进行大规模改建,供排水、防火、加固、翻新.估计需要再等个一两年才能民用。

届时,大明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文物,将会有很大一部分珍藏在这里。

大明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行自由贸易,世界将会风起云涌,很多地方会动荡不安,为了这些人类文明的隗宝不至于在战乱中被毁掉,还是收藏在安宁富强的大明比较好。

等到世界太平,天下大同,那些地方的人民,可以到大明的博物馆来参观他们文化的代表。

门票可以打折!

四天后,朱翊钧一行坐上火车,先来到镇江和常州,分别巡视两天。

又来到苏州,巡视了三天,然后直奔沪州上海站。

在昆山站,专列停了十分钟,张四维悄无声息地下车,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本章完)

推荐阅读: 我在东京种神树 农业狂魔 混在墨西哥当警察 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 重燃青葱时代 两界:别叫我邪魔! 武圣 这真不是机械飞升 旧神之巅 长生:从种田刷新词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