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宴无好宴
朱翊钧在孝陵祭祖时,杨金水在上海城外吴淞河畔的邀月馆宴请了六十多位旧友。
这些旧友,都是此前他奉诏到东南,操办统筹处时,在各地招募的落魄商贾、失意文人,几经大浪淘沙,跟着统筹处、输捐局和少府监发展起来。
最初有四、五百人,慢慢的有人觉得前途渺茫,风险太高,早早就离去,现在大腿都拍紫了。
有人逐渐落伍,默默无闻,成为少府监庞大机构的一颗螺丝钉。
有人如脱颖而出,成为潘应龙、刘禹浦、李三才、林泽友之类的朝堂重臣。
有的尽显才干,成为少府监的中流砥柱,执掌着东南工商金融保险等各行业,今天宴请的六十多人,就是其中一部分。
宾客里以宋应卿、宋菩提、宋金刚三父子最为引人瞩目。
“宋公,别来无恙。”
“禤公客气了。”
“一别有一年半了吧,宋公看着更精神了。”
“禤公看着更年轻了。”
“宋大公子,这厢有礼了。””
“祝公,晚辈给你见礼了。”
“宋二公子,想不到尊父子三位一起来参加此会。”
“杨公公主持的会议,必须要来。”
“没错,杨公公可是大伙的恩人,振臂一呼,何人不应从?”
召集人杨金水还没来,大家散坐在各处,三三两两,低声议论。
邀月馆是沪州有名的销金窝,方圆数里,尤其是后园,临水而建,楼台榭轩,处处雕梁画栋,碧瓦朱甍,胜似人间。
“听说皇上在南京?”
“没错,电报局今天刚收到的消息,皇上今天去孝陵祭祖。
“电报这玩意真是好,什么消息,不管是京师,还是南京,那边刚出来,这边就知道了。”
“所以说电报局现在是金娃娃,日进斗金,看着真是眼热。”
有人一脸不服气,很是惋惜:“可惜啊,这么好的买卖居然被兵部把持着。
那些官老爷能做什么?还不如交给我们,保证一年内弄得风生水起,利益翻五倍都不止。”
“玄成,慎言!”
有老成的人劝同伴。
叫玄成的同伴直着脖子,仰着头,一副天不怕地不怕,乾坤扭转尽在他手的样子。
“怕什么!而今大明是吾等的天下。这太平盛世是我等一手打造出来的,那些迂腐酸儒,早就被扫进垃圾桶里。”
另一位志同道合的同伴马上附言:“而今旧势力尽除,我们代表着新兴生产力,代表着这天下大势。
这话不是我们自个说的,是皇上说的。谁赞同,谁反对?”
旁边几人默然无语,对视一眼。
皇上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这话要是传到有心人的耳朵里,少不了一个篡改御言、妄揣圣意的罪名。
只是这些人现在心高气傲,根本听不进去善意劝言。
还有一群人在另外的地方更加大胆地议论。
“皇上这次南下巡视,身边只是带了宋贵妃和皇长子、皇二子,圣意昭昭,十分明白了。
“缪公,还请你说说这昭昭圣意,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对,缪公,我等愚笨,怕理解错了圣意,铸成大错,还请指点一二。”
年近五十岁还面冠如玉的缪公得意地四下顾盼,摆足了架子才又开口。
“我皇明沿用前周传下的宗法制度,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但我万历圣天子,行的是开天辟地之大事,创的是三千年前所未有之伟业。
前周古法,早就应该如迂腐酸儒一样,被扫进垃圾堆里。”
众人面面相觑,眼睛里闪着精光。
这个说法好!
以前国朝立谁为储君,全是那些名士大儒、清流朝臣在做主,谁嗓门大谁就能抢到拥龙之功。
而今时代不同了,要改规矩了!
立谁为储君,也该听听我们的声音!
为什么?
因为天下经济命脉掌握在我们手里!
因为新时代的生产力代表是我们!
这难道还不够吗?
“缪公说得没错,大明储君关乎天下走向,亿兆百姓福祉,我们应该挺身而出,不能再让那些守旧势力卷土重来!”
“是啊,张太岳罢相,保守势力终于从朝堂上全线溃败,我们推选的新党干臣们,一一执掌要职,秉持国政。
如此大好局面,必须延续下去,这关乎到万历新政改革能否得到彻底胜利!不可马虎!”
众人意气风发地指点江山。
“缪公,我们应该做?”
一人提出疑问,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向缪公。
“此次皇上来上海,一定会接见我等。届时我们一并向皇上请命,请封皇长子为王,开牙建府。”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就里。
“缪公,为何不直接请命立皇长子为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