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财税制度

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财税制度

朱翊钧敲了敲桌子,“赋税收上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地方上收上来,还是要回到地方上去。

只是地方有的穷,缴纳的赋税少。

有的富,缴纳的赋税多,朝廷就要通过转移支付,把富的地方缴纳的赋税,分一部分出来,补贴给穷地方。

这种方式,在历朝历代是不敢相信的。

万历年以来,各地的乱子日渐稀少,尤其是以前经常出乱子的贫瘠交界地区,更是变得安宁。

为什么?

因为朝廷把各地分出分山、土、边、穷地区,进行精准扶助。

先分析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什么困顿?

交通不便的修建桥梁直道,甚至通铁路。

山多田少,那就发展农业经济作物,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实在不行的,把百姓们迁移出来,安置在平坦富庶的地方。

大明陆海军将士浴血奋战,开疆扩土,不就是为了让大明百姓有足够的富庶田地吗?”

众臣纷纷点头。

万历元年来大明的巨大变化,瞎子都看得清楚。

朱翊钧右手伸出食指,在空中晃动。

“经济建设无非是工农商。搞好了经济建设,国库有钱了,就要投入到民生中。

无非就是百姓们息息相关的吃住穿行,生老病死。

此前内阁对地方的大事小事一把抓,工农商要管,民生国计也要管,从县到布政司,各衙门的吃喝拉撒全要管。

这样的结果初期建设新制度时还可行,但是慢慢地变得效率极低,现在必须要改!”

朱翊钧的声音清朗,钻进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为了提高施政效率,内阁、布政司和郡县要各自承担自己的职责。

内阁和少府监负责一定规模以上的工农商建设,各省布政司负责一定规模以下的工农商建设。

朕在山东,给他们提了科技兴农的建议,让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山东各地搞规模农业产业。

江苏、浙江、安徽、南京和沪州也可以搞,尤其是安徽,条件跟山东类似,科技兴农,搞规模农业产业,也是一项重要战略。”

安徽巡抚胡宗璞、布政使张嗣迪连忙应:“臣谨遵圣意。”

朱翊钧继续往下说:“不过你们更多的应该扶助民营工商农企业,也就是一定规模以下的工农商产业。

你们的条件独天得厚。皖南出徽商,浙江龙游出浙商,宁波出海商,还有苏南、上海,具体怎么做,我们待会再议。

省布政司负责制度和领导该省的经济建设,资源和财富分配,各县就要主要承担起民生的职责。

修路架桥,学校医院,粮食布匹各县百姓的吃住穿行,生老病死,是各县政事府最重要的职责。

郡一级就负责协调各县的资源,以及监督检查.

各司其职。”

众臣静静地听着。

皇上难得来一次江南,肯定会有大动作。

一到南京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开会,就是要启动大动作。

现在皇上把施政意图给大家解释清楚,肯定要听入耳,记在心。

滚滚大潮,落后一步,仕途就会差之千里。

“现在布政司和郡县明确要承担不少职责,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然要人做事,那么至少要人家的钱袋是鼓的。

皇帝不差饿兵,朕必须要让各布政司有钱去做事,所以从去年到今年,朕一直在跟张师傅,跟王子荐,跟学甫公,跟孺东公,跟王汝观和潘凤梧谈,谈财税改革,谈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分配财税,终于谈出一个稳妥的方案。

大明的赋税分农业税收,也就传统的田赋,以及非农业税收。

现在国库收入,非农业税收占了大头,主要分关税、工商税、盐茶酒糖专卖税以及其它杂税。

关税是进出口税收,是大明在海外力行自由贸易带来的税收。

工商税是面对企业征收的增值税、经营税等税种。

盐茶酒糖专卖税则是面向个人征收的消费税,而且还是传统的丁税和人头税的变形。

万历新政中财税改革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通过摊丁入亩,以及专卖税改革,废除了历经千年的人头税和以徭役杂役为主的丁税。

这一部分负担,更合理地合并和转移到按亩征收的田赋,男女老少都要吃的盐,以及主要是男子抽吸的香烟等税收里”

张四维记在心里。

这些是必须要大力歌颂的德治仁政。

从秦汉就开始实行的人头税和丁税,在国朝万历新政被废除了,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以前宣教的资料里,怎么对这一块宣传的比较少呢?

太常寺的政治敏感性,还是太差了。

这也是文明建设指导委的重要职责。

张四维不由地腰杆一直,觉得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些.

(本章完)

推荐阅读: 我在东京种神树 农业狂魔 混在墨西哥当警察 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 重燃青葱时代 两界:别叫我邪魔! 武圣 这真不是机械飞升 旧神之巅 长生:从种田刷新词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