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我们的目标超级宏大
理查德带着笑容听着孩子们的对话,虽然依然对托马斯有条理的阐述很自豪,但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比如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人跟人没什么不同。这些听着便觉得陌生的论调跟他的人生经验其实完全不同。
比如其实人是不一样的。
就好像低收入街区的人最好不要到高收入街区去,否则往往会受到不公平对待。所谓的进步主义,无非是生造出一些人上人罢了。
但理查德毕竟只有初中毕业的文凭。虽然上过高中,但没毕业就辍学了。并不是他不想学习,而是他有重度阅读障碍……
好吧,其实就是他不想学习。不过理查德觉得这不能怪他。
在他读书那会,公立学校根本不教什么东西,而且下午两点就直接放学。学校里最出名的是那些运动明星,而不是成绩好的,甚至喜欢学习的还被称为怪人!
看过谢尔顿的都知道,这家伙从小就是个学霸,但人生明显并不是那么美好。
恰好相反,在学校里橄榄球打的好才是最耀眼的明星。至于成绩不好,Who care?
所以虽然理查德虽然感觉托马斯聊的东西跟他的人生经验不太一样,但他却不敢轻易否定。
毕竟是学校老师教的东西,而且大家都说学校老师教的东西很好。
换了以前理查德并不会轻信这些话,但事实证明华夏的确已经走到了西大的前面,他们几十年都干不成的事情,华夏人来几年就完成了,他还真切的从中得到了好处。
不止如此,华夏甚至都已经把卫星做成防御性武器了,这些防御性武器能把砸向地球的行星都给分解了,所以学习华夏老师教的东西应该没错,这的确是造福了全人类……
所以最终理查德并没有开口去干扰孩子们的谈话,他还是决定相信那些让他的生活肉眼可见变好的人。
大概是初中老师都建议大家晚上回来观看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航天计划,所以类似的情况其实在很多家庭中发生。
好在对于家长来说周末的晚上比平时晚些睡觉并不是什么大事。
而且华夏这次火箭发射时间也选的也不算太坏。现在已经过了夏令时,华夏早上十点正好是费城时间晚上九点。
虽然绝大多数家长的科学素养并没有那么高,但这段时间电视和网络上都在热议这次华夏要在月球建设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月球科研基地这件事,所以顺带着也有许多科普。
比如以人类科技的发展进度,从地球到月球这三十万公里飞船起码需要跑三天时间。再考虑到这次是载人登陆,飞船上还有各种搭建基地所需的材料,所以速度可能会更慢一些。
毕竟要考虑到安全性。而且可能还要在月球轨道上转几圈,找到合适的机会才能降落。
所以这次直播自然不可能是持续三天,最让这些孩子激动的大概就是飞船上天的前一个小时,以及直播过程中对这次登月主持人乔喻教授的专访。
也许很多社区的家长都跟理查德一样,觉得有哪里不对。但能留在菲什镇的原住民,又或者新搬来的住民,都是从华夏这次来费城搞基建中获得好处的人。
不说别的,光是这房价涨幅就让所有人都大赚了一笔。自然都抱着宽容的心态,甚至主动为老师们的说法找补,所以一切也都变得合理起来。
就这样到了晚上九点,整个费城也上演了一次万人空巷。不管是孩子要求的,又或者大人本身就受到宣传的影响,家家户户的电视或者电脑都锁定在了这次华夏的登月直播上。
……
“十,九,八……一!”
伴随着倒计时结束,载着飞船的火箭冲天而起。分视频中首批受命前往月球架设月球科研基地的八位航空人员坐成了一圈,整个人被牢牢固定在座位上。
这次发射所携带的人员跟物资总质量为五十吨,发射总重178吨。
但这艘船上只带了人跟一些必要的生存物资。事实上搭建月球科研基地所用的材料跟机械在国庆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已经成功发射了,目前那艘满是各种材料的飞船正在绕着月球轨道飞行。
是的,这次载人登月的任务其实是分两个阶段进行,有着各自的技术考量。
对于不了解技术细节的普通人而言,只觉得受限于火箭运载能力,所以分两次发射是常规操作,但对于内行来说才能知道这个方案有多大胆。
类似于NASA早年推出的Artemis计划。也就是在月球轨道上建设一个空间站作为登陆中间站。来实现月球轨道上的物资存储跟转移。
这个计划提出了很多年,一直都没能施行。原因很多,比如西大的国力已经无法支持太空探索。
但最本质的原因还是这个方案技术难度很高。月球轨道可不像地球轨道那么稳定,而且轨道力学更为复杂,毕竟这里同时受到地球跟太阳的引力扰动。
而且低月轨道还很可能遇到轨道衰减的问题,这就需要额外的燃料跟推进器保持动力,防止飞船坠毁。
高轨稳定,但需要的燃料又更多,这意味着对火箭的负载要求更高。
所以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需要庞大的计算。如果再加上月球轨道更需要高精度导航的支持,对推进器可靠性要求也更高。人类在这个层面几乎没有经验。
总之华夏这次载人登月任务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不过在总设计师乔喻看来,这才是最稳妥的。毕竟人才是最重要的。
培养合格的宇航员可不容易,更别提根据计划,这些人起码要在月球上待两到三周,来完成科研基地的搭建。
这还是人类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在外星球待如此长时间,对于宇航员的身体跟意志都是一种考验。
所以分阶段把东西送上去,是最稳妥的。
如果第一批物资发射出了问题,那么载人登月就只能延期了。
当然也多亏了量子模拟计算机的出现,让许多繁复的计算变得简单,才让这个方案变得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