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戴!
这两个字说得轻巧,但实操起来,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安平,这件事……怕是要徐徐布局。”
郑耀先说话的语速很慢,显然每一个字都是几经思考后才说出来的:
“而且,你考虑过后续的影响吗?”
戴春风是军统的掌权者,如果他死于刺杀,行刺者将面临着军统上下十几万人的追索,面临着数万专业特工的追索,在数以万计的特工面前,行刺者……想要隐藏痕迹,难如登天!
凡是布局,必有痕迹,即便是张安平,只要他出手,必定会留下痕迹,只不过张安平善于用利益蒙蔽对手的眼睛、干扰对方的判断,从而隐匿这些痕迹。
可一旦刺戴,种种蛛丝马迹将会在显微镜下呈现,到时候这些痕迹,真的能隐藏起来吗?
如果无法隐藏,后续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我知道,所以,只能是意外。”
这句话让郑耀先和明楼不由相互对视——这么说,张安平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谋画?
“你打算怎么做?”
张安平目光闪烁了一下:“现在,就有一个机会。他……处理完上海的事情以后,就要回来了。”
“飞机?”
“坠机?”
郑耀先和明楼同时出声。
但郑耀先紧接着摇头:“想要制造坠机,最好的方式是炸弹,可这颗炸弹一旦爆炸,后面的走向,不会以你的意志来决定。”
“不能用炸弹,”明楼同样反对:“炸弹太明显了,机械问题……也不行,依然会留下很明显的马脚。”
两人的意见很统一,刺戴,不是不行,但绝对不能有刺客和黑手的出现。
郑耀先最有想法,他思索着道:
“要不然,我们假他人之手?”
明楼看着他:“怎么说?”
郑耀先看了眼张安平后,缓慢道:
“目前拆分军统的声音甚嚣尘上,但戴春风却一直不肯妥协。”
“我们能不能从这里面想点办法?借他人之手达成目的?”
抗战的时候,军统的力量不管多么庞大,人们都能接受。
但抗战一结束,军统这一尊庞然大物就引起了各方面的忌惮。
要知道军统不仅有庞大的特务力量,还有精简之后依然庞大的武装力量。
最关键的是财力!
军统不仅有走私通道,还有鸦片通道,除此之外,更是掌握了很大一部分汉奸财产的清缴权力。
同时,张安平又用【移民计划】和【大清算】,为军统攫取了庞大的财力。
这就造成了各方对军统忌惮的同时,又十分眼馋军统的财力。
也正是这种情况下,【军统拆分提案】出现了。
不过最开始的时候,戴春风在谋求海军司令——他当时考虑的是将忠救军改编为海军陆战队,军统则一分为二,一部分为军情局,一部分则可以为【海军情报局】。
如此一来,既能升官,还能保存自己的力量,又能满足各方拆分军统的意志。
可是,他失败了!
被摁在了军统没法升迁。
但戴春风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肢解,所以一直不肯妥协,拆分提案始终不能通过——这一次他主动去北平,又何尝不是故意躲避?
因此,郑耀先觉得可以利用当前的契机,逼迫其他人想办法去算计戴春风。
“行不通。”张安平摇头:“除非将我跟戴春风两人同时弄死,否则,没有人敢这么干。”
后世有人说戴春风的死有侍从长的手笔,但张安平认为不可能,军统的力量还没有庞大到侍从长必须要弄死戴春风的程度——即便真的有这个意思,那也得先将他正面的对手通通打趴下了再说。
现在,国民政府内部的地方军阀势力,可依然存在呢!
既然侍从长不可能动手,那就得指望其他人。
可有张安平在,谁敢干?
张安平在少校的时候,就敢发出刺杀名单,针对的还是少将师长!
若是真的布局坑杀戴春风,那张安平要是不死,必然会受到残酷的报复。
张安平总不能逮着人说:“你们弄死戴春风吧,我绝对不会报复!”
除非就像张安平说的这样,把他和戴春风一道弄死,否则,没有人敢冒险招惹张安平这个【二愣子】。
至于先剪除张安平再搞戴春风——这更不可能,因为一旦动了张安平,戴春风必然察觉到阴谋的存在,到时候依然是鱼死网破的局。
张安平否定的回答让郑耀先无奈道:
“明着刺杀不行,通过对飞机动手脚也不行,就是借刀也借不了,安平,我觉得还是放弃吧。”
明楼连忙点头:“没有办法,放弃也不失稳妥。”
他想不到之前激进的自己,竟然会劝张安平“稳妥”。
张安平能将他们约来,自然是心里有想法的,深呼吸一口气:
“我想从飞行员下手。”
郑耀先和明楼的担心,张安平自然考虑过,他也认同——谋算戴春风,绝对不能留下人为的痕迹。
那就只能照意外来谋划。
当然,谋划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减少“人为”的因素。
所以张安平想到了一个办法:
水滴石穿!
明楼探究的问:“具体的想法呢?”
“我曾收到过一份情报,”张安平轻声说:“空军飞行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大肆运输黄金、管制药品和美元。”
民国时期的交易自然不像现代,因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缘故,各地黑市的黄金、管制药品、美元的价格是不同的。
上海、南京、重庆三地之都经常出现价格差,更不用说其他地方了。
而飞行员又经常飞来飞去,很容易充当倒爷们的运输工具——比方说南京的黑市上,美元多换黄金,那就用美元换黄金,然后把黄金在重庆换成美元,再从上海用美元换黄金。
亦或者反着来,这样一轮下来,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郑耀先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期待的看着张安平,等待张安平继续说。
张安平深呼吸一口气:
“飞行员驾驶飞机的水平各有差异,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水平差的飞行员,在恶劣的天气中负责驾驶飞机。”
明楼反问:“用利益?”
“嗯。”
在不能明着插手的情况下,自然是用利益让飞行员主动来换班。
这样的好处是会消除他们掺和的痕迹。
明楼摇摇头:“如此做,完全就是赌——赌,往往是十赌九输。”
他看的见好处,但更看得见坏处。
这完全就是赌运气的行为,如果运气不站在他们这边呢?
那得需要多久?
一年?两年?还是……十年?
“水滴石穿……”郑耀先却在念叨了这个成语后,赞同道:“安平的想法,我赞成。”
明楼摇头:“我总觉得寄希望于此,太虚渺了。”
郑耀先反问明楼:“可一旦成功呢?”
成功的话,当然是千倍万倍的回报!
没有了戴春风的军统,再加上张安平设想的双足鼎立,军统,就真的废了。
明楼闭目沉思。
诱惑,不可谓不大啊!
但明楼还是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