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943章 舆论(1)

第943章 舆论(1)

第943章 舆论(1)

临近冬至,汴京城已进入节庆气氛之中。

这是所有孩子,最开心的一天。

因为,在冬至节,习俗就是要穿新衣。

哪怕再穷的人家,也会想方设法的,给孩子置办一身新衣服。

今年,又多了两样——新鞋子和新帽子。

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鞋子!

尤其是布鞋,是很贵的!

一双普通的布鞋,起码也要三五百文。

而且,鞋子还是消耗品,一双布鞋,穿上两个月就会坏。

不是官宦人家,那里穿的起?

帽子就更贵了!

一顶布冠,寻常也要七八百文。

便是旧的,也值三四百文。

所以,普通人家在过去,都是拿块布包头,凑合着就行。

但在如今的汴京城,这个情况却有了改观。

因为,海量的綀布,正在供应市场。

这种便宜、耐用、结实的布料的出现,将鞋子和帽子的成本,直接打了下来。

尤其是鞋子!

如今,市面上一双綀布鞋子的价格,已经掉到了一百文上下。

而孩子的鞋子,更是掉到了七十文以下。

这对汴京人来说,完全在接受范围内了。

刘安世此刻,就在他住的官廨旁的一处鞋店买鞋。

作为当朝的右正言,他买的自然是皮靴。

一双就要三贯多!

但他有钱!

所以,他几乎没有讲价,就在这鞋店订了好几双皮靴,与鞋店东家说好,冬至节前一日来取鞋,掏出交子,付了五贯作为定金,然后又签好契书。

刘安世正欲回家,却在这个时候,听到了鞋店外的街巷路口,传来了报童的叫卖声。

“卖报!卖报!”

“今日最新的汴京新报!”

“右正言刘安世弹劾左相吕公著、门下侍郎李常……”

刘安世眯起眼睛来,心道:“果然!这小报的消息就是灵通!”

他也是汴京新报的读者,知道这小报,神通广大,什么消息都能弄到手。

最妙的是,只要它开始报道,瞬间就能传遍整个汴京城。

在舆论上的影响力,强大到不可思议!

两个月前,府界胥吏弊案,就是靠着汴京新报的渲染,使得舆论公议,下定决心,刮骨疗毒。

于是,整个府界八成以上的豪吏都被清洗。

数十家扎根府界各县数十年甚至百余年的胥吏世家,不是被下狱,就是被流放。

当时,刘安世全程围观了从案发到渲染再到朝廷下定决心,清洗府界的整个过程。

可谓是仁人君子,为之振奋;奸佞小人,无所遁形。

彼时,刘安世就亢奋不已。

他知道的,自己已经找到了一条成名的快车道。

只要,他的名字出现在汴京新报之上。

那么,所有人都会问——刘公做了什么呢?

这个时候,只要汴京新报将他的弹章刊载上去。

他的清名,就将为整个汴京所知,继而传遍天下。

就像范文正公!

也如韩忠献公!

范文正公不畏强权,与奸相吕夷简,做坚决斗争。

韩忠献公,忧国忧民,片纸落去四相。

而他,就是听着范文正公和韩忠献公的故事长大的。

自然,也向往着如同这两位先贤一般,扬名天下,为万民所敬仰,然后走上辅佐君父,宰执天下的康庄大路!

而现在……

他成功了!

刘安世握紧拳头,但依旧勉力维持着自身的镇定。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转过身后,看向店铺外的街道。

便看着两个穿着青布长袍,戴着一顶棉布帽子,穿着一双棉布鞋的报童,各自背着一个装钱的褡裢,手里捧着厚厚的一叠小报,正在沿街叫卖着。

“卖报!卖报!”

“今日最新的汴京新报!”

“右正言刘安世,弹劾左相吕公、门下侍郎李公……”

刘安世不动声色的走上前去,尽量用着平静的语气,问着一个看上去年纪大些的报童:“今日的小报,都有些什么内容?”

那报童闻言,看向刘安世,见到他的士人打扮,便答道:“好叫官人知晓……”

“今日的汴京新报,头版全文刊载了当朝右正言刘公安世,弹劾左相吕公与门下侍郎李常之全文……”

“文后,附有我汴京新报总编胡飞盘之评论员文章!”

刘安世微笑着点头。

内心却是忍不住的骄傲起来。

汴京新报有着所谓的‘总编胡飞盘’。

此人颇为神秘,但据说背景很硬,连都堂宰执都敢评论,且没有人找过他的麻烦。

其在汴京城中,名声褒贬不一。

喜欢他的人非常喜欢,讨厌他的人,则给其编排了许多的笑话。

譬如中书舍人刘攽,就曾编过一个此人的笑话——飞盘者何谓?乃犬之食盆也!盆在何处,犬既在何处!

意在讽刺,这位汴京新报的总编的评论文章,立场前后摇摆,态度左右横移,实无文人风骨,更无士人节操!

但,无论外界怎么评价,那位胡飞盘,依然是我行我素。

刘安世的很多朋友,因此私下认为,这位胡飞盘恐怕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不同的人。

不然很难解释他的精神状态——太分裂了!

刘安世脑子里想着这些事情,就只听着那报童道:“我汴京新报的评论员文章标题是——捕风捉影何时休?”

“以为右正言弹章,无端诽谤宰执,实在非是宪司君子该为!”

刘安世顿时脸色涨红,神情僵硬,只觉胸口一阵闷疼,一口气卡在了喉咙里,憋的难受。

为了宣泄,他握紧拳头,将之了举了起来,同时怒目圆睁,看向那两个报童,就欲张口怒斥其胡言乱语,并狠狠的教训这个不知礼仪廉耻,就妄加评论宪司的无知小儿!

但话到了嘴边,却被他生生的咽了下去。

手也跟着垂了下来。

因为,他看到了,在不远处的街巷口的兵铺。

兵铺里的炭火正在燃烧。

两个开封府的兵丁,正围着炭火,一边烤火,一边喝酒吃菜。

谁不知道,汴京新报的报童,皆为各地军州入京难民所带来的孤儿?

他们无父无母,流落街头。

汴京新报的东主,见其可怜,于是将之收养起来。

前任权知开封府蔡京在得知了这个事情后,甚为感慨,于是下令给开封府左右都巡检和开封府司录司的上下官兵。

以报童皆无依无靠之孤儿,甚可怜悯的理由,要求左右都巡检和司录司,将这些报童视作自家子侄,以保护他们的安全。

推荐阅读: 谁教你这么御兽的 开局,大帝师尊求我争夺序列弟子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顽贼 我的赛博精神病是任务提示 武道狂歌 玩家重载 投资重生女帝,她竟叫我相公 心声被偷听,满朝文武齐吃瓜 我能看穿万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