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
待到所有字迹凝实,书桌直接塌了,并且将地面砸出一个个深坑。
一言九鼎!!重若千钧!!
圣旨上的字很简单:吾唐王李世民今封李白为诗仙!
吼!
泾河龙王的虚影浮现,发出一声长啸,那一刻凡大唐子民皆有所感,共计两道讯息:
其一:封李白为诗仙!
其二:大唐文运昌盛,设科举制!凡所有子民皆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
李白猛地回头看向长安城的方向,他缓缓闭上眼睛,朗声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也是你的诗?”陆压捎了捎头。
“不是,师父除了给我自己的诗词之外,还给了我很多其他的诗词,这首诗也在其中,此时有所感,故而诵念。”李白如此解释道。
随着李白的那一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被诵念出来以后。
大唐地界,所有的百姓都是行五体投地大礼,失声痛哭,此时的科举制并没有完全颁发政令,所以泾河龙王的那一声龙吟并不能让百姓们有太大的感慨。
但这一具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却让所有百姓明白了科举制的作用。
自此平民百姓有了一条跨越阶级的路。
与此同时,地底所在,二十四臣眼神交汇,都感受到了震惊。
“虽然能够知晓科举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远没有现在明白的这么震撼。”房玄龄如此开口。
“自此,我等氏族怕是要被不断的削弱了,若没有这一句简单明了的话,氏族们或许会压制一二,但现在以国运传达,我们万不可让自己背后的家族犯糊涂。”长孙无忌正色道。
经由紫微大帝转世身的带领,再加上二十四臣数次的共患难,他们早早就对自己的氏族进行管控,如今五姓七望虽然依旧势力庞大,可因为领头人过于团结,导致五姓七望行事也多有顾忌,而且很懂得约束自己。
“我还道陛下是照顾氏族的脸面,所以迟迟不曾颁发科举制的诏令,原来是在等着今日,说来那李白是何人?如何能够被陛下如此高看,竟是封为诗仙,还能够一句道破科举制的根本,此等贤才,以前怎么从没有听说过?”萧瑀出言道。
“应是圣人的手段,这一连贯的手段,怕是为了对抗地面上的那三位。”杜如晦如此道。
“说来奇怪,我们二十四臣不是应该保护圣僧吗?如今,我们却都被落于这地底动弹不得,那我们二十四臣前来的作用是什么?”魏征说出了心中最大的困惑。
“凝聚国运根本,保护我心神不动,不让祂和外面的三人有呼应,我要压制不住体内的东西了。”被二十四臣围在正中央的唐三藏忽然开口道。
“你不是说胆小的那个你在大危机下不会出现吗?”秦琼蹙眉问道。
“不是我!是蚊道人,尔等莫要迟疑,速速回应国运,镇压祂!”唐三藏双眸隐隐有血色凝集。
“动手!”萧瑀高声道。
随着萧瑀声音落下,二十四臣齐齐将手按在唐三藏的身体上。
嗡!
金色的光芒绽放,唐三藏眼中血色消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