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队机种:九六式陆上攻击机×12
九六式舰载机×24】
还真是日本海航?
王奉有些吃惊,在过往的战斗中,和自己交手的都是陆航。
至于海航,还真是第一次遇见。
“这里也算不上沿海地区了吧?”他心里嘀咕着。
想到这,王奉操控意识,在俯瞰界面上打开了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的详细资料。
“续航4000公里?
“载弹量800公斤?”
王奉挑了挑眉毛。
记得日本陆航的主力轰炸机——九七式重爆击机,最大续航也才2500公里。
当初在山西,部队编制还是暂一旅,华北战斗群的时候,自己可被这轰炸机嚯嚯的不轻。
王奉眉头紧锁:“还真是从宝岛飞过来的!这种远距离岸基轰炸机,可不好对付啊!”
12架轰炸机,每架载弹量800公斤,掰着手指头计算一下,光是这批次的轰炸,至少能向潜山防线,倾斜9.6吨的炸弹。
这只是一批次的轰炸。
航母能搭载的战机数量有限,出动频率不会太高,受天气,水文影响很大,还好应付一些。
但这种岸基轰炸机,借助陆地机场,无论是攻击效率,还是出动频次,都要高出很大一部分。
王奉不敢确定,日本海军只派出了一支轰炸机编队。
说不定,还有几个支轰炸机编队,正在来的路上。
赵方远急匆匆赶来:“长官,第二十三集团军电报!
“他们布设的防空警戒哨,发现了日军战机编队的踪影!”
王奉回过神,对一线部队能获取这种情报并不稀奇。
战争打到现在,各部队虽然输多赢少,但也总结出了不少经验。
大部分一线部队都没有防空武器,应付不了头顶上嚣张肆虐的日军战机。
但打不起,还躲不起吗?
构筑阵地时,往往会在周围设置大量的防空警戒哨。
这东西没什么难度,只需要安排几名眼力,耳力尚佳的士兵躲在暗处,时不时观察天上的情况。
当然,这种办法并不能保证百分百会发现敌机。
有些轰炸机,动辄几千米的飞行高度,单凭人的肉眼,根本看不见。
不过应付一些低空战机,还是有些奇效的。
赵方远:“鬼子战机低空飞行,简直一点不把咱们放在眼里!”
王奉:“来犯的敌机,大概率是海军方面的,日本陆海军之间,没有恩只有怨,保持低空飞行,估计是在炫耀武力吧。”
关键时刻,他没有心思去纠结这些。
“电令潜山防线,谨慎应对敌机轰炸,务必坚守住防线,没有我的命令,一兵一卒都不能撤退!”
赵方远:“长官,咱们的战机已经从南昌机场起飞,预计作战任务是轰炸第六师团的后勤补给站,会不会和来犯的日机迎面碰上?”
电报上并未明确表明侦查到的日机数量,实际上警戒哨能侦查到敌机来袭,已经是走了狗屎运,想要弄明白明确数量,除非士兵开了“天眼”。
但只要动脑子想一想,日军大举进攻武汉,战机数量肯定是少不了的。
前阵子轰炸武汉,据不完全统计,空中攻势最猛烈的一天,日军至少投下了300吨炸弹。
这得出动了多少架飞机啊!
从南昌机场起飞的轰炸机编队,只有十二架战斗机护航,要是真和台南航空大队遇上,怕是要凶多吉少了。
赵方远叹了口气:“唉,日本国内有完备的航空工业体系,战机坠毁了,大不了再造就是了,咱们的战机都是苏联援助来的,用一架少一架,哪怕能打出1:2的战损比,吃亏的还是咱们
“长官,您说的对,大国战争,打到最后拼得就是工业实力!”
王奉迟疑了下:“这飞机上没有通讯设施,一旦起飞,和地面就失去了联络,现在我们也做不了什么,静观其变吧!”
——————
潜山前线。
第84军军长覃连芳愁容不展。
“长官,您还是去工事里躲一躲吧,鬼子的轰炸太猛了!”参谋官满身的沙土,急匆匆跑来,强扯着嗓子大喊。
覃连芳:“怕什么!鬼子轰炸机来的快,去的也快,等轰炸结束之后,鬼子就要扑上来了,关键时刻,防线绝对不能出了纰漏!”
听到这话,参谋官闭上了嘴,默默的站在覃连芳身旁,举起望远镜,观察前方战场。
第84军的指挥所位于大后方,并不在主要的轰炸范围内,但航弹不长眼睛,从高空自由落体下落,难免会有几枚偏离目标。
“轰——!”
二人说话之间,一枚60公斤航弹掉落在军部西北侧。
绚烂的爆炸火光升起,覃连芳身处的木制半地下式指挥所猛烈震荡,数不清的沙土从天花板上落下。
“他娘的鬼子!”覃连芳咳嗽两声,“卫兵!卫兵!”
参谋官有些晕眩,在原地晃悠了两下:“长长官”
覃连芳赶忙挥了挥手:“咳咳,快,把吴参谋抬出去,送到友军的野战医院!”
“快啊!”
卫兵也伤的不轻,耳朵里一阵嗡鸣,缓了好半天,才听到覃连芳的喊叫。
“是!”
覃连芳扭过头,顺着瞭望口向外看去。
整个第84军军部,遭受了两次轰炸,爆炸威力都差不多,应该是同一种型号的航弹。
通讯站保存完好,后勤站的房屋被炸塌了,里面的物资和士兵不知道情况如何。
至于构筑的几个临时防空工事,一处彻底塌陷,工兵慌乱的拿起铁锹,正在紧急抢救。
其余几处问题不大,已经陆续有参谋官从里面走出,重新回到各自的岗位上指挥战斗。
“报告长官!”作战科长跑过来,大声喊道。
覃连芳:“老子还没聋呢,你小点声!”
作战科长:“长官,前线急电,航空轰炸结束后,日军借助炮火优势,对我军前沿阵地开展猛烈进攻!”
覃连芳接过电报后扫了一眼:“这小鬼子,翻来覆去就是这三板斧,一点花样都没有!
“电令前线部队,给我打回去,来多少鬼子就杀多少鬼子,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擅自撤下来!”
作战科长敬了个礼:“是!”
不一会儿的功夫。
通讯科长一瘸一拐,单腿蹦到了指挥室,跟在他身后的还有神色匆匆的作战科长。
通讯科长:“长官,第173,174师告急!”
作战科长补充说:“第六师团可能派出了全部兵力,综合现有的情报,不出两天,我们的防线可能就要被击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