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山元走到地图旁,从近卫文磨的手中接过指挥棒:
“陛下,我们陆军参谋部的构想是,华中方面军沿长江而上,作为战役主力进攻武汉,另外一路,华北方面军攻击侧翼,绕过郑州,沿大别山北麓攻占信阳,随后向南逼近武汉!”
裕仁皱眉:“为什么要绕过郑州?”
杉山元面露难色,如实说:
“目前在支那战场上,帝国陆军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由王奉领导的支那守备军,这股兵力主要盘踞在长治,此处距离郑州不过百余公里,如果以郑州作为华北方面军的后勤补给枢纽的话,很容易遭受到联省守备军的致命打击!”
米内光政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在会议上贬低陆军的机会。
“你们陆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侧翼危险没有解除的情况下冒然发动进攻,一旦被抄了后路怎么办?”
裕仁也觉得此事不妥,面色有些不悦。
杉山元赶忙解释:
“陛下,如果只依靠华中方面军的话,很难对支那军队开展大规模歼灭,必须要在北面借助华北方面军的力量,吸引武汉地区支那驻军的注意。”
裕仁:“那也应该先消灭侧翼威胁。”
杉山元:“陛下无须担心,王奉的联省守备军虽然取得了兰封会战的胜利,但其部队也损失严重,短时间内很难再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我们主动放弃郑州,攻占信阳,至少会预留出两百公里的战略缓冲地带。”
“如此一来,我们只需要派遣一个甲种师团在此驻守,其余师团立刻优势火力和高机动性攻克敌军在大别山的防线,将支那军队成编成编的歼灭!”
裕仁半信半疑,看向闲院宫载仁亲王。
直到看见对方点头后,才相信了这一看似有些离谱的作战计划。
杉山元松了一口气。
自家人知自家事,就凭借华北方面军现阶段的作战能力,想要和联省守备军进行一场战略决战,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他又不能在会议上明说出来。
否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了,告诉天皇陛下是自己的能力不行。
裕仁:“但是,绝对不能放任联省守备军继续肆虐下去,我们必须展开专门针对他们的行动!”
王奉现在就是他的心头大患,绝对留不得。
杉山元犹豫一下:“陛下,这.”
首相近卫文磨:“陛下,我们可以在开展战争的同时,对国民政府展开政治攻势,策反政府要员以及各地军阀,加速支那中央政权分裂。”
裕仁点点头:“呦西!”
“两个计划都要同时开展下去!”
近卫文磨:“哈依!”
裕仁从座位上站起来:“诸位,武汉作战乃国运之战,还请各位勠力同心,一切为了帝国的荣辱!”
所有文武官员站起身,齐声呐喊:
“一切为了帝国荣辱!”
——————
7月2日。
武汉。
在将官卫队的簇拥下,王奉缓缓走下军列,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保卫大武汉”的宣传条幅。
据说前线的抗战宣传工作,都是由八路军方面的人在负责。
这次战役,大概也是双方合作最紧密的一次了。
张虎快步走来:“长官,汽车已经准备好了,半个小时前统帅部发来消息,要您三个小时后去参加军委会议。”
王奉点点头:“你是纵队司令,别老像个卫兵一样来回传信,不行的话,你在军队里挑一个机灵点的小伙子,来给我当副官。”
在这之前,消息通报工作都是赵方远负责。
这个传统起源于晋绥军414团时期。
那会手下的兵力少,也么有什么战斗任务,一直在整顿训练,团长,参谋长一起干,自己也忙得过来。
至于名义上的参谋长赵方远,则是一直从事副官的工作,在实践里锻炼自己的能力。
后来全面抗战爆发,又获得了系统面板,微操技能直接拉满,应付起来也还算是得心应手。
直到后来,赵方远的能力被锻炼了出来,自己才卸下参谋长的担子,专心研究战略指挥。
但副官一职,实际上还是由赵方远兼任。
随着部队规模越来越扩大,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也是时候让赵方远歇一歇了。
张虎连忙点头:“是!”
王奉:“走吧,直接去军委!”
——————
军委会议室内。
常凯申站在宽大的地图前独自出神,从山城赶回之后,他几乎一直待在这里,有时甚至直接在这间屋子里过夜。
过去的几次大战,他在战前制定的计划,方案在战场上根本行不通,枪炮声一响,不是阵地被日军突破,就是部队擅自溃败,什么反击,什么合围,到头来不过是虚梦一场。
几十万国军精锐的牺牲,倒是让他的头脑清醒不少。
或许过去的决策都是错的。
应该换一种思路来与日军决战。
敲门声响起。
陈诚推开门,敬了个礼:
“委座!”
常凯申看清楚来人后,招了招手:“辞修,过来吧。”
陈诚:“是!”
说罢,他大步走到常凯申的身旁,并递上去一个文件簿。
“委座,这是此次会议的发言稿。”
常凯申打开后扫了两眼,合上后递了回去:“办的不错,就用这份了。”
陈诚应了一声:“是!”
但随即又有些不确定:“委座,关于王奉的任免,真的要这样吗?”
常凯申沉默了许久,扯着沙哑的嗓子说:“辞修,上海丢了,南京丢了,徐州丢了,我们已经输不起了.”
“我能容忍八路军的人在武汉城内大搞政治宣传,同样也能忍受这份委任状所带来的后果。”
“我的目的很明确,只要武汉会战能赢.不,达到预期的作战效果就可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