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亮剑:钢铁雄心 > 第223章 苏联特使

第223章 苏联特使

第223章 苏联特使

“我们不能绕过去吗?”

“如果是山路,必经之路的话,基本是没有绕路这个可能的。”

“前提条件是上级下达了撤退命令,我就是得继续撤!”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情报,为什么不能先发制人呢?”

“先发制人?前有狼,后有虎,一旦和日军爆发战斗,短时间内解决不掉的话,身后的追兵会跟上来,到时候腹背受敌,恐怕就惨了!”

“.”

下方的学生激烈讨论,就连陈继承几人也在思考。

按照军校的教育,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上级下达的撤退指令,就应该坚决的执行下去。

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刻板的执行命令,只会让部队承受更大的伤亡,还不见得会有什么成效。

不执行的话.

还不就是与教学大纲背道而驰吗?

左右脑互搏?

“长官,这到底应该怎么办?”

“我明白了,我们可以效仿八路军的方式,钻进大山里,和小鬼子们打游击!”

“别胡扯了,还打游击你拍拍屁股走了,那阵地谁去守?”

“我觉得还是要抗命,士兵都死光了,就算撤回去了,又能有什么用?”

“但是.”

“没有但是,一切为了抗战,要顾全大局,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执行命令,无疑是在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在用几十,甚至上百条生命去捍卫你的个人荣辱!”

渐渐地,学生们的讨论趋于尾声。

王奉也听了个大概。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应当根据现场的情况,自己独立的做出判断,毕竟指挥所位居后方,接受前线的信息时具有极强的滞后性。

一线军官只会刻板指挥,只会使战况越来越糟。

陈继承的脸色不太好看。

但又说不上来哪里有问题。

王奉面色也有些怪异。

由于事先对这场讲座的安排并不知情,所以根本没有提前做准备,方才的所有发言都是临场发挥。

本意是让这些在校生明白,战术教条化的弊端。

没想到最后却产生了些意外的效果。

如果这批军官中,有一些人未来能成为师长,或是旅长,常凯申再想要越级微操,估计可就难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

王奉心里苦笑,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真的能制止住常凯申的微操行为,那对抗战的贡献,可比讲一堂理论知识要大的得多。

王奉把心中的念头打消掉,清了清嗓子:“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不继续往下说了,想必同学们心中也已经都有了答案!”

“请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台下的学生互相张望,零零散散有几个人喊了“报告”。

提出的问题也都相对简单。

王奉一一解答之后,眼瞅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将讲台交给了另外一名教官,转身快步离开大礼堂。

外面。

陈继承还在思考刚才那个问题。

他貌似发现了一些端倪。

确切的说,已经猜到了王奉在指桑骂槐,表面上说的是战术指挥,实际上是在讽刺委员长越级干预指挥。

关于常凯申的这个特点,陈继承可是太了解了。

他也算是中央军里的坚持嫡系了。

1936年的时候,调任豫鄂陕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西安事变时,和常凯申一起参加了“睡衣登山大赛”,被张学良的东北军追到了骊山上,也算是一起吃过苦的了。

见王奉走出来,他立马上前:“王长官呐!”

“你刚才教给学生们的”

王奉侧目,毫不留情的打断了他的话:“怎么了陈长官,王某说的有什么不妥吗?”

陈继承顿时语塞。

对常凯申“微操”一事,全军上下就没有不反感的,这几乎是大家不必言说的共鸣,要说有什么不妥,那确实没有。

但在中央军校里给学生们讲这些

王奉笑了笑:“这课也讲完了,不知接下来陈长官有什么安排?”

陈继承:“抱歉王长官,接下来我有些公事,暂时失陪了,等改日你我二人再好好一叙。”、

王奉低头看了眼时间——15:23。

还早。

可惜的是这一趟没遇上苏联教官。

得想个办法,和苏联大使搭上关系。

最好还是正当理由。

山城遍地都是各方势力的眼线,自己这会儿正处在风口浪尖上,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暗处直勾勾的盯着。

王奉故作为难:“陈长官,我这初来乍到,也不知道教学工作从何处开展,还得麻烦你安排一下具体任务。”

最近也没什么事,先在军校待两天,这里苏联教官这么多,还采用大量的苏式教学用具,只要稍微留意,不怕和苏联人没有交集。

陈继承想了想:“王长官,还真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处理!”

王奉:“但说无妨!”

陈继承:“其实就是我现在要去忙的事,上个月苏联援助了一批武器,三千支莫辛纳甘,还有二十万子弹,专供军校用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批武器迟迟没有到货,我已经约好了时间,傍晚去会见苏联大使奥莱斯基。”

王奉一听有些激动,真是打了瞌睡就来枕头,刚才还在为这件事发愁,立马就有了解决办法。

“陈长官,这既然是我的分内之责,那还是由我来去会见苏联大使吧!”

陈继承皱眉。

关于教学用具的事,确实应该由教务处长来管,但问题在于此次会面,见的是苏联大使,一个军校教务处长,恐怕在傲慢的斯拉夫人眼里,没什么实际份量。

这事估计谈不下来。

之前几次,他都是以军事训练部次长的身份,去会见苏联大使。

刚想要婉言拒绝,转念一想王奉现在的身份,官民两界公认的抗日名将,或许他去商谈此事更加合适。

陈继承:“那就有劳王长官了!”

见自己的目的达成,王奉嘴角微微上扬:“不必客气!”

————————————

从军校走出后,王奉立马坐上了吉普车,张虎坐在副驾驶上,从扶手箱处掏出个文件袋:

“长官,东西都在里面呢!”

王奉接过后小心翼翼地打开,将里面的一沓资料打开,细致的翻阅了个遍。

这些东西,是内务部搜集来的一些资料,大致内容都是日本近期在东北边境上的一些“小动作”。

记得在徐州会战之后,日本和苏联在中朝边境爆发了一次军事冲突,即“张鼓峰事件”。

双方参战的规模还不小。

日本出动了驻朝鲜军和关东军,兵力达到了7000多人,此外还调动了37门火炮。

苏联方面更甚,在战斗行动地域集结了1.5万余人、237门火炮、285辆坦克。另有250架飞机支援苏军部队行动。

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最后的结果也毫无疑问,事件以日本惨败而告终。

这里面的资料,就是围绕着这次事件来写。

自从内务部兼具情报部门的职能后,一直在暗中扩大影响范围,但即便如此,也辐射不到东北边境,这些资料,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自己根据历史记忆杜撰出来的。

也不能说是杜撰。

毕竟是按照历史事件写的,只能说水分很大。

但管他真假呢,只要能吸引苏联方面的注意就行。

张虎:“长官,咱们现在出发吗?”

王奉回过神,点点头:“现在就出发,以最快的速度抵达苏联大使馆!”

张虎点点头:“好!”

————————————

两个小时后。

车队出现在苏联大使馆门前。

王奉走下车,活动了下身体,这一路上的颠簸,他感觉自己的腰椎都快要碎了。

确切的说,中央军校并不在山城里,在更远的县城地区,记得来的时候,就走了将近三个小时。

而返程,由于他的不断催促,车队越开越快,只用了两个小时。

速度快是好事。

就是身体有些吃不消了。

王奉抬头看了眼面前的建筑,当真不愧是苏联大使馆,建筑都很有东欧特色,就是不知道是新建的,还是征用以前的老建筑。

卫兵上前通报完毕后,快步从台阶上走下来,到王奉面前敬了个礼:

“报告长官,可以进入了。”

推荐阅读: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好莱坞的香瓜人 梦回大明春 从修炼毒功开始无敌 刚无敌,轮回者老婆求我赐传承 狂人不写日记 重启人生 我和无数个我 动漫系制卡 神豪:从家族企业快破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