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宴会,第二次会面
又过了细许久,一队人马出现在众人的视线尽头。
狂风迎面吹来,众人耳边隐约响起了军旗的猎猎声,和急促的马蹄声。
“是王长官!”
“看!那骑白马的就是王长官!”
伴随着队伍的出现,人群立马骚动起来,众人纷纷议论,学生们打出彩旗,拼命地吆喝着。
在场甚至还有一些外国武官,见到王奉的身影后,也瞪大了眼睛,想要往前挤一挤。
陈诚看了眼周围:“好大的排场啊!”
“这也是委座的意思?”
何应钦:“和武汉是一个道理,那些外国人就喜欢这样的氛围,我们长期抗战,离不开西方,斯大林的红色主义毕竟靠不住,为了汉口作战,委座能容得了八路军,天下还有什么人,什么事不能容吗?”
陈诚点点头。
身为武汉卫戍司令,他比谁都清楚武汉抗战的重要性。
武汉抗战若是达不到预期效果,恐怕中国真的要亡了。
也没有再谈攘外安内的机会了。
林森抚了抚斑白的长髯: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好一个少年意气啊!”
“我民国有如此少年将领,何愁日寇不灭?”
“哈哈哈哈!”
林森眯着眼睛,看向远处坐在白马上的王奉,眼神中的欣赏根本隐藏不住。
何应钦理了理礼服,准备上前迎接。
常凯申不在,他作为参谋长,接替了主要的接待工作。
陈诚大步上前,紧随其后。
——————————
“驾!”
王奉勒紧马缰,面容肃穆,目光平视前方,策马行至众人面前。
白马发出阵阵嘶鸣,似乎是在炫耀自己一般。
张虎跟在后面:“长官,前面就是迎接的队伍!”
王奉:“下马吧,人家做足了礼数,咱们也得重视一下。”
张虎点点头:“是!”
说罢,二人停稳,跳下马匹。
身后的士兵扛着步枪,脚步轻快,脸上也有一丝激动的神色。
在没参军之前,这些士兵普遍都是庄稼汉,对老一辈人口中的大城市颇有向往,更何况现在的山城可是首都。
谁都想来看一眼。
这天子脚下,到底是一副怎样的光景。
不过从沿途的情况来看。
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如长治繁华。
两拨人马对向而行,终于再碰到了一起。
王奉脚跟合拢,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何参谋长,林主席!”
林森一把年纪了,在众人面前丝毫没有一点倚老卖老的架子,上前一把抓住王奉的双手:
“王长官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何应钦站在身后,丝毫不在意这种“喧宾夺主”的行为。
毕竟在名义权力上,林森才是国家元首,在国际上代表整个中华民国的人。
只不过是没有军权,一直处于被架空的尴尬处境而已。
王奉笑着回应:“王某并不辛苦,真正辛苦的,是这些随行的士兵们,毕竟我还有马骑,有车坐,而跟着我的这些士兵,可都是靠着双脚走了几百公里。”
从长治到山城,上千公里都有了,但途中乘过火车军列,还走了一段水路。
若是全靠双脚。
估计等日军打进了武汉三镇,自己也到不了山城。
林森扶了扶花镜,嘴唇颤动,想要出言犒赏一下军队,却又无能为力。
毕竟军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常凯申手里。
见场面有些尴尬,何应钦立马走上前,接过了话头:“王长官一路舟车劳顿,城内委员长已经摆好了欢迎宴席,为众将士们接风洗尘!”
王奉皱眉,瞟了眼一旁媒体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再往远了些,还看到了一群西方面孔的外国军官,心中无奈,虽然对这种场面无感,但还是要配合着把形式走下去。
“那就有劳何参谋长带路了。”
何应钦笑了笑:“这个先不急,来,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武汉卫戍司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陈辞修!”
说着,他侧过身,指了指身后。
王奉敬了个礼。
陈诚笑了走过来,上下打量一眼,眼神愈发的满意。
仪表堂堂,意气风发,果真是少年英才!
谁说我国军中没有栋梁之才!
只可惜.是个地方军头
陈诚伸手:“王长官,久仰大名!”
王奉握了上去
何应钦又介绍了几人,都是在国府中央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或许是因为常凯申不在场的原因,气氛并没有王奉预想之中的剑拔弩张。
甚至还有一点和谐。
几名核心将领互相吹嘘完之后,一堆媒体记者涌了上来,王奉被挤在人群中,想要回答记者问题,却根本说不过来。
太嘈杂了!
好在何应钦领来的宪兵队及时救场,稳住了局面,王奉也得以从中脱身。
一套形式流程走完之后,众人走进城内。
——————————
两个小时后,王奉走进巨大的宴会厅内,刚一进门,就顿时愣了一下。
璀璨的水晶吊灯,松软的波斯地毯,餐盘上的山珍海味,恢弘大气的西方交响乐。
眼前的奢华,不禁令王奉有些恍惚。
这还是1938年吗?
这还是抗战时期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句诗此刻在王奉的脑海里具象化了。
何应钦笑着迎上来:“王长官,你终于来了!”
在他们身后,还跟了一群国民政府高官,有些人王奉在城外的迎接队伍中见过,但大部分都是生面孔。
“王长官我与您神交已久啊!”
“久仰大名!”
“王长官,有空来寒舍坐坐!”
刹那间,王奉成了全场的焦点人物。
这场宴会,本身也是为了他摆设的。
张虎横在王奉身前,硬生生在人团里开辟了一块空地。
何应钦笑了笑:“你们慢慢来,这么多人围着,人家王长官怎么能反应的过来?”
在场高官讪讪一笑:
“何参谋长说的在理!”
“是我们冒昧了!”
“.”
一些官员很有眼力见,知道自己的级别在人群中排不上号,踮起脚尖看了两眼后,便退到了一旁。
留在王奉眼前的人,顿时少了一大半。
最先走上来的是孔祥熙,他摇晃着高脚杯,里面装了些红酒:
“王长官,你刚到山城,一路上车马颠簸,先休息几天,再逐步接手政务。”
“有些事情不要急,慢慢来!”
王奉笑着回应:“孔院长言重了,数以百万计的百姓仍处在时刻变动的战线前沿,我等军人身处后方,岂能松懈下来。”
方才城外迎接的队伍浩浩荡荡,孔祥熙也身处其中,二人还打了招呼。
张虎皱眉:“长官,此人是?”
王奉笑着介绍:“这位是目前行政院的院长,孔祥熙,孔先生,主要负责的财政与外交。”
“我说的可有错误?”
孔祥熙哈哈大笑:“王长官所言极是,不过说到底这官职.其实大小都一样,没区别!”
其他几名官员在一旁赔笑。
王奉看了眼四周,并没有发现常凯申的身影。
不应该啊?
孔祥熙见他表情怪异,出声问道:“王长官?”
王奉回过神:“啊,我看着宴会厅布置的倒是不错,在我们长治,可没有这样的排场!”
说话时,一名身着绿青色旗袍的侍女走来,手里举着一瓶洋酒,想要给王奉斟酒。
“这我一个人就好,大可不必如此。”
孔祥熙会心一笑:“王长官误会了,这个宴会厅,大多时候都是在邀请外国宾客,规格高了一些,但也在情理之中。”
王奉咧嘴一笑,表面上迎合着。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弱国的外交就是如此,再怎么讨好外国使臣,也换不来应有的地位。
孔祥熙并没有一直赖在这里,敬了两杯酒后,将机会留给了身后的人。
看清对面走来的人后,王奉有些意外。
汪精卫?
汪逆!
咦?
为了确认自己没看错,王奉将视角切换到了俯瞰视角上,刚想查看个人信息,却发现了一些端倪。
以往的三维立体地图上,只有三种颜色的“点”。
一个是绿色,代表己方部队。
一个是蓝色,代表友方部队。
一个是红色,通常代表地方部队。
但是这黄色.
是什么意思?
结合汪精卫的身份,他隐约猜出来原因。
该不会是骑墙派吧?
王奉皱眉,将视角拉远,他意外的发现,整个山城内,像这种“黄点”几乎占据了人数的一半。
这还是首都吗?
汪精卫没有发现王奉的异常,笑着走过来:
“王长官,今日一见,你果真如同传闻中的一样,英姿飒爽,少年英雄!”
王奉环顾四周,强扯着笑意应了一声:
“多谢。”
算算时间,现在还没到汪精卫叛变的时候,目前他的身份还是国府副总裁,参政会议长,位高权重,也算是核心人物。
况且宴会厅内还有这么多人在场,又不好做些什么。
只能在这强颜欢笑,希望早点应付过去。
汪精卫疑惑的问:“王长官?”
“你可是身体抱恙?”
王奉赶忙回应:“不不好意思,刚才有些失神了。”
汪精卫会心一笑:“无妨,你赶了这么久的路,晚上还要来参加宴会,身体疲倦是正常的,再等一等,委座还在忙要事,马上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