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赵子称约三事
赵子称引着张叔夜回城,在知州衙门接风款待,一边拿出张叔夜给他的朝廷文书,快速浏览了一遍。
这些文书,既有朝廷给张叔夜个人的指示,也有其他公开性相对较高的邸报,内容繁多。
朝廷给张叔夜的要求,自然是要他尽快统筹京东东路各州,围堵宋江为首的梁山贼寇,其中还特别提到了要提防宋江继续北上和辽人勾结——
虽然宋江不太可能投辽当汉奸,但东京的朝廷众臣乃至皇帝并不知道。他们以常理揣测,觉得宋江攻破了青州,已经抵达了渤海沿岸,那么再稍微往北流窜一下,确实很有可能进入辽境。
朝廷给张叔夜的要求,还有很多细节注意事项,张叔夜原本是没必要给赵子称看的,但他就是开诚布公拿出来了,显然也是希望赵子称尽量配合他。
而除了朝廷的命令外,还有几份文书,是给高层看的政情邸报。
赵子称分明看到,其中一份通报了一些关于他的事情,说是方腊平定后、朝廷新任命了一位两浙路察访使,负责安抚战后的两浙民心,察访弊政。
赵子称看到这里时,先是有些惊讶,也不跟张叔夜见外,便下意识就问:“朝廷另外任命了两浙路察访使?那原先的赵约赵访使何处高就了?使君可知道么?”
张叔夜:“你这……还有空关注别人?也罢,还好老夫确实知道,赵使君就地转任两浙路转运使了,察访使由这位刘豫接任!你该看的是更后面的那些重点!”
张叔夜的随口回答,却让赵子称心中一惊。
刘豫?莫不是历史上后来投金当了大汉奸的伪齐皇帝刘豫?!
他连忙低头继续看那封文书,果然上面写着,新任两浙路察访使是刘豫,这个名字让他不由微微倒吸了一口凉气。
赵子称前世也算熟读史书,但他也就知道刘豫最后当了汉奸和金国的傀儡,而且当汉奸前最后的官职,似乎是济南府知府——所以他才能杀了时任济南府守将的关胜然后投敌。
但刘豫再往前做过哪些官,赵子称是真记不清了,毕竟其官场履历那么长,谁能都看过呢,历史书也没写那么细。
事实上,原本历史上刘豫就是在方腊平定后、被朝廷任命为两浙路察访使,去收拾江南的烂摊子。
刘豫一开始也确实想有一番作为,到了江南也确实查出一些弊政,做了一点好事,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已经在江南尤其是两浙路做了很久官的同僚、高层。
后来到了靖康之耻的时候,朝廷南逃,两浙路成了统治核心。汴京旧臣大多被金兵抓走,中枢空出了很多高位。于是很多原先刘豫得罪过的两浙路地方官都纷纷进入了朝廷最高层。
刘豫当时也想托关系疏通门路、逃到南方做地方官,结果被政敌排挤,任命他到最前线的济南府当知府,其实就是想公报私仇、借金兵的刀杀他。
刘豫一看被推到了最前线送死,一怒之下就杀了手下的主战派武将,投敌当了汉奸,反过来给金人带路——有一说一,刘豫被顶到最前线,确实有派系斗争的因素,但无论怎么说,当大汉奸背叛自己的民族肯定是罪大恶极没得洗的。
哪怕被政敌排挤了,他大不了还可以弃官逃亡,甚至哪怕是逃到金国境内当个平民躲避陷害,那也都还说得过去。直接杀主战派将领并且把辖区献给金国,这些罪行绝对是罪大恶极。
不过眼下并不是讲究这些细节的时候,赵子称连忙往下看张叔夜提醒的重点。
“刘豫担任两浙路察访使以来,短短半月澄清吏治、纠察导致方腊之乱的污吏……居然还查到我头上了?”赵子称心中暗暗一惊。
按照朝廷的说法,刘豫找到了一些证据,说赵子称涉嫌在方腊之战后私分战利品,以及违规圈占杭州的无主之地,还说他留下的党羽,在杭州市舶司的交易所建设中,也有牟利。
这些事情里面,前两项赵子称确实有做过,但他自问已经很收敛了,处理得比较干净。至于在交易所的建设过程中捞好处,赵子称自问完全没有,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新鲜事物,自己已经尽量想方设法堵漏了。
他最多就是借助了那个交易所、集中出货了一批从方腊手上缴获回来的绸缎、瓷器,但那都是合法交易,要攀咬也只能攀咬之前私分战利品的环节。
这里面肯定有冤屈,如果朝廷真要追究,赵子称是肯定要抗辩的。
“这刘豫简直血口喷人!我主持杭州市舶司交易所,完全是与民兴利、为国规范税源,是国、民两利的事情!刘豫居然捕风捉影陷害我!我定要上书抗辩!”
赵子称看到这儿,直接就拍案而起了。
但张叔夜却白了他一眼,示意他稍安勿躁:“抗辩什么?朝廷又没有处分你,真要是处分你,这些就该让你自己看到了,而不是仅仅只落到老夫手里!”
赵子称一愣,随后也意识到这一点。
对啊,如果朝廷要惩处自己,那自己肯定会知道。既然自己不知道,就说明这事儿并没有惹来任何处罚。
都没罚你,你有什么好抗辩的?
“这……那莫非是朝中有人明察秋毫,识破了刘豫的诬陷?”赵子称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便直接虚心向官场老油条张叔夜请教。
“这都不明白?唉,到底是年轻人,锐意进取,一心报国,却不懂官场门道。”张叔夜见他眼神诚恳,也不由觉得赵子称实在是个实诚人,心中同情,就本着点拨后生的心态,帮他解惑,
“朝廷并不驳回刘豫的奏报,但又不处置你,说明朝中有人很乐意看到你图财!本朝武将,凡有平叛、立功之能的,有几个不图财的?官家和执宰也都乐见如此。
当初太祖皇帝……也就是你祖上,杯酒释兵权,舍得给骄兵悍将多少财帛厚禄?本朝三冗中的冗费冗官如此严重,有多少是为了安抚善战之臣!
老夫还当你一眼就能看穿,唉,你还是太年轻,只知道做事,不知道琢磨官场。”
赵子称愕然。
那位皇帝叔父,并不在意自己这个远房侄儿打了胜仗平了叛之后,有没有贪钱,他也懒得去查。刘豫这么上报,他就直接信了。
但哪怕他真觉得侄儿捞了,他也乐见其成,巴不得侄儿图钱。一个能打的宗室,也实打实立功了,捞就捞吧,总比有别的追求好。
张叔夜也观察到了赵子称的表情变化,便语重心长地指点他:“朝廷按下此事并不处理,只给京东东路诸使私下通报,说明什么?
说明朝廷也想暗示老夫,将来如果再遇到你图财,就让老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怕真图了也无所谓,此其一也。
另一方面,朝廷让老夫知道这一切,也是希望老夫真到了兵凶战危的时候,能更放心地用你,因为你只是个‘自私自利’之人。”
张叔夜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平静,似乎也并没有觉得赵子称“自私自利”有什么不好。
或许他也是真心希望赵子称在钱财方面贪婪一点,或许他是理解赵子称的难处,认为赵子称在自污。但无论怎么说,张叔夜已经是开诚布公表达了自己的支持了。
潜台词无非就是:别再担心被猜忌了!值此国难之际,好好干,有什么需要兜底隐瞒的事情,老夫帮你分摊扛一些,眼下最重要的是把贼乱平了!
赵子称听完后,沉默了好一会儿,也在琢磨消化张叔夜的意图。
看起来,张叔夜着实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或许原本历史上,他能以几千兵力击败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宋江乌合之众,也是靠着他能凝聚人心吧。
对于宋朝的军队而言,打内部平叛战争的时候,技战术水平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面对的敌人也同样比较弱。
最关键的还是不要被掣肘,后方文官能全心全意支持前线,让前线将士彻底把潜力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