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走海路……
弯津水军也不是摆设,只要有人敢运,原野就敢……直接抢有点坏名声,弯津一直支持自由贸易,正打击水贼呢,不能自己当水贼,但可以拦下来强行收购,反正不可能让粮食流入伊势。
最后北皛家折腾了一圈,拿着钱都买不到多少粮,也就姻亲盟友六角家匀了一批杂粮给他们应应急,但更多没有了,六角家正忙着和浅井长政互殴呢,粮食自己都不太够用。
本地遭了灾,外地又没有多少粮食输入,原野还跑过来强行对峙,让北昌家六千多人开始坐吃山空不说,还需要征发大量杂兵足轻自带干粮充当运输队和土木苦力,导致伊势的灾荒愈演愈烈,由量变引发质变,终于爆了,变成了饥荒。
嗯,其中也有阿满的功劳,她积极指挥“活命众”在伊势散布谣言,表示今年北昌家要打大仗,还要再加征两波“兵粮米”,又学狐狸叫、鱼腹取书,根据原野以前没事给她讲的故事,指使手下各种装神弄鬼,唯恐天下不乱。
本来有些村子都准备忍了,准备去逃荒,但被“活命众”一挑唆一煽动,再看看闹事的人这么多,也借机起事,起码也要让当地豪族乃至北皛家还一些粮食回来,以让他们能坚持到明年春天野菜冒出来。
北皛家五郡之地彻底乱套了,武士们东奔西走镇压暴民,但按倒了葫芦起来瓢,刚打垮了东边的村子,西边的村子又开始闹起来了。
更有大量庶民开始抱团进行“武士狩”,反正他们也未必能活到下个春天了,直接要和武士们拼了,大家一起死!
等台风季过后,原野什么也没干,伊势武士们已经和他们的领民打成了一锅粥,“一揆众”的数量还越打越多,根本控制不住。
而庶民们正面列阵而战,肯定不是武士的对手,但他们熟悉当地地形,偷袭、伏击起来倒是一把好手,甚
至他们本身就和当地豪族武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轻轻松松就能找到内应,接连出了好几件攻破在地武士家宅、豪族小城的事儿。
身后烽烟四起,刁民暴民的比例越来越高,在鹿津封锁弯津军的北昌家大部队终于抗不住了,有几好支运输队都遭到了抢劫,一次比一次明目张胆,哪怕那些“一揆众”战力不行,没抢走多少东西,但这也不是什么好兆头。
而且军心也越来越不稳了,北皛具教又不是织田信长那个神经病,“农兵分离”完全没搞过,他手下的郎党平时是分散到庄园、村落里种地的,现在后方乱成一锅粥,他们很担心家里会不会被抢,完全不想和弯津人在这鸡不飞狗不跳,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对峙了。
被强行征发的足轻情况更糟糕,家里人都要饿死了,不让他们回去想办法找吃的,反而让他们在这里准备和弯津人开战,在这里挖沟筑垒……
让他们直接哗变他们不太敢,毕竟武士郎党有武力优势,他们也不想白白送死,但他们可以逃。
大量足轻乃至一些郎党都开始逃离阵地,先是三五个夜里偷偷溜走,渐渐发展到整队整队的人出去执行任务,直接一去不回,甚至都有低级武士被围攻致死,所属足轻集体逃走的事。
等到了秋末冬初之时,北昌家自己就坚持不下去了,一场大仗没打,拢共也没死多少人就坚持不下去了,完全放弃了把弯津军困在这里的想法,抛弃已经修的七七八八的防线,主动撤往浓津城一带笼城,以图能抽出一部分兵力,去清剿一下越来越多的“一揆众”。
他们走了,原野倒是不练“乌龟神功”了,终于慢吞吞伸出了头,给车堡套上挽马,开始扫荡周边。
他已经在伊势站稳脚根了,伊势这颗果子也熟透了,该到他接收胜利果实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