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是知道了,却该怎么应对?
是以劣势兵力去冲击对方,在对方工事面前死
一地人,搏取一线将敌人赶下海的机会,还是赶紧上报,请求北昌家全体动员,来和他决一死战?
但决一死战的话,也要去磕他那条古怪的防线,而且现在伊势各郡都在闹“一揆”,想全体动员也动员不了啊,难不成只顾着驱逐外敌,让老窝被刁民给祸祸了?
这支北皇家的部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在尝试攻击了一天之后,赶紧向后求援,同时后退一段距离也开始就地挖沟,准备先困住敌人再说。
至少弯津人想出来,他们也能挡一挡。
原野对此也不在意,反正在把这里修到固若金汤之前,他是不准备出去的。
按古代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只要有3.5%的人走投无路了,就足够引发社会变革;7.5-12.5%的人走投无路了,就足够引发内战。
这数字比一般人想象中要少不少,但这都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正只要每十个人有一个人吃不上饭了,社会秩序就有毁灭的危险,至少一场大动乱不可避免。
不然,如国外的统治阶层也不可能那么在意失业率,也不会没事就善心大发,给社会底层发福利——社会福利是用来保命的,保统治者的命,保证社会财富不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现在伊势开始闹“空穗病”了,北皛家又不肯免年贡————现在免税也晚了————吃不上饭的人大把,情况只能越来越差。
具体可以参考明末灾荒,就算弯津不过来,也够北皛家喝一壶的。现在弯津过来了,和北皛家纠缠在一起,让他们无法全力镇压“一揆”,那这场灾荒就足够让北畠家的统治崩溃。
反正原野不着急,就安安心心修城墙、挖壕沟、建堡垒,等着北昌家自己死。
这么打仗丑是丑了点,但能少死人,所以丑就丑吧,他也没想当名将。
原野以不变应万变,就在这片无名海滩大搞土木工程,而他的阴谋也得逞了,北昌家哪怕长期备战,这时四面起火,也有点分身乏术了,根本无法全体动员,组织上万人来围攻他。
当然,北皛家也没坐以待毙,一边用更残酷的手段镇压抗税抗役的“一揆众”,一边也陆陆续续往这里派援军,至少也要和弯津兵力相当,以防弯津军突然发起进攻,冲入北皇家腹地,让局势更加糜烂。
骚扰更是没停。
北畠家早晚是要将弯津人赶走的,眼看他们在拼命修工事也很着急,在兵力积攒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发起骚扰进攻,但收效不大,弯津火力太强,士兵又依托工事,哪怕火绳枪和弓箭半斤八两,吃亏的最终还是北畠家。
北皛家也想过把弯津军引出来,故意露出过破绽,假意后方告急,大量郎党足轻佯装紧急回援,希望弯津军脱离工事,大家正面拼一场——拼不拼得过再说,后方确实情况越来越糟糕了,和弯津人在这里熬鹰,他们有点受不了了。
但原野就像看不到一样,对北皛家走不走根本不关心,就算北自家把所有的“一揆众”全宰了,他也无所谓,到时他以逸待劳,再收拾精疲力竭的北畠家也一样。
北皛家也想过用“激将法”把敌人激出来,派
出使者痛斥原野,还给原野送了一套相当华丽的女装,但原野转手就把女装送给阿清了,还是不肯出去。
情况越来越怪,慢慢变成了北皇家想急着交战,却求一战而不得,人都麻了,一时都搞不清谁才是“入侵者”————明明是原野先来挑事的,贪图伊势的土地人口想强占,该攻城掠地才对,结果他躲在工事里,看着北匐家拿头硬磕石头。
这简直是倒反天罡!
北皛家想尽了一切办法想和原野决战,至少堂堂正正野战一场,但原野脸皮极厚,坚决贯彻战略计划,怎么着也不出去。
这么拖了大半个月,他的城都快筑好了,就差正式命名,双方还是没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