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研讨会他就在现场,已经是几个月前发生的事情了,陈辉不可能是抄袭,那自然只能是对方抄袭了。
“老邢,你去联系蓝方都市报,算了,我现在不相信他们了,多联系几家媒体,把会议录像给他们,燕大官网也发个声明,然后联系《数学物理通讯》,要求他们把那篇论文下了,再给我们发个道歉声明,还有杜克数学杂志,让他们协助我们与数学物理通讯编辑部沟通。”
“还有埃德里安教授,看看他怎么说吧。”
田阳有条不紊的做出安排,随后不等邢继广去行动,他自己就登上自己的围脖,直接艾特蓝方都市报,严厉的批评了一句,并坚定的站在了陈辉这边。
当然,他在学术界影响力巨大,围脖粉丝却只有几万,这还是因为偶尔一些新闻采访会带上他的缘故。
这几万粉丝虽然是真人,但也并不是活跃粉,他这条围脖影响力实在有限。
邢继广这才发现自己的考虑是多余的,田老竟然没有一秒的犹豫就站出来了,那他也没什么顾虑了,有田老出头,接下来这些动作可以说是顺理成章,不会有任何阻碍了。
清华大学,
邱成梧看着电脑上的网页,脸上满是冷笑,他二十多年前就知道了,这些新闻媒体,就像是饿狼一样,根本不会在乎事实真相,为了吃一口热乎的屎,他们什么都干得出来。
想了想,他拨通了云伟的电话。
“我给你发了两篇论文,你看看。”
没有多说,他相信云伟能明白他的意思,毕竟他没有参加那场研讨会,具体的判断,还得让云伟来做,他相信云伟。
果然,只是十几分钟后,云伟就拿着打印好的两篇论文出现在了他办公室中。
“邱老,我就不做太多评价,燕北大学已经放出会议录像了。”
云伟回了邱成梧一条链接。
“嚯!”
“那小家伙竟然还愿意为自己的徒孙出头,倒是稀奇啊。”
邱成梧看到燕大官号发布的声明,轻笑一声,阴阳怪气到。
云伟不置可否,只当做没听见。
邱成梧却已经在认真的观看会议录像,看着那个在白板前侃侃而谈的小家伙,当真是越看越喜欢。
这要是自己学生该多好!
录像不短,足有两个多小时。
邱成梧中途还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这才回去把录像看完,上了年纪之后,想要一连坐好几个小时也是没那么容易的,想要连续保持几个小时的专注就更不容易了。
但他看得很认真。
结论自然没什么疑问,“抄袭肯定是成立的,不过是那个家伙抄的我们的,竟然还倒打一耙来找我们算账,真是有意思!”
“也未必就是对方抄袭,可能只是撞课题了。”
云伟刚才只是大致扫了一眼论文,两篇论文做的东西的确很接近,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但他也还是能看出一些不同的,这些细微的不同代表的是两种思维方式,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之后才能形成的,所以比起抄袭和被抄袭两种极端的判断,他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
邱成梧却是轻笑一声,“你再好好看看!”
云伟没有多问,就在办公室沙发上坐下,拿着两篇论文仔细研读起来。
很快,他就知道邱老让他看什么了。
对于任意具有Cn旋转对称性的二维分数陈绝缘体,其分数陈数的分母n必为对应模形式级数N的素因子,即存在素数 p使得p∣N且p=n。
两篇论文中都用到了这个引理,利用这个引理推出了后续的内容,这个引理非常关键,如果这条引理不成立,那么后续的所有结论都将是错误的。
但这并不是一条众所周知的引理,甚至之前都没有出现过,所以大概率是陈辉在写论文时自创的。
这种事情在很多数学家的论文中都是很常见的,他们会把某些引理直接拿来用,一句显然、易知就能让其他同行们挠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这显然也是一条这样的引理,模形式级数N常与系统对称性相关,直觉上n应与N的因子有关,但实际上这个结论并没有那么显然,需要建立晶体对称性与模形式参数的严格对应,并证明分母的素数性约束。
思考了几分钟,他暂时还没什么思路。
他虽然不擅长朗兰兹纲领,但以他这个级别的数学家,大多数领域都至少是一流数学家水平,他都一时半会儿没有思路的问题,又怎么可能真的显然呢。
对方竟然就敢直接拿来用?
还真是胆大包天!
这下没什么好说的了,他可以肯定,这必定是抄袭!
邱成梧点点头,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Professor Qiu?”
等了很长时间,电话才接通,话筒中传来一道苍老的女声,声音带着疑惑和兴奋。
华夏人有一种非常奇怪的习惯,总是对身边熟悉的人习以为常,对更远距离的人则是带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滤镜。
比如大家会推崇霍金,却对杨振宁指指点点,浑然不知,以学术成就论,杨振宁比霍金高了不止一层楼。
大家会热烈讨论威腾、格罗藤迪克……却总是忽略了,华夏也是有大数学家的。
虽然邱成梧比起那些人稍微逊色,但能同时拿到菲尔兹和沃尔夫奖,当世比他强的也就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而已。
同为沃尔夫奖得主的多贝西接到这个电话,还是很开心的。
“我邮箱给你发了篇论文,你或许会感兴趣。”
邱成梧的态度可说不上好,通常来说学者们之间的交流更多是通过邮件,而不是电话,因为邮件是被动提醒,不会打扰一个数学家的思路。
更何况杜克大学处于米国东部的北卡罗来纳州,与京城足足有十三个小时的时差,此时已经是深夜。
但邱成梧本来也不是跟多贝西交流,他是来兴师问罪的,陈辉的论文发在杜克数学杂志,那篇抄袭的论文作者也是杜克大学的人,多贝西必须给他个说法。
多贝西有些兴奋的打开邮箱,她还以为是邱有什么重大的发现。
然后,她就看到了奥利弗那篇论文。
只是粗浅的看了下,她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因为陈辉的论文她是看过的。
“bullshit!”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