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山虞
桐古县,县衙大堂。
吕易松坐在主位,辅位是三位仙官:姜皓、百里维、徐孝牛。
徐孝牛刚拿到自己的仙官任命,就被吕易松唤来商议事情,他还不知晓是什么情况。
“那个,咳咳。”
吕易松清了清嗓子,开口说:“我召三位前来是商议武官官籍之事。徐司长高升仙官官籍,这县尉的武官官籍就空出来了。
不知道三位可有合适的人选?”
说着他视线看向百里维和徐孝牛。
至于姜皓,那是他自家人。因此其实只看百里维和徐孝牛的意见。
百里维一如往常,一副玩世不恭的神态:“不用看我,你们商议就好,我都同意。”
“徐司长呢?”
我?
徐孝牛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还记得十五年前,他获得武官官籍时候就是四位仙官在场,他带着军功书信获得一致同意。
到今日,他成了拥有提名权的仙官。
让徐孝厚当县尉?
徐孝牛脑海中刚出现这个想法,就打消了念头:不论从哪方面考虑,都不合适。
他刚当仙官,就推荐自己亲弟弟当县尉,是任人唯亲。桐古县其余拥有武官官籍的,没听说哪个和仙官是亲戚,想来这是他们避嫌的规矩。
再说,他觉得徐孝厚现在的情况不适合抛头露面。
犹豫之后他恍然反应过来,既然吕易松召他们前来,想必是已有人选。
“吕大人,我身边没有合适之人。你慧眼识珠,不如你来推荐一位吧。”
徐孝牛的回答正合吕易松的心意。
他笑着点头道:“我倒是确实有个合适的人选,杨家的杨凌云,先天二重,在……”
此人得知荆卓身死、徐孝牛升任仙官后,第一时间给吕易松送了好处,在别人反应过来之前就说定了“官籍”之事。
他自身条件也合适,因此吕易松便应承下来。
徐孝牛认得此人,他点头表示同意:“杨凌云我认识,管牢狱恪尽职守,没出过什么乱子,我赞成。”
就这样,县尉的武官官籍人选确定。
各种文册手续有吕易松处理,其余三人只需签字同意。
————
散场之时,徐孝牛连忙叫住准备飞离的百里维。
他正准备寻个时间拜访百里维,趁此机会先打声招呼:“百里监长,且慢,可否借一步说话?”
“哦?徐司长请讲。”
二人来到县衙内一处僻静处。
“我家想占下那座百壑山,不知道需要准备多少灵石?”
这恰好是山林监的职权范围,因此徐孝牛没有客套地开门见山。
“百壑山?那是没有灵脉的野山是吧,不值多少灵石,记名开荒几十灵石顶天了,之后每年租子不超过10灵石。具体还得看山林文册的信息和现场情况。
你家要是想占的话……”
百里维说到这里语气停顿,笑了两声:“哈哈,不过你放心,你我是同僚,我肯定在权力范围内给你计算少一些。”
“那真是太感谢了。”
徐孝牛没想到百里维如此好说话。
“这样吧,明日一早我带着百壑山的文册,咱们百壑山现场一勘。如何?”
“行,有劳了。”
二人约好时间,百里维飞身离开。
十五年前徐孝牛成为县尉时,百里维担任山林监监长没两年。
当年他才练气三层,是四位仙官中境界最低的。
现在,他练气八层!
十五年时间,实现了从练气初期到练气后期的飞跃。
之所以提升如此快,是因为他来自垣黎郡赫赫有名的筑基家族:“百里”家族。
百里家族是拥有炼器传承的家族,出产多种常见法器。
比如徐福贵那口上品法器“翎纹飞剑”,便是百里家族出品。
百里维不缺灵石,其家族比靑丘山蓝家那样的筑基家族都富裕得多。
他是三系真灵根,被垣黎郡选拔为仙官后,靠着人脉关系到桐古县担任山林监监长:此仙官职位轻松事少、且安全无比,不像伏魔司司长会有各种危险。
十几年时间,他消耗了上千枚灵石,才能在没有灵脉之地的情况下达到练气八层。
上千枚灵石,不知道能买多少练气修士的命。
百里维在桐古县是混资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混个十几年、境界修为到了,就会升任垣黎郡、成为郡衙的仙官。
因此他谁也不得罪,不掺和别人的利益纠葛。
————
次日清晨。
从百壑村通往百壑山的必经之路上。
徐孝牛不能让百里维等自己,所以提前到达。
前方那一望无际、沟壑纵横的山林便是百壑山。
“有人?”
徐孝牛施展轻身术,飘忽前行,见前方登山的路口有人守着。
他脚下轻点,飘至很远、在此人面前停下。
六十多岁的老者,头发花白,身姿倒是硬朗、散发出先天武者的气息,约莫先天二重境。
百壑山山虞:方越。
他昨天接到消息,说刚升任仙官的徐孝牛想占下百壑山,约了百里维来勘查。
方越身为管理百壑山的官差,当然要亲自接待,于是天不亮便在此等候。
“拜见徐大人!”
他见到徐孝牛,连忙恭敬行礼。因为很久之前的一件事,使得他心中忐忑不安。
“你是?”
徐孝牛见他有些眼熟,却是没想起他是谁。
“小的百壑山山虞,方越。徐大人贵人多忘事,您成婚时小的去上过礼。”
方越这官差山虞连官籍都没有,面对徐孝牛不敢自称“下官”。他巧妙提起在徐孝牛成婚时上过礼,却是不敢提起三十年前那件事。
当年他只是稍微利用了一下手中权力,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个敢和他顶嘴的十来岁少年一步步从村民到武官、又升任仙官。
“我想起来,得有三十来年了吧,呵。”
徐孝牛轻笑一声,却是没有多说。
他十三岁,为了二两银子的猎税顶撞方越,被他爹一通教训。
听到这句话,方越浑身一颤:“小的当时是……”
“罢了罢了,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不必再提,就此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