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真穷啊!(二合一章节)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不管是胡彪等一行十三人的穿越者,还是由赵正带领,一共九人的我党正工和后勤人员。
在今天之前的时间里,双方中没有任何一人,来过张家峪这个群山中的小村子。
他们之所以知道和选中这里,作为计划中苏北独立团的团部驻地。
不过根据一份从鬼子手里缴获,远远比起国军更为详细的军用地图;一番研究之后,选定了这里而已。
等在今晚一轮淡淡月色的照耀之下,他们走进了张家峪。
胡彪他们能够隐约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村子,大概有着五六十户人家,二三百人的样子。
当在一阵剧烈的犬吠中,他们这样一支军容上毫无挑剔,武备更是精良无比的小队伍,出现在了村头,在一棵有些年头的枣树附近停下后。
整个原本静悄悄的村子,几乎所有人就被惊动了起来。
很快之后,一个老汉手上提着一个马灯,一脸怯生生的表情靠了过来。
在那老汉身后的位置上,在众多的房子里,则是一双双躲藏在门板、窗户之后,充满了恐惧的眼睛。
这样一些反应,其实早就在胡彪等老鸟的反应之内。
这一块大地上,自古就有着‘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说法。
意思就是土匪和强盗,掠夺时因仓促或选择性抢掠,百姓尚能留存部分财物;可是官兵掠夺时细致彻底,几乎不留余财。
让百姓们在看到军队之后,往往比起看到了土匪还要害怕。
这也是为什么岳家军在千百年后,百姓们说起依然满是爱戴的原因。
而只有到了我党出现之后,他们的军队才会被称为子弟兵,看到了之后不仅没有害怕,反而是心中充满了喜爱和亲切。
既然已经预料到了这个情况,胡彪他们自然也有着应对的办法:
非常简单!只要将胡彪、胡团座,还有苏北独立团的名号亮出来就好。
堂堂的胡团座和苏北独立团,岂是外面那些妖艳贱货,不对!岂是其他那些军纪混乱的民国军阀,麾下的部队能够比拟?
反正既然胡团座和苏北独立团来了,那只会是张家峪的大好事,绝对不是什么负担。
想来只要听到了他们的名号后,张家峪的乡亲们立刻就会放下担心,欢天喜地地将好酒、好肉等送过来劳军。
当然了,胡团座和苏北独立团上下,也不是那种光占乡亲们便宜的存在。
到时候自然会将酒肉统统收下,但是都会一一地付钱,不会白拿。
这不!眼见着那个估计张家峪的村长,又或者是族长的老汉带着一张小心笑脸,就要走到了他们身前了。
胡彪下巴微微抬起,戴着白手套的右手扶在腰间武装带,摆出了一个拉风的POSS。
超子、巫师、老郁等一行人,也是一个个军姿笔挺,目不斜视,看起来很是有些强兵的威武状。
唯有现代位面的茶叶奸商南泽先生,得到了胡彪的暗示后。
带着一脸成本顶天88块的茶叶,却包装成了什么‘老班章’名茶,最少要卖8800的笑容上前。
对着那老汉,在嘴里大声说道:“这位老丈,还有各位张家峪的乡亲们无须害怕,我们绝对不是什么过境的乱兵。
这位是大名鼎鼎的苏北独立团,中校团长胡彪、胡团座。”
当南泽先生介绍到了这里的时候,胡彪终于没有保持那一个装逼的姿势。
对着那老汉笑着点了点头,随后更是双手抱拳,算是对着远处看着这里张家峪乡亲们打了一个招呼。
可惜的是,不待胡彪好好表现一下:
他胡某人虽然打鬼子有些名气,但是乡亲们也不要过于神化他,把他当作一个稍微会打仗一些的普通人看就好,更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
那老汉在听到了南泽先生的介绍后,已经是一脸震惊和不解。
嘴里用着一口后鼻音极重的方言,在嘴里忍不住嘀咕起来:“胡彪、胡团座?没听过,他很有名气吗?
苏北那里离俺们平定县,怕不是能有一两千里远;那里的独立团,又来俺们张家峪做甚?”
听到了老汉的嘀咕声后,米娜和小翠两人明知不能笑,依然‘扑哧’的一声就笑了出来。
赵正等几人则是隐秘地对视一眼后,决定不在这个时候上前说点什么。
主要是他们过来之前,上级就找他们郑重地谈话过:
胡彪和他的一众伙伴,都是崛起于微末,身上的江湖气息比较重;这一点自然要想办法纠正过来,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南泽先生、超子、老郁和巫师、梵高等老鸟,更是尴尬的差点用脚趾头,在地面上抠出一套三室一厅出来。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啥地方啊?连苏北独立团都没有听说过,未免也太偏僻了一些。
而胡彪心中,更是忍不住想起当年还是读书时,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
改开之后,某个记者去了一个偏僻的山村中采访;到了地方之后,有村中老人走过来郑重地打听一个事情。
小哥,如今城里的鬼子走了没有?
当时他完全把这个故事,当成了一个笑话来看的;此刻根据眼前的情况,才是明白搞不好还是真事。
总之,在胡彪他们刚刚抵达了张家峪后,算是立刻为这个今后他们苏北独立团的团部所在地。
消息闭塞和条件艰苦的种种情况,有了一个无比清晰的认识。
只是很快之后,通过一些亲身经历的情况,他们就知道这才到哪里了。
同时也明白了一点:我党当年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还要跟鬼子周旋,还建立了一个个根据地的过程,是那么的不易……
******
“这位老丈,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今年高寿?”
既然对方连自己和苏北独立团都没有听说过,胡彪也懒得继续装逼,让南泽先生帮忙沟通。
放下了架子,开始亲自地交流起来。
掏出了穿越之后,被那个神秘所在伪装成老刀牌的沙子烟,先是给对方发了一根之后,才是问出了上面的一句。
老汉在双手接过沙子烟看了一眼,将其别在了耳朵上后,嘴里才小心回道:“回长官的话!俺叫张保柱,今年56岁了,是张家峪的村长。
不知道一众长官来张家峪,到底打算作甚。
要是有用得上俺们的地方尽管吩咐,只是俺们张家峪又穷又破,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能帮上忙的地方也是有限。”
好家伙!看着这老汉一脸皱纹,牙齿都缺了好几颗的模样。
要不说才只有56岁,胡彪都以为他少说也有70岁了。
想来如此的老态,还是艰难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导致,才会出现这样。
不过胡彪也知道,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此刻时间已经太晚,一切都等安顿下来再做计较。
当即扯开嗓子,无比郑重许诺起来:
“张村长和诸位乡亲,你们没听说过我和苏北独立团,其实也没有关系,也更不用担心会是一场祸事。
我们来张家峪这里,自然是为了好好打东洋打鬼子,在这里胡某人与你们约法三章。
其一,不抓壮丁。
苏北独立团确实要招兵打鬼子,不过一切全凭乡亲们自愿加入,安家费、每月军饷、伤亡的抚恤半点不缺。
到时候还要请大家将家中的好汉,送来我们军中还好。
其二,不征粮。
我军人吃马嚼自然是需要粮食,可是不会强征你们一粒粮食,只会以正常的价格购买;到时候愿不愿意卖,一切全凭你们自己做主,不会有半点勉强。
其三,军纪森严,与乡亲们秋毫无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