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红可是去过魏副首长家里过年的人。
要是在魏副首长发话后,还维持着客客气气,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模样,那就属于是“见外”了。
扫了一眼赵卫红肩膀上的军衔。
魏副首长沉吟片刻后,忽然伸出手去,拍了拍赵卫红的肩膀。
“看过你小子戴士兵衔,也见过你小子戴学员衔。”
“可还是这个少校衔,瞧起来顺眼!”
魏副首长这话,其实是一个非常隐晦的暗示。
他和参谋的交谈内容,赵卫红又不知道。
魏副首长并不打算现在就告诉赵卫红,他将来会以少校副营职的身份毕业!
就当是给赵卫红,准备的一个惊喜。
然而心思细腻的赵卫红,还是听出了魏副首长的话外之音,胸腔中的心脏立马便伴随着遍布全身,宛若触电一般的狂喜而剧烈跳动起来!
果然!
首长就是在借着这次的机会,在考察我!
尽可能平稳的放慢呼吸,赵卫红不想让魏副首长见到自己激动的模样。
都说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可赵卫红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经过这次任务后,他整个人不管是眼界,见识,亦或是格局与阅历,都成长了许多。
这短短一天的收获,丝毫不亚于赵卫红在科大一个学期的苦读!
仿佛一夜之间,赵卫红便经历了一场从头到脚的蜕变!
在此刻的赵卫红看来,他过去所在乎,所追逐的那些东西,跟他接下来要踏足的舞台相对比.
堪称是不值一提!
虽然心里还会为了愿望成真而感到激动。
但赵卫红非常清楚。
自己的未来,绝不会止步于此!
少校,只能算是他军官生涯的一个起点!
魏副首长对他的期许,是挂上和魏副首长一模一样的军衔!
一个“普普通通”的少校军衔,副营级别。
还不足以让赵卫红在魏副首长面前失态。
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心神终于平复下来的赵卫红并没有提起军衔的事,而是用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对着魏副首长主动开口道。
“首长,这次任务的经过是这样的.”
然而赵卫红的话,刚说到一半。
魏副首长便抬起手来,笑眯眯的打断道。
“这些事情,不需要和我多说!”
“我只需要知道,你把事情处理好了,那就够了!”
“不过,老头子倒是有一件事,很想问问你。”
“经历过这档子事,你心里有没有什么感悟?”
魏副首长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经此一事后,赵卫红还真产生了不少想法。
在心里默默组织了一下语言,赵卫红将令他最为之触动的感悟,尽可能言简意赅的表述道。
“很多时候,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冲突的。”
“作为要保卫国家的军人,应当尤其注意这一点。”
“没错!”
话音落下。
魏副首长眼神中的赞许意味,顿时愈发的浓郁起来。
因为这正是他希望赵卫红通过这次任务,所领悟到的东西!
“作为军人,尤其是将领,要始终对自己辖区的局势,有着非常明确的认知!”
“但局势这种东西,瞬息万变。”
“更重要的是,局势是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
说到这。
刚刚悄悄离开的参谋,端着一壶茶水,去而复返。
将茶壶与烫过的杯子,放到赵卫红与魏副首长面前后,参谋便非常识趣的退了出去。
赵卫红也非常懂事的,为魏副首长倒了一杯茶。
在清淡的茶香,与不断升腾的雾气中。
魏副首长对赵卫红的教诲,还在继续。
“卫红,将来,你可能会遇到很多种今天这样的情况。”
“明明在边境上,维持现状是符合双方国家利益的最优选择。”
“可还是会有人铤而走险,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试图挑起争斗!”
“这种时候,考验的就是指挥员的定力与头脑!”
“既要快速判断这次突发情况,究竟是敌人不宣而战的进攻,还是小部分人的铤而走险?”
“而后续的处理手段,更加讲究火候!”
听到这里,赵卫红下意识的绷紧了身子,整个人看起来十分专注,生怕错过了只言片语。
他很清楚。
这是魏副首长,在向他传授一生浮沉的心得与经验,更是在向他传授“为帅之道!”
看着赵卫红这副“如饥似渴”的表情,魏副首长在心底暗暗一笑,所讲的内容也愈发的深入与直白。
“既要维持底线,在原则问题上一步不让!”
“又要避免事态升级,让那些想要挑起事端的人,达成自己的狼子野心。”
“更重要的是,你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都说军人生来,就为了打仗。”
“但很多时候,爆发一场战争,哪怕仅仅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都不符合国家的利益。”
赵卫红从未见过魏副首长露出过这种严肃的模样。
尤其是在魏副首长娓娓道来的话语中,隐隐还蕴含着一丝告诫,甚至是警告的意味!
“卫红,我有两句话要送给你,希望你能牢牢记住。”
一听这话,赵卫红下意识的就想站起来,却是被魏副首长按住了肩膀,同时对上了视线。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只有明白了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你才拥有了坐镇一方,护国守边的资格!”
年轻的士兵,渴望建立功勋。
而军人建立功勋,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式,那就是通过一场战争。
并且这句话,所适用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年轻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承平日久的炎国军中,渐渐出现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那就是像赵卫红这般年纪的新生代军人,毫无实战经验。
当王川这批最后经历过战火熏陶的军人退场,由赵卫红这一代人,挑起大梁后。
毫无疑问。
谁能拥有实战经验,谁在未来的发展中就能更胜一筹。
当然,以炎国的方针,是不可能主动挑起战争的。
但.如果有敌人铤而走险,又当如何?
赵卫红的那句“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冲突的。”
其实不光适用于鹰酱,与炎国未来可能的敌人。
都知道和平发展,对于炎国而言是最好的局面。
可面对小部分敌人主动挑起的争端,以及建功立业的诱惑。
能不能把持住本心,将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成为了考验指挥员的一道难关。
是浅尝辄止,捍卫底线后便平息事态。
还是推波助澜,试图以此来博取建功立业的机会。
全在指挥员的一念之间。
“我们从不畏惧战争。”
“但我们从不进行无意义的战争!”
说到这,魏副首长突然拔高了语调,对着赵卫红十分严肃的大喝道!
“赵卫红同志!”
“未来走上指挥岗位的你,是想要成为令人唏嘘的李广,还是成为隐姓埋名的程不识?”
面对魏副首长近乎“当头棒喝”式的询问,赵卫红终于成功的站了起来。
不需要思考,也无需思考。
赵卫红立刻做出了出于本心的回答。
“首长,虽然李广的名气很大。”
“但作为一名军人,我还是更喜欢‘不败将军’这个称呼。”
“尽管有着这个称号的程不识,没能像李广一样,留下脍炙人口,千百年后仍被无数人唏嘘的悲情故事。”
“但我觉得,一个合格的军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赵卫红和魏副首长的交谈,其实包含着一则极少为普通人熟知的典故。
飞将军李广,一辈子都在打仗,甚至还留下了“李广难封”的故事,令无数人为之唏嘘。
而与他同时为将的程不识,却极少为世人所知。
因为程不识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事迹,甚至都没有怎么和敌人交过手,只留下了“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的美名。
而他之所以没怎么和敌人交手,是因为敌人畏惧他的威名。
一听说对方的将领是程不识,敌人宁愿无功而返也不会想要和他交手。
这就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最真实的写照。
赵卫红骨子里,是和雷德一模一样的“卫道士。”
他们两个不惜用生命捍卫的“道”,就是自己的祖国。
当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雷德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哪怕为此落得了一个被“发配”的结局。
赵卫红,也是如此。
如果要在自己的前途与后世之名,与祖国的和平,人民的安居乐业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赵卫红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一颗红心,为国为公。
仅此而已。
看着身前目光灼灼,身姿宛若利剑般挺拔的赵卫红。
魏副首长苍老的面容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般的表情。
此刻的他,非常欣慰,也非常荣幸。
欣慰的是,他并没有看错赵卫红。
荣幸的是,他亲眼见证了一位未来将要挑起大梁的“帅才”,一路的蜕变与成长,并且今后也将一直见证下去!
可以料见。
当赵卫红离开校园后。
要不了多久,那些西南西北还有南方汪洋外的宵小之辈们,就会因“赵卫红”这三个字,而为之胆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