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以来,最多三个月,各处府县的税务官,就能尽数到位。
不耽误收秋税。
今年属于特殊情况,咱这里还能把秋粮入京的日子,宽限上两个月。
给他们留足适应工作的时间。
这样的话,就算是他们因为是第一次实际做这些事,有些人难免会不熟练,耽误些功夫也无妨。”
朱元璋掰着手指头在这里给刘伯温算账,说他的计划。
可谓是头头是道。
刘伯温听的是目瞪口呆。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当然不是被皇帝这完美的计划给震住了。
而是被皇帝说的话给听傻了。
什么一个月就能至少培养一千五百名合格学子,两个月至少培养三千名合格学子?
上位是不是被空印案的事给气傻了?在这里说胡话呢?
咋可能啊!
真要是有这等好办法,国子学的众学子,何至于要连着读上几年书?
上位还用为了培养足够多的、会算术,能计算田亩面积的学子,绞尽脑汁?
朱元璋就喜欢看刘伯温被自己惊的目瞪口呆的样子。
让老刘这家伙,过来就和自己说,大明要大祸临头了,吓唬自己。
现在咋样,反被自己吓回去了吧?
某位一点都不小心眼的皇帝,心里得意的想着。
见到刘伯温的胃口,已经彻底的被自己吊了起来,出现了自己想要看到结果,朱元璋便也不在这件事情上多卖关子。
伸手从桌案上取过一册压在下面的书,交给了刘伯温。
“刘先生看看这个,就知道咱所言非虚了。
这上面的内容,掌握一半就足可以胜任了。”
刘伯温忍住心头异样,忙伸手接过。
把眼往上面一扫,只见封皮上写着算术启蒙四个大字。
禁不住为之呆了呆。
不是,就是上位自信满满,说只要掌握一半知识,就足可以胜任地方税务官的书?
自己还以为是什么神书。
结果竟是算术启蒙。
这……这也太扯了吧?
学了算术启蒙,还只是半本,就能到地方管账,当税务官了?
是上位迷糊了,还是自己迷糊了?
忍住心头种种异样,刘伯温翻开这算术启蒙的书,开始观看。
“对了,这里有个对照表,刘先生你拿着对照着看一下,不然看不懂。”
朱元璋想起什么似的,从边上拿出一张表给刘伯温。
刘伯温将之接过,却并没有看。
直接翻看算术启蒙这书。
作为文坛上很有名,被人称之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且在天文上面还有着不浅造诣的人,刘伯温自然是懂算术的。
而且水平还不低。
他倒是想要看看,这本算术启蒙到底是什么书,竟能给上位这般大的信心。
上位还要给自己什么对照表,说什么没有对照表,自己看不懂。
就自己这水平,看一本算术启蒙还需要什么对照表?
当真是笑话。
上位未免把人看的太扁了!
打开书,翻看了几页之后,刘伯温拿起了对照表,老老实实的看了起来。
把对照表上的那些,蚯蚓找它娘一样弯弯曲曲的字和符号,和后面注释的汉字一一对应,记牢。
记住了这些后,再去看算术启蒙,就顺畅多了。
不过,没往后翻看多少页,刘伯温看书的速度明显下降了不少,看到了大约一半的时候,他禁不住眨了眨眼睛。
因为到了这里,不仅仅各种算数的办法都给讲述完毕,还弄了各种诸如长方形,正方形之类的图形出来,讲述它们面积的计算办法。
办法总结的非常到位,简单明了。
记住办法后,今后只管拿数字往里面套,进行计算就行,很快就能算出结果来。
竟真的如同上位所言,掌握一半的知识,就足可以记账,当税务官了。
甚至于就连清账田亩,计算田亩面积也一样能胜任。
再往后翻翻,发现到了最后面,都出现了次方这些知识。
刘伯温彻底迷糊了,禁不住使劲眨眨眼。
不是……上位管这叫做算术启蒙?
这是启蒙?
谁家算术启蒙是长这样的?
多少人的算术水准,都达不到这启蒙的地步啊!
这要是启蒙的话,那众多只会算账的人又该怎么称呼?
这等算术知识,都只能称之为启蒙的话,那更后面的算术知识又该是什么?
“刘先生,咋样?”
朱元璋将刘伯温的这些反应都给收入眼中,一时间如同夏日饮冰一般,只浑身舒爽。
在学问上,碾压刘伯温这等大学者的感觉挺不错。
“高深莫测,真如上位所说,学会一半,计算银钱粮草物资等往来,核算钱粮之多少,都不成任何问题。”
刘伯温合上书,由衷的出声说道。
“只是……上位为什么要用这些番邦文字替代数字?还要弄那些符号出来?”
刘伯温终于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刘先生不觉得这些番邦文字与符号,更加简洁,便于书写,也更加有利于计算吗?
用这东西顶替原来的数字,熟练掌握后,运算速度将会大大提升。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嘛,它山之石也可以攻玉。”
朱元璋笑着说道,解释的很有耐心。
刘伯温仔细琢磨琢磨,点了点头道:“的确如上位所言,将会方便许多。
只是有一点需得注意,这种数字容易被人篡改。
在写重要东西的计算结果时,还是以原来的数字来写比较好。”
朱元璋点点,不愧是刘伯温,脑子转的就是快,这就已经想到了这方面了。
“刘先生考虑的很对,不过,咱们的数字也容易被改写,如‘一’和‘二’这两个数字,添一笔就变了。
咱这里有种新的计数办法,保准最终结果写出来后,谁都没有办法更改。”
朱元璋说着,提笔在纸上写出一行字来——壹,贰,叁,肆,一直到拾。
话说,这大写的数字在此时还没有出现。
这还是上辈子时,郭桓案爆发之后,自己这里为了杜绝篡改账目上的最终结果,弄出来的新东西。
从效果上来看,是非常好的,且一直以沿用到了现代。
刘伯温看了这些由朱元璋写的这十个数字,由衷的佩服,原来上位已经早就考虑到了。
且早就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上位,这等好办法,应当写到算术启蒙书里,让人都学习。”
刘伯温给出了他的建议。
朱元璋点了点头,拿过算术启蒙书,翻到其中一页给刘伯温看。
刘伯温登时有些尴尬。
原来这里面已经写上了,自己方才只是粗略翻看一下,没有看到。
“有了这些简单好学的算术知识,再学会记账方法,的确可行。
就是……四柱奏销册这种记账办法,有些不太好学,可能花费的时间要多上一些。”
刘伯温再次提出建议。
“这个好办。”
朱元璋再次抽出一本书来,递给刘伯温道:“咱们今后不用的四柱奏销册,换这种新的记账方法。”
刘伯温怔了怔,显得有些机械的伸手接过。
只见这新书封面上写着,复式记账法几个大字。
有了算术启蒙的前车之鉴,这一次面对这复式记账法一书,刘伯温再不敢有什么多余心思。
忙翻开去看。
越看越是入迷,越看越是吃惊。
这复式记账法道理简单,容易掌握。
只需要弄清楚哪是借方,哪是贷方,分别记账,后面相加,借贷相等,便可核验对错,准确记账。
每一笔账,都能记录的清楚明白。
比四柱奏销册这种记账方法,要简便上很多,却比之更加好用。
好东西!果真是好东西。
有了这两样好东西,立刻在国子学里,大规模的开始教学。
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除了这两门课,别的什么都不学。
一番冲锋下来,确实能达到上位说的,两月之内至少培养三千可用地方税务官的目标。
自己不久之前,还觉得是不是上位发烧烧迷糊,才说出来的话,此时再去看,居然已经这般的合情合理了。
令刘伯温感慨震动之余,心里面的疑惑和好奇也越来越深。
当然不是算术启蒙和这复式记账法这等好东西,上位明显早有准备,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送到国子学让学子们学习。
就李善长等人的聪明劲,上位要是真提前做出这些事,那十有八九会让他们猜到上位的真实意图。
从而做出一些应对,避免此番空印案发生。
一旦如此,上位再想要如同这般突然出手,干脆利落的把这些人一网打尽,取得这等耀眼战果可就难了。
和李善长之间的斗争,将会陷入到长时间的拉锯战里。
一旦如此,对于国家的危害将会更大。
上位一直等到现在,才将这好东西拿出来才是对的。
他疑惑与好奇的是,这两本好东西,上位是从哪里得到的。
论起学问与见识,倒不是他大言不惭,整个大明比他厉害的不是太多。
依照他在文坛中的地位,以及涉猎之广泛,要是以往就有这么两本书,他不可能不知道。
可如今的事实就是,对于这些,他还真就是一点都不知道。
就像是突然间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大明什么时候,有这般有才华的人了。
竟能不声不响的,接连弄出这样两本书?
“上位,不知这两本书,是哪位大才所撰写?
当真令人心服口服,观之让人如醍醐灌顶。
有此等大才在,真乃我大明之幸。”
朱元璋像是早就料到刘伯温会有此问一般,一点都不意外。
“哈哈,刘先生,你口中的大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他竟是直言不讳。
刘伯温闻言则朝着皇帝身后,以及周围张望,想要看看是不是哪里藏着人。
“刘先生,不要四处看了,这个人就是咱!”
啥?!
刘伯温顿时愣住,消息太过于突兀,以至于他一时间嘴巴都张开了。
“咋,刘先生觉得咱不像?”
刘伯温意识到自己反应不妥,忙努力收敛心神。
“啊,没有没有,臣只是没想到上位竟连这些都懂,一时间有些失态了。
上位之才,当真深不可测。”
刘伯温嘴上如此说着,心里却禁不住腹诽。
上位真是的,不愿意告诉自己这书的来路,就不愿告诉好了,还非说什么是他写的。
这不是在逗自己玩吗?
这不是说他小看上位,实在是学问这上面做不得假。
尤其是算术上面,更是如此。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上位在算术上面水平是有的,可要说能达到撰写这算术启蒙的地步,以及还能同时弄出这等好用的复式记账法,他是真不相信。
必然是有高人暗中相助,而那高人又不愿意出风头。
上位这才用这等一看就是假的说辞,来搪塞自己。
这让刘伯温满心感慨,天下英雄何其多,如过江之鲫!
当真不能也不敢小觑天下人。
“刘先生,这真的是咱撰写的。”
在后世生活了那多年,接受了那么多的教育,其中许多都是自己主动去学习的,弄本算术启蒙还是很容易的。
“啊,对对对,这就是上位您编撰的,两本都是,上位之才,的确深不可测。”
刘伯温再次认真点头,肯定皇帝的话。
朱元璋暗自吸口气,憋着坏笑,这年头,说真话咋就没人相信呢?
自己说的都是真的,这都属于自曝了好不好?
如此过了一阵儿,心情稍微平复下来的刘伯温,又一次开了口,说出了他此番前来见皇帝的另外一件事。
这事更加重要,属于不得不解决的那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