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清妖 > 第2章 凤阳花鼓

第2章 凤阳花鼓

第2章 凤阳花鼓

朱元璋循声望去,只见此时的奉天门广场之上,已经和之前大不一样。

各色彰显皇家威仪,显示大国风范的仪仗还在。

但那些原本站立在那里恭贺的公卿百官,以及各国使节,和一些百姓们,都分列左右,腾出了位置。

此时,在他们腾出来位置上,多出了一队穿得花花绿绿的凤阳花鼓队!

这是洪武朝前期时,必然会出现的一道景观。

每年正旦大朝会,都会有来自凤阳的老乡亲们,来到京师给自己拜年贺岁。

而后在大朝会上,给自己来上一段自己最为喜爱的凤阳花鼓。

听着这喜庆热闹的凤阳花鼓前奏。

原本还感到揪心的朱元璋,瞬间就放下心来。

他已经确定了,这个时间点自己妹子还在!

并没有出事!

因为正旦大朝会上有凤阳老乡亲们前来贺岁,并表演花鼓,最晚只持续到洪武八年!

后面再没有过了……

在朱元璋长松一口气的时候,随着前奏过后,花鼓队已经开始载歌载舞的表演起来。

“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

凤阳真是个好地方,赤龙升天金凤翔。

数数天上多少星,点点凤阳多少将!

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

凤阳真是个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荡。

不服徭役不纳粮,淮河两岸喜洋洋!”

这些花鼓队的人,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

唱的格外动人心神。

一段花鼓词唱罢,顿时响起了一片的叫好声。

最为兴奋,最为喜悦,喊声最大的就是一众淮西勋贵。

这花鼓词是真好!

唱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但朱元璋却没有喝彩,脸上的笑容也非常耐人寻味。

因为在现代时,他还听过另外一段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上,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初听之时,愤怒之情无以言说。

后面上网多方搜索查证,说这是后来鞑子占据华夏之后。

有人为了抹黑自己,专门编出来让人唱的,和原来的花鼓词完全不同。

不过,自己最为喜欢听的凤阳花鼓,在后来也成为了凤阳那里的人,外出讨饭的一大法宝。

背着花鼓去讨饭,有点才艺在身上,终究还是要比那些只会拿个破碗的人,讨到的多。

当年自己要是有这才艺在身上,说不定过的就没有那般凄惨。

不过这样的心思,在心中升起之后,朱元璋又将之抛出脑海。

也幸亏自己没有这个才艺。

不然自己要饭就能活下去,且活的还不错,那也绝对不会脑袋栓到裤腰带上去参加义军。

如此,世上只会多出一个要饭花子朱重八。

再不会有洪武皇帝朱元璋!

哪怕知道自己后来,听的花鼓词不是现在编出来的,但朱元璋此时的心情,还是好不起来。

因为他想起来了,随后所发生的事。

也确定了现在的时间——洪武八年正旦大朝会。

前来演奏的花鼓词每年一变,这正是他记忆之中,洪武八年时的花鼓词。

对于这一年的花鼓词,他印象非常深刻。

因为就是从这一开始,他下令再不让凤阳的老乡亲前来贺岁,更不让老乡亲们表演凤阳花鼓了。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很快发现,自己被这些老乡亲们欺骗了。

而且骗得还非常惨……

为什么自己会让老乡亲们前来贺岁?

除了不忘乡里之情外,最大的原因是想要通过他们的口,知道一些凤阳老家的情况。

但结果却是,这些老乡亲们口中,一句实话都没有了。

自然也失去了让他们前来的意义。

朱元璋知道,最为根本的原因,出在以李善长为首的这帮老兄弟头上。

韩国公!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脸上带出了一抹意味难明的笑。

李善长在之后所做的诸多事情,也随之在脑海中浮现。

如今的李善长,正在负责营造中都城。

在李善长等人的劝说之下,自己有意迁都中都。

为了营造中都,自己这边是勒紧裤腰带支持。

拨下大批钱粮。专门交代,营造中都的百姓,要管饭,每天一顿干的,一顿稀的,稀的也要达到插筷不倒的标准。

推荐阅读: 一拳奶爸 史上最贱保镖 最强狂暴升级 巡阴人 少女前线狂想曲 师徒系统 宫斗这点小事 星际武道架天梯 独家深吻:男神来袭请私藏 如果没有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