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媳妇或许会不高兴地嘀咕:“只不过是小小的感冒,至于小题大做躺倒在床吗?我感冒的时候,可从来没有休息过一次呢!”
当然,她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横加斥责。
如果真的对婆婆充满仇恨的话,这种时候她应该像个温柔的天使般全心全意服侍婆婆,也不失为一个泄恨的办法。
躺在床上的婆婆想起身拿什么东西,她连忙说:“不要动,婆婆,我来帮你。”然后拿了递过去;婆婆想擤鼻涕,她赶快拿起餐巾纸递上去……总之,一切都不需婆婆动手就是了。
还有吃饭,自然也是三餐陪在身边,一勺一勺地喂婆婆吃下去。
于是,本来爱找麻烦刁难媳妇的婆婆也心存感激,“谢谢”二字挂在嘴边说个不停。
然而这一切都是陷阱。
正当婆婆在暗自欢喜地想“真是个好媳妇,待我太孝顺了”的时候,身体却在实实在在地不断变弱、衰退下去。
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导致的。也就是说,婆婆的身体在一点点发生着“失用性萎缩”。
人上了岁数、进入高龄期,其身上的“失用性萎缩”表现得更加急速、更加凶猛。不要说一个月,就是一个星期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话,手脚、内脏以及大脑就会一下子退化萎缩许多。尤其是在患感冒期间,常常会腰腿无力,站立不稳,于是只好卧床休息。
一旦如此,余下的事情只需耐心等待便是。越是温柔体贴地照顾备至,身体机能就退化萎缩得越厉害。
用不了几个月,老人家基本上就会因并发肺炎死去。
究其原委,身体是因为被关心照顾得过于细致体贴了,以致机能退化萎缩,终于一命呜呼。像这样的事例真的称得上是“温柔的谋杀”。
避免“不为”成性
由此可以看出,“失用性萎缩”有时还会取人性命。
即使没有严重到这般地步,但它确确实实会令人越来越羸弱,而且扼杀掉人的奋发向上精神。
糟糕的是,人是一种一旦懒怠下来、什么也不需做的话,渐渐就会习惯于这种状态,并且无休无止地乐于沉湎其中的惰性动物。
不仅工作上如此,个人的兴趣也是如此,连玩乐也概莫能外。
假设某人为了健康,每天早上步行五公里。
但是由于某个偶然的原因,突然中断了一两天。这时就会想:多停歇一天无所谓吧,于是休息了三天,接下去四天、五天又偷个懒……等到有一天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早已不再锻炼了。
这种事例不在少数。
&nbsp同样,读书或者是学艺也会因为偶一偷懒,结果从此懈怠荒废。这种习性一经养成,最终势必变得什么也不为了。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在玩乐方面也时有发生。因为事情忙,于是原本每周参加的麻将或软式棒球活动间断了,与此同时,“不为”的恶习渐渐染上身,慢慢地,做与不做都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