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子能依据需求做成不同型号,若是讲求便携,就做小一点,若是不需要携带,就可以做大些。
“制作出来的蜂窝煤统一规格,计数更方便。姨父可派专人算一算,若真能节省,量大起来也惊人。“只是,若在室内使用,还是得防备炭毒,最好能有烟囱,或者直接在炉子上加个排烟管。”
越是大户人家,冬季屋里遮掩得越严实。
赵家主倒不在意那些大户人家,那些人自己还是多用无烟木炭。
温故说的那些优点,他也在思量。
节省燃料,方便统计,以及,机动性强……
他思考着适宜人群。
若是能用,先做出来的一批,肯定会给他们赵阀的实力保障——军队!
小型炉会更适合外出的小支队伍携带使用。
温故又拿出来一小叠图纸:“还有些别的款式,我也不知道合不合适,姨父你看看……
“加排烟管的就是这种,冬季还能取暖呢。
“还有这种大一些的,摆大宴席都能用上,也不一定烧蜂窝煤,能直接烧煤炭木柴,但能移动,相当于是一个可以移动的大灶台,不用了就挪走,也可以装排烟管,能取暖……”
摆大宴席能用上,说明兵卒人数多的地方,同样能用上!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确实是现在需要的!
“好!非常好!”
赵家主激动地拍着轮椅扶手。
如今世道变了,人口、兵卒数量,都是需要重视的。
热饮热食,这是最简单有效的辟邪之法。
在这方面改进,哪怕只是一点点,也是值得的!
赵家主看看时间,把温家兄弟留下来吃饭,顺便再聊一聊这蜂窝煤和煤炉,看看各种图纸的更多细节。
姨父姨母因为各有事务,平时待在不同的居所,吃饭也不一定同步。
以前来赵宅,温故都是在姨母那边吃,今儿留在姨父这里。
还是特意差人过去姨母那边说一声。
赵家主的饭桌旁,数位谋士无声传递着信息。
他们对温家兄弟两人的印象,一个挺能吃,一个挺能说。
一个缺根筋缺心眼,另一个,看似彬彬有礼,实则胆子大脸皮厚。
这俩都不知道拘谨为何物!
等温故兄弟俩离开,赵家主坐在书房,看着图纸。
看明白之后就会发现,这里面其实没有什么高超技术。
哦,还是有的。
那张方子上写了不同品质的蜂窝煤。
可以加助燃剂,也可以洗煤,也可以洗过再加助燃剂,只看怎么去选择。
这些能做成几种品级了。
不同级别的将领可以提供不同档次的蜂窝煤。
炉子也是,做得精巧华丽一些的,提供给高级将领作为福利。
如今外城区正在修建防御工事,铁器铸造工坊几乎日夜不息。
只要有样板,知道怎么造,很快就能做出实物来。
若是效率低,赵家不可能在这种艰险的生存条件下,短短两年时间就跻身北方六大势力!
决定好之后,赵家主便立刻吩咐人去执行。
若能成功,做出来肯定会先分给温故几个炉子。
考虑到温故为了做这炉子,手里的铜器铁器也不多,估计都消耗完了。赵家主又让人送物资的时候添些铜块铁块。
温故管理的两坊有铁匠,随便他怎么折腾着玩去。
不过这些物资没有立刻送达,温故自己还留在赵家呢。
跟姨父吃完饭,就被姨母叫过去喝茶聊天。
晚上到赵家给他们留的小院里过夜。
让常顺去景星坊那边说一声,他今晚留在赵家,有什么事务先整理好,等他回去再说。
温故睡前还想着,他的多款煤炉子应该很快就能用上了,煤也不需要发愁。
他现在的条件,光靠于家那几个人做炉子,得做到什么时候去?工艺技术也未必能满足要求。
还是赵大户的工坊更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