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些去山里铲地皮的人,才有可能钻空子,在偏远山区的农户手里,用比较低廉的价格收到些价值不菲的大开门。
不过话再说回来,倘若这东西的确件实实在在的青铜器,那我反而更上火了,因为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就实在有些难处理了。
这么说吧,这件铜路子既然被我撞见了,那我是无论如何硬着头皮,也要把它收下来的,因为这样的机会实在不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怎么能够放过?
但是如果我把它收下来,那这东西可就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因为日后要想把它出手变现的话,那就有点困难了,这东西多半是有价无市,恐怕市面上都没有人敢要。
就算有人敢要,出了个还不错的价钱,我敢不敢卖又得另当别论,其实不管我卖与不卖,只要是落在了我的手里,那我就已经算是触犯了国家的相关法律,这要是因此被相关部门给盯上了,抓进去蹲了号子,那可真就太不值得了。
所以我想到这里,脑子已是一片混乱,当下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但是不管怎样,眼下这东西真假未辨,还是得先对这件东西“掌眼”一番,才好再做定夺
。掌眼,也算行话,就是验货看新老。
只是我对掌眼这样的青铜器,其实并没有多少把握,毕竟这铜路子我见过的不多,经手的就更少了,以我现在的水平,也只能勉强分辨出那些仿造粗劣的高老八。
不过我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没想那么多,想着先凭着本事仔细看看再说。
给自己做了下思想工作后,我次深呼吸了一下,才再次揭开了眼前的那层黑色粗布。
昏暗的灯光之下,一抹铜绿再次显露出来,让我倍感紧张。
但是这种紧张对我来说,也不是坏事,这可以让我的精神高度集中,这样才能对眼前的铜路子好好掌眼,给它来个“望闻问切”。
这里所说的“望闻问切”,并非是中医所指的望闻问切。
古玩行当中,也有“望闻问切”,这四个字来的精巧,比较形象的说明了古玩鉴定中最基本的一些要素。
望,即是看,要看大体,局部,细微,一般要使用放大镜对物件细致观察,再结合物品上的一些特点,与其他真品物件进行对比,从而辨析真伪,确定年代,正可谓:多读方才识广,多望方能辨佯。
闻,即是嗅,用鼻子闻味道,看看物件本身有无古怪的气味,这在古董鉴定中,可是非常了得的功夫,很多大师只是靠闻,便可以分辨东西真伪,甚至分辨物件的历史年代,因为很多高老八赝品,为了做旧都会将物件长时间的放入各种东西中掩埋浸泡,不过就算成品经过去味处理之后,也还是会留有一丝气味的,而这仅有的一丝气味,便是鉴别真伪的而关键所在,所以说这闻上一闻,是必须要会的功夫之一。
问,即是谈,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只要能谈的,就和卖家谈,多谈无忌讳,少谈无生意,从谈话中解卖家意图,看卖家心态,识卖家人品,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