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喝茶润嗓子的朱元璋,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放在桌子上。</p>
他盯向朱棣。</p>
“噼啪。”</p>
出现裂痕的感情,彻底破碎!</p>
【3、文官系统对皇权的反扑,通过谋杀来稳固己方阶层的利益】</p>
“哗啦!”</p>
又是一声玻璃碎裂响。</p>
只是刚才的碎裂声,只存在于老朱的心中,而这回的碎裂声,是切切实实地存在于灵堂之中。</p>
大家循声望去。</p>
先看见一只碎在地上的茶杯,碎裂处,还洒落些茶水。</p>
他们再抬头看去,看见了夏原吉。</p>
朱棣之前递给夏原吉的那杯茶,夏原吉到底没能喝上。</p>
……谁又能想到,原本只是进来听数学题的他,会听见这么多不应该听见的事情呢?</p>
夏原吉怔怔站在原地,这一次,他数次张口,却没能出声。</p>
其余人,也没有说话。</p>
灵堂里,一时倒是安静了下来。</p>
大家互相对视,一时之间,气氛逐渐诡谲起来。</p>
而老老实实,呆在一旁,始终没有在不该说话的问题上说话的将军们,此时此刻,也不当雕像了。</p>
他们的手,放到了腰侧。</p>
虽然现在腰侧什么东西都没有,但他们这齐刷刷的动作,再配上齐刷刷看向朱元璋的眼神,无不在暗示着:</p>
陛下,请别害怕。</p>
必要的时候,我们永远都在!</p>
而光幕,完全无知无觉,继续说道:</p>
【4、中医本身就是玄学糟粕,一点也不科学,生病了多喝热水都比喝中药强</p>
对于第四种,up就只能邓布利多摇头.jpg了,全国人民应该都知道,《本草纲目》里的黄花蒿,以及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里的青蒿,启发了屠呦呦院士找到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并以此成为首位获得科学类诺尔贝奖的中国国籍科学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p>
这是普世意义上的成就。</p>
青蒿素的研发动机来自于越战,热带地区疟原虫肆虐,大量非战斗性死亡出现。</p>
美军也好,越军也好都苦不堪言。</p>
当时关系还可以的越南因此向我们求助。</p>
有了青蒿素,打越南,啊不,是南方瘴疠之地的问题能解决大半。】</p>
“越南?”朱元璋皱眉,“那是哪块地儿?”</p>
有了老朱这么一声,刚刚似乎凝固起来的气氛,倏然破冰。</p>
将军们放下了胳膊。</p>
皇子们也不用眼神交流了。</p>
他们有志一同地跳过文臣的话题,开始讨论这段内容。</p>
朱棣琢磨道:“越南,是不是安南?他们古时不就是叫南越吗?”</p>
朱橚积极:“这青蒿素,我虽然不知道,但我知道青蒿。”</p>
又何止朱橚呢?</p>
大家也都知道青蒿嘛!</p>
“难道用青蒿,可以对付安南——南方——瘴疠疟疾?”将军们不免怦然心动,领兵出征,士兵若是水土不服,十成战斗力也就只能发挥出成来。</p>
若这青蒿真的有用,那这仙机,岂不又授下一样能叫他们建功立业的机宜来?</p>
【此外,李时珍常用的黄芩经现代研究,确实具有较广抗菌谱,被广泛利用于肺科疾病。</p>
而彼时军队里常用的金疮药“七”,被李时珍发掘,编入书中,如今更是成为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大家家里多少都会备点云南白药吧,别说你跌打损伤不会想到喷它。】</p>
又来了!</p>
军队常用、金疮药、七!</p>
将军们十分振奋,这是听完就可以上手,上手了就能用到的宝贝啊。</p>
仙机这回好生大方!</p>
果然,这仙机,是一丝丝,一毫毫,都不能错过。</p>
幸好他们来得早,不会像文臣一样,听完一次,就被赶出去!</p>
朱橚觉得,这也是自己的本行,于是又拍了拍胸脯:“七,虽然不太常见,但这个我也有印象,等儿臣回去研究研究,便向父皇汇报。”</p>
朱元璋对朱橚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很是赞许,和颜悦色:“好,咱就等着你的汇报了。做得好了,咱重重有赏!”</p>
【第一种,主要依据是朱棣最后猝死有点像中风,他儿子朱高炽以肥胖闻名,肥胖容易诱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而高是心血管病的罪魁祸首,最后48岁早死并不意外。】</p>
正期待仙机再报两个药材名的将军们:“。”</p>
朱元璋:“。”</p>
朱棣:“……”</p>
朱棣一个踉跄。</p>
朱元璋经受的痛苦,如今朱棣也算是小小的感同身受了!</p>
不同于知道徐王妃去世的纯粹的悲伤痛苦,这回知道了儿子去世,朱棣虽然也悲伤痛苦,但却同样大怒:</p>
“这蠢儿,我早就说了,不能胖,要多吃苦,多活动!死读书又有什么用,读到死了,不也就是大侄儿那样吗?!”</p>
朱允炆生气了。</p>
他好好地烧纸,没有惹在场任何人!</p>
于是他微微一笑,站起来,张开双手,在朱棣面前转上一圈,难得开口:“可是四叔,侄儿相貌堂堂,一点都不胖呢。”</p>
朱棣:“……”</p>
此时的朱棣,心里悲伤大概有海那么大吧。</p>
朱樉很严谨地算了算:“你这叫仁宗的大儿子,原来只上位了一年就寄了啊,这一年里,就算对百姓再好,这个,用处也有限吧?”</p>
怎么能说我儿子用处有限?</p>
我儿子再不好,也就只能我来教训吧!</p>
朱棣调转枪头,生气反抗:“一哥,我儿子再短命,他也活到了48,你嘛,甚至没有活到我儿子的年龄吧?”</p>
朱樉破防!</p>
【问题比较大的是好圣孙朱瞻基,年纪轻轻,才36就死了,这就让人怀疑是不是家族遗传病发作了。】</p>
人都说,一山还比一山高。</p>
没有想到,现在是,一山还比一山矮。</p>
众皇子们,当场倒抽一口凉气。</p>
刚刚破防的朱樉,笑了:“哈哈,老四啊,你刚刚说我短命的时候没想到吧?我就算被人毒死了,也活得比你好圣孙年纪大。”</p>
轮到朱棣破防了。</p>
只能说,一时的胜利,不是永远的胜利。</p>
光幕公平地对待灵堂里的每个皇子呢~</p>
【但这个说法是没有道理的,随便翻一下族谱就能论破它,朱棣和朱高炽又不是只有一个孩子。</p>
朱棣的永平公主就活了65岁,虽然一般女性会比男性寿命更久,但朱高炽次子朱瞻埈也活了62岁,五子朱瞻墡更是活了72岁。】</p>
既然不是这一、四两个理由,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呢?</p>
再一次的,大家的目光,集中到了夏原吉身上。</p>
虽然这一次,将军们没有抬起胳膊。</p>
但是空气中,似乎已经凝结出了无形的刀,这刀锋,正一步一步,朝夏原吉逼来。</p>
触面生寒!</p>
【至于第种,啊,这个就属于阴谋论的范畴了。</p>
大部分阴谋论仍然围绕着正德。</p>
一般来说有两部分论述。</p>
A:论证正德并不如史书里记录的顽劣不堪,应州大捷的功绩被文官们抹掉了,他很聪明,他死亡之前的实录记载非常混乱。】</p>
可怜的夏原吉,已经听不下去了。</p>
他自然还是自己的观点,纲五常在,文人有风骨。</p>
但这些未来的文人蛀虫,是不是有些太多,也太大胆了……</p>
“应州大捷。”朱棣说,“看这方位,难道是去打蒙古?”</p>
什么?</p>
打蒙古的功绩都能抹消!将军们一般不轻易发火,现在他们很生气,仿佛是自己的功绩被文人给一手抹掉了。</p>
真是罪大恶极!</p>
“等等,大家。”代王说了,刚刚才对夏原吉一拜到底的他,觉得有必要保一下夏原吉,“实录记载混乱,也不一定是文官的错。别忘了,正德情吗?就像……”</p>
朱桂看了眼朱棣。</p>
朱棣:“可以了。”</p>
你可以闭嘴了。</p>
【B:论证当时明朝的各种弊病,如海禁问题,土地问题,军队问题,在这些问题里,文官系统都罪孽深重。】</p>
夏原吉终于哭了。</p>
他对着朱元璋拜倒:“臣实在不相信,难道这天底下的所有问题,都是我们文人的吗?”</p>
老朱:“……”</p>
不是你们的,难道是正德嘉靖的?</p>
正德这个有武德的孙子先放在一边,可是嘉靖。</p>
一想到嘉靖,老朱还真认真思考了下。判断了下,自己的内心,到底是更讨厌文臣,还是更讨厌嘉靖。</p>
想了又想,他决定,暂时先不发表意见。</p>
主要这后辈,眼看着还有很多东西要说,毕竟靖难都还没有开始呢。</p>
于是,他安慰夏原吉:“不慌,你先起来,咱知道你是个好的,虽然这后辈,说的很多事情都不差,但我们在听的时候,也要自己判断。”</p>
【Up要肯定的是,AB两个部分单独论述时确实都比较能说服人,但私以为,把一者结合在一起,无限神化正德,把他想像成一个能看透大明所有弊病的存在,就有点夸张了。</p>
B类论述很多都夹杂着唯物主义阶级史观,这是需要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做支撑的,正德没接受过马哲教育,他能意识到多少?</p>
他的对抗应该还是皇权与文官系统的本能冲撞。</p>
同时,明朝中期的文官系统,和后来发展出来的东林党也并不能完全混为一谈。任何一种制度怪物的诞生,都是有其不断发展的过程。</p>
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太长了。</p>
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的论述应当用史料来支撑。】.w.请牢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