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东北志异 > 第二章 啥都别说了

第二章 啥都别说了

“飞哥,要不你就别回去了,在上海一个人也没意思。兄弟都在家里,还是家里舒服。”大可说着拿他的酒杯轻轻的碰了一下我手里的酒杯。

看我没说话只是喝了口酒,大可就说,“反正回来了,最近也没啥事儿,咱就先好好休息休息,玩几天。”

“就是就是。”胡子接着说,“来尝尝这正宗的锅包肉,这东西除了哈尔滨外边还真不一定尝得到。我跟你们说这东西我可有研究了。这锅包肉是清朝一个御厨发明的。不过最先是在哈尔滨做的。在哈尔滨做的是参考了俄罗斯人的做法。后来又在沈阳做过,不过在沈阳做的是参考了欧洲人的口味。所以哈尔滨的锅包肉是黄白挂汁儿的,酸甜口;沈阳的锅包肉是番茄酱挂汁儿的,红色的甜口。总之,咱哈尔滨的肯定是最正宗的。”

“我说上回去沈阳要一锅包肉咋跟我想的不一样,做的跟樱桃肉似的。我差点儿没把老板叫过来理论,哈哈。”大可说。

“你就这些杂七杂八的记得住。”我夹了一块锅包肉扔到胡子碗里说。“不过这锅包肉确实还是哈尔滨的好吃。”

“吃完饭咱洗浴、按摩、撸串一条龙怎么样?”胡子张罗着。我和大可都表示赞成,胡大当家的请客咱不能薄人家面子。

胡子大名胡滨,大概就是生在哈尔滨的意思。之所以叫胡子,一方面跟他性格长相有关,他这个人成天吆五喝六的,人长得又结实,这要放在解放前不去当土匪都可惜了。解放前东北土匪横行,老百姓管土匪就叫胡子。另一方面的原因只有我知道,因为这外号就是我起的。胡滨的爷爷叫胡爱华,就是我爷爷的老战友。他本名叫胡三儿,其实解放前还真是个土匪,而且听说是匪帮里三当家的。匪帮里一般除了大当家的和二当家的就是四梁八柱了,而且还分为内四梁和外四梁。胡三儿为人仗义,枪法奇准用土匪的黑话说就是“管直”,人送名号“九枪八”,所以做了内四梁的大梁“炮头”。当年可是一条响当当的好汉。

后来四野的359旅到东北剿匪,他们这一伙人一部分本来也是逼上梁山的,就被解放军招安了。再后来胡三儿辽沈战役,淮海战役都立了功,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他解放之后觉得自己的军衔也不低了,还叫胡三儿未免有些寒碜,就改成了胡爱华。这些事儿都是老爷子给小时候的我和胡子讲故事讲的,胡子他爸胡健总提醒老爷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别老翻出来说,但是老爷子根本不听。我和胡子爱听他当土匪和打仗的故事,他就喜欢给我们讲。

上初中之后胡子是越长越壮实,性格又跟他爷爷比较像,我就说他祖上是胡子,传下来的也还是胡子。后来就一直叫他胡子,他自己倒也挺喜欢这外号的。

老爷子的土匪故事里面不乏一些诡异离奇的事情,这也是我跟胡子最喜欢听的部分。解放前的东北土匪横行,而且人数众多,那是个“英雄豪杰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一股土匪叫一个绺子,每个绺子的人数有多有少,多的上千人,少的可能几十人。武器装备也参差不齐,有日式装备、苏式装备,也有土枪、大棒。

很多土匪是无恶不作的,打家劫舍,绑票杀人,糟蹋妇女什么都干,老百姓恨土匪恨得不行,但土匪里也有对抗日军的英雄行为。而且东北的土匪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土匪的黑话叫做黑土春典,这是一套只有土匪才懂的行内黑话,只要相互之间盘盘道就知道是不是自己人了,而且日常生活和做事完全可以使用春典来沟通。土匪还有五清六律、七不抢八不夺,触犯这些条例的轻则受罚重则处死。

比较大的绺子像大龙、座山雕这些基本都有上千人马。胡三儿所在的绺子不大,只有百十来个弟兄。不过他们的大当家的还是挺有名气的,此人姓林,叫林世昌,江湖上的名号叫“老熊瞎子”。当初林世昌带了十几个人上山落草的时候,曾经单打独斗的弄死了一只熊瞎子,虽然留下了一身伤疤,但也因此得了个响亮的名号。

推荐阅读: 强势宠爱:腹黑总裁,欺上身 逆世邪妃:废材七小姐 为什么穿成反派 妻不可挡:征服傲娇总裁 皇天战尊 郡主又在作死 美女总裁的超级兵王 神医兵王逍遥游 锦桐 背刺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