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小风吹拂,占风铎叮当作响。</p>
夏日末尾的热浪从荡漾而过,茶楼悬空的帷幔如波浪般摇摆。</p>
沈慕琼注视着眼前的茶水,震惊地抬头。</p>
她看着李泽不以为意,仿佛一切本该如此的模样,顿觉揪心。</p>
来不及道谢,张娘端着茶果开开心心地又回来了。</p>
她将几碟点心摆在两人面前:“两位还有什么要问的,只要是我知道的,我一准都告诉你们。”</p>
她乐呵呵地张罗着,笑得眼角都出了褶子。</p>
“你刚才说,陈瑶去了药铺?是那间传闻中甚至可以起死回生的药铺么?”沈慕琼追问。</p>
“不不不,是兴义堂啊。”张娘摆手,“在青州开了三代的老药铺了。”</p>
兴义堂?</p>
沈慕琼觉得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p>
“白如月。”李泽垂眸,轻声道。</p>
他适时的提点,让沈慕琼一下就想起来了白家白如月的事情。</p>
也是纸魅作祟,导致本该死去的白如月,被困在了画中。</p>
当时,给病重的白如月开方子的,就是兴义堂。</p>
巧合?</p>
沈慕琼蹙眉,她试探性地问:“你先前推荐给张新丰的药铺,莫非也是兴义堂?”</p>
张娘点头:“是啊。这医馆在青州少说几十年,很有名的,我打小就吃他家的药,可靠得很。”</p>
沈慕琼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就是好奇而已。”</p>
她边说,边看记下了兴义堂。</p>
沈慕琼第一次有这种抓到救命稻草的感觉。</p>
她见过了那么多的现场,这是第一个让她无从下手的案件。</p>
案情本身不复杂,可直到现在才刚刚出现第一个疑似交集,真假难辨的线索。</p>
“也就是说,陈瑶在兴义堂遇到了一位高人,指点她说命定之人会在元宵诗会上与她相见,而她信了,也确实在诗会上见到了?”沈慕琼端起茶抿了一口,“那个人就是张新丰?”</p>
“没错,就是这么一回事。”张娘感慨,“这年头也有人相信这种东西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抵不过命运的相遇。”</p>
“她有没有跟你说过那个高人长什么样子?”沈慕琼浅声道,“我也想求个命定之人。”</p>
那瞬间,张娘的面色尴尬了一下。</p>
她看看沈慕琼,又看看李泽,见李泽毫无反应,这下更是支支吾吾不敢回答。</p>
她看不懂啊!</p>
这是怎么回事?</p>
凭借她说了十几年亲的慧眼,瞧着大梁世子和这位沈姑娘之间一准是有点啥,可沈姑娘刚才这说法,就像是啥也没一样。</p>
她是回答还是不回答?回答了会不会得罪世子爷?</p>
等了片刻,李泽先开了口:“说吧,不要紧。”他话音里听不出情绪,“反正找谁问,结果都是一样的。”</p>
“哦!”张娘大喜。</p>
她这才坐正身子,正经道:“是个挺清冷的公子,一身白衣,带两个小童。”她笑眯眯的,“小童一身妃色外衫,月白色里衬,特别显眼。”</p>
沈慕琼微微眯眼。</p>
张娘没注意到她神情的变化,自顾自地说着:“我也曾去找过,想着能求一句指点,只可惜咱没有那个命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