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此间乐,不思吴

大浪淘沙嘛。</p>

但人才消耗与人力消耗方向,长期卷下去只会让国民的生产力以及生活力下降,从而无法达到壮大人口规模,占据更多土地的效果。</p>

所以。</p>

他得多想一些致富和发展的方法,来把人才与人力分流。</p>

适合入朝为官,一步一个脚印为国谋福利的就去当官。</p>

属于外交人才的,可以派往各个国家,借助贸易往来去传播他与各国合作的心愿。</p>

而适合发展农业与商业的,也必须让他们大展拳脚,看得到回报,受得起尊重……</p>

“我学识有限,只能将心比心想到这些,剩下的就靠那些筛选的官员们和我一起努力,把握好南越发展的方向。”</p>

除此以外。</p>

更重要的还是法令改革。</p>

刑不上大夫是自古以来便保留下来的法令,可一些法令漏洞太多。</p>

并且由于天下战乱,国人没有统一的思想。</p>

在这一点上,他前世学过的书本经验可以尝试一下。</p>

变法。</p>

只是变法一事绝非一日之功,更不可急于一时,需要有群众基础,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p>

必须在开科举的结果安抚了权贵世家,又激励了普通百姓后,让当时的“新贵”出手才行。</p>

具体谁当这个出头人,可以慢慢挑选。</p>

“反正不能再是石磊的,不然我都担心哪天石磊走在街上就让人噶了。”</p>

张君临写写画画半日。</p>

桌子上除了空酒壶便是一摞草稿。</p>

其实他在镇州并没有做太多的实事,但只要他在,镇州便稳若泰山般,治下的官员有了主心骨,面对着如急流般阵阵涌来的吴国人,应对自如。</p>

十日后。</p>

姜助让人抬着四箱子从各州县收上来的新增户籍统计册,来到了张君临的面前。</p>

“陛下,镇州这两个月内,共新增原吴国户籍人九万八千二百一十六人,其中两万人赶上了当时的分地政策,名下已有耕地与山地,两万人找到了长期帮工的差事。”</p>

“臣按照陛下的指令,让各县官员摸底调查,这些新增户籍的九万余众,听闻南越不让拥有双户籍时,在得知姬锦公主对外宣称的要复国一事时,仅有一成百姓有意愿想回归故土,叶落归根。”</p>

张君临听懂了。</p>

这一成百姓里大多是拥有难离故土情结的老人,想着死的时候能够回到吴国去。</p>

人之常情,也能够理解。</p>

世间可不是谁都拥有万事一身轻的洒脱心情。</p>

“只有一成,比朕预想中的低多了,朕以为会有三四成。”</p>

“陛下过虑了,自从陛下坐守镇州后,当地的商绅们捐粮捐物急着表现,还自掏腰包修路修渠,原本的吴国地处偏僻,何曾见过如此繁荣的景象,更别提镇州的工钱极高,待遇极好,如今民间流传着一句话。”</p>

“什么话?”</p>

“此间乐,不思吴。”</p>

哦?</p>

张君临想到姬锦听到这番话后,可能气得美丽的小脸都会变凶狠,他没有一丝心疼,而是更开心了。</p>

“这说明我们南越如今的经济发展已经能留得住想要吃饱喝足的人,但想要超越别人成为独一无二的选择,还得满足他们其他需求,比如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p>

姜助深以为然。</p>

但他只擅长统领官员,不懂商业规划这一块,只能满眼期待地看向张君临。</p>

“陛下是否又有了新的赚钱门道?”</p>

他可是听说了,陛下这段时日虽然以养伤为理由呆在后院里,但每日在纸上书写都是奋笔疾书。</p>

有时候写到半夜还没睡下。</p>

定是有所成果。</p>

“小道而已。”</p>

推荐阅读: 任职锦衣卫,从掠夺刀法天赋开始 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铸命成剑,斩魂登仙 无限就职 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十四亿国民的王国继承人 登神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限制级幻想入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