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都,金陵。</p>
农历四月中旬,天气渐热,正是水稻抽芽生长之际。</p>
可天色破晓,本该负责皇家农庄灌溉稻田的农夫们,此时却丢弃了锄头,聚在一起神色慌张地窃窃私语。</p>
“咱们也逃了吧!西楚国十万大军攻破埠州,日袭百里,明日就能杀到金陵来!”</p>
“都说天子守国门,可皇上和皇后还有皇族们早在昨夜就带着朝臣和家眷们逃出城去了!”</p>
“如今城内只剩下一些想死守金陵的大臣们,西楚国兵强力壮,还有西楚十大高手之一的项将军打头阵,一人能敌万人……南越要亡国了!”</p>
说话间,农夫们一脸同情地看向站在地头的黑衣少年。</p>
那是南越当今的三皇子。</p>
谁能想到,皇族全都逃了却留下少年一人在皇庄,无人理会死活?</p>
“要不带上他一起去追赶皇族?”</p>
“到时候我们就是护卫有功,不是叛逃,有侍卫保护也更安全,不会缺吃少喝。”</p>
就在农夫们商量着怎样逃亡时。</p>
少年俊朗且微黑的脸上,像是没受到战事影响一般,露出与十六岁少年不相符的从容淡然。</p>
他脱下千层底布鞋,卷起打着补丁的裤腿走进一块空旷无物的水田里,开始将培育一个月才长到小腿高的稻秧拔起来。</p>
然后,捆成半抱粗的一捆,扔到水沟里泡着根。</p>
跟着皇族一起逃?</p>
那简直是自寻死路。</p>
三个月前,在三皇子张君临满十六岁生辰那天。</p>
一杯不知道是谁递来的延迟发作的毒酒将原身送走后,因送外卖路遇溺水儿童相救,却不幸身亡的他穿了过来。</p>
原本的三皇子文不成武不就,他同样只是一个出身农民,读了大学也只能送外卖的民工。</p>
皇宫深似海。</p>
在没有能力反击前,为了避免再次被暗害。</p>
他不顾宫中唯一关心他的长姐的劝阻,自请下放来到皇家农庄种田,暂时远离朝堂纷扰。</p>
希望在这个诸侯国林立、以武止戈的乱世中寻求立身之本。</p>
“真是糟蹋稻秧,这两亩空地都撒上稻谷,按照这个出苗的数量,不用管它等到八月一定能大丰收。”</p>
农夫们看到黑衣少年“毁苗”的做法,纷纷惋惜摇头。</p>
却不敢上前劝阻。</p>
哪怕这个黑衣少年面相再面善、平时言谈举止再平易近人,他也是南越三皇子,先皇后唯一的嫡子。</p>
本该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皇子!</p>
“想当初先皇后可是领悟刀法武道的高手,长公主都继承了十之一二,三皇子要是有这样的悟性,也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军,与那项鸿一战,保家卫国。”</p>
“皇子中不乏悟了书画之道,能够以笔为刀剑的能人,不还是举族迁都?”</p>
重文轻武的南越国,哪里比得上常年征战的西楚国?</p>
留城死战,不是战而是死。</p>
农夫们越说越丧气。</p>
再看三皇子在他们说话间,已经快速拔完了半亩地稻秧,心中皆惊。</p>
扎了根的秧苗拔起来很费力气。</p>
他们用镰刀收割半亩稻田都要大半天,三皇子是个病秧子,居然在盏茶工夫里,拔了半亩地的秧苗?!</p>
“饿了。”</p>
张君临用手背抹了把额头的汗。</p>
自从他来到皇庄,开始耕种皇后赐他的荒田,一锄头下去脑子和身体里便多了一股奇妙的能量。</p>
据说,这是天地道法之力。</p>
武者悟道成就绝世武功,刀剑所向,无人能敌。</p>
从下三阶到上三阶再到天阶,世间武者最强不过九阶。</p>
据说九阶武者一人可抵百万雄兵,但除了南越国其他国家都有九阶武者镇国,谁也不服谁,所以征战一直没能止住。</p>
文者悟道能得治国天谕,口吐圣言,无人拂逆。</p>
现有的文者最强不过八阶,是远在两千里大晋国的帝师,已吞并两个邻国,成就一方霸主。</p>
他呢。</p>
则悟出了闻所未闻的种田之道。</p>
开荒的耕地多增加一寸,力量便增强一倍,饭量也随之增大一分。</p>
方才消耗了不少能量才能快速拔完稻秧,现在饿得前胸贴后背。</p>
只能对着犹如惊弓之鸟的农夫们开口。</p>
“你们要逃的快逃,不逃的能不能抽空做个早饭?”</p>
若是没人留下做饭,他只能让稻秧再多泡一会儿再重新插秧。</p>
在以武止戈的时代,没有机会发展农业。</p>
种稻还都停留在撒下种子等待收获的阶段。</p>
根本不知道育苗后再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之中,能够增产增收。</p>
“……”</p>
农夫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p>
最终还是下定决心。</p>
“我们知道殿下忠君极孝,陛下曾说过,没有他的旨意,殿下不得离开皇庄,可如今情况危急,也顾不上这些。”</p>
“三殿下,还要委屈你跟我们走一趟。”</p>
十几个农夫拿起锄头,把张君临围在田间。</p>
死到临头,皇权的效力就会大减。</p>
更何况一个受尽白眼的三皇子。</p>
张君临知道这些农夫也只是想活命而已,没有责怪他们生而为人的本能。</p>
毕竟。</p>
他也想离开皇庄。</p>
“大家先填饱肚子,才有力气走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