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灵儿幸福的看着他俩,叫他给孩子起个名,赵玉林说就叫马援吧,大汉朝有这么一个猛人,带兵一直打到占城,相信咱的儿子也不是孬种。</p>
马灵儿“嗯嗯”点头。</p>
范征进来报告,朱先生有请。</p>
赵玉林出门来,见朱从文在大门外的轮椅上笑眯眯的看着他。两人来到江边吃酒,老朱说开心啦,有儿子了?</p>
赵玉林乐呵呵的说那是当然了,抓紧找个老婆也来一个。</p>
老朱很感慨的说一晃就打下这么大一片土地了,慢慢开始给他讲如何过来的?</p>
那年老朱参加喜马拉雅山南麓骑线边界的巡逻,阿三在海拔四千八百米的达坂上设下埋伏袭击巡逻队,他们按两国的约定不能动枪,被挤下悬崖掉进了冰河。</p>
老朱在激流中被冲进了一条蓝色暗河,很快失去知觉,醒来就躺在他的院子里了。</p>
赵玉林知道他俩要分开了,这是老朱在他临走前的坦承。</p>
他说自己当时带着苗贵在夜训,看到翠屏山上一道蓝色光柱直通天地,他立即带人寻找,将他带回来了。</p>
朱从文举杯叫干一个。</p>
赵玉林说他的仇以后有的是时间报,当下先做好后勤部长,把翠屏山和马湖都收好咯,决不能落到歹人手里。</p>
老朱叫他放心,别看他少了两条腿,动起来绝对比那些四肢齐全的还利索。</p>
赵玉林说把家人都托付给他了,两人干了一杯往回走。</p>
临安朝廷,皇帝早朝。</p>
大臣们刚一站定,临安知府就出班请治叙州都监赵玉林的罪,他手里将一张报纸高高举起要呈给皇上,说报纸上写的清清楚楚,赵弃儿竟然当街杀朝廷钦差,不将他满门抄斩如何服众。</p>
很快大堂之上就跪倒一大片,都是请治赵玉林的呼声。</p>
这时,御史华岳出班替赵玉林辩护,理由也是报纸上说的清清楚楚,是钦差在逼迫神威军三日内开拔,得不到回应拔剑杀人,被赵玉林的卫士射杀的。</p>
这里,他做了三点分析:</p>
一是这个钦差究竟是哪个的钦差?官家无所不能,怎么回下达三日内要神威军开拔的口谕?</p>
他们口口声声是太后的人,难道是后宫干政?</p>
二是神威军的大队长因为遭受过不明袭击,人人都配有十人卫队,那钦差提剑直刺赵都监后心,被卫士射杀属于自卫,是卫士职责,罪在何处?</p>
三是朝廷刚褒奖了神威军保家卫国,马湖江大战有功,这里又逼迫他们三天内挪窝北上,若真是这样,说出来叫天下人笑话,还有谁为我大宋朝廷卖命戍边?</p>
朝堂之上有要赵玉林死的,有希望他去戍边卫国的,已经吵成一锅粥,终究还是史相那边的声音大,无论如何要弄死赵玉林。</p>
但是,皇帝就是不开金口,史相只有亲自出马了,咬定钦差由临安派出,宜宾杀钦差就是造反,请官家下旨诛赵玉林九族。</p>
这个时候皇帝才说话。他第一句话就是并没有下旨叫神威军三日内开拔,而是要传旨令神威军整军北上,监督嘉州做好后勤辎重供应。</p>
朝堂上立马没了声音。</p>
皇帝这样陈诉,那就是钦差假传圣旨,还图谋刺杀宜宾的都监,剧情出现了大反转。</p>
接着皇帝又说,他听闻朝内有人收了金人和蒙古的好处,大肆宣扬议和,议和还是要有实力的。</p>
战场上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能得到吗?</p>
哪一次谈判,我大宋不是割地赔款?</p>
皇帝见场下没了声音,说一个神威军北移闹得天下皆知,似乎大宋朝从来视兵勇如草芥,就请史相亲自操劳,确保神威军平安移师汉中。</p>
随后皇帝起身,太监尖叫散朝。</p>
赵玉林化险为夷,这是得了神助攻啊。</p>
昨夜皇城司密报,最近金人和蒙古人都抬着沉重的箱子朝史家去,都是劝说大宋出粮、出兵,结盟进攻第三国。</p>
皇帝很不爽,他还在犹豫究竟和哪一国结盟呢,史老头子倒好,在自家府上坐地开价,闷声发大财,和北方两国做起了生意。另一派又向他进言要自强,让金国消耗掉蒙古的有生力量后打过去收复失地。</p>
所以,当今天讨论到神威军的时候,官家突然来了干劲,要将这只队伍送上去为蜀口防御出力了……</p>
十日后,陈芸回到宜宾,以钦差的身份传旨,着神威军立即启程北上,制置司全面保障后勤。</p>
赵玉林传令全军,收队出发。</p>
又是半月,成都知府丁大人亲自来到叙州,主持神威军出征仪式,赵玉林集中两万士卒接受丁知府检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