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推荐阅读:

第428章 动员

原本只想着让女儿读两日,以她这毛躁性子,自然自己就会读不下去乖乖回家,却没料到,自家闺女不仅坚持了下去,而且由内而外都变了模样。</p>

当然,最后让爹娘俩同意了女儿继续读书的原因,是小姑娘仅仅在书院里读了三个月,回家之后,谈起先生教授的学识已经头头是道,能默写诸多篇章,而反观已经读了几年书的小儿子,却是磕磕绊绊,大字都写不全。</p>

气得夫妻俩差点就没忍住,把儿子也阉</p>

了送进书院。</p>

当然,书院自然是不会接受男子入学的。</p>

但即便如此,之后夫妻俩亦经常在乡里乡间里宣扬女儿的聪慧,因着这点关节,书院后来甚至还收到了有乡间夫妇,走了十几里路,送女儿来书院读书的。</p>

当时楼绒绒和书院的大家都高兴坏了,因为是第一次接受到不是女子主动来求学,而是被父母送来求学的。</p>

淳朴的两口子还不相信书院不收束脩,来时背着两口袋的地瓜和白萝卜,还带了一筐家里老母鸡生的土鸡蛋,生怕不够书院的束脩。</p>

按他们的说法,是因为他们见过贝儿来书院前后的样子,觉得书院把姑娘教得那样好,束脩定然是要很多的。</p>

两口子前半辈子都没子嗣,好不容易老来得子,只有这么一个闺女,虽然家中贫寒,却不想让女儿受苦,这才想把孩子送来书院。</p>

楼绒绒他们解释了许久,老两口都听不进去,执意要送给他们。</p>

无法,楼绒绒只能让书院的人收下这些东西,按市价兑了银子给老两口,好说歹说,才送走了老两口,</p>

现在老两口的闺女入学才几个月,还在丙班学习,如今正</p>

站在赵贝儿身边,依恋地揪着她的衣角,躲在她身后,大眼睛怯生生看着四周。</p>

看到她们,楼绒绒忍不住便目光一软,笑道:</p>

“放心,今日不抽查你们。织娘说得没错,咱们已经埋头苦学了一年有余,大家的辛苦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p>

“说句实在话,考状元尚要寒窗苦读十数载,咱们又不是要选状元,只是为了检验这一年书院的成果,考核也不会太难。故而咱们也不必太担忧这小小的考核,只消大家把应有的水平都发挥出来,那便足够了。”</p>

如果这些姑娘生在二十一世纪,就会轻易地意识到,楼绒绒这番话,摆明了是考试前,老师都要说烂了的惯用话术。</p>

可惜姑娘们不知道,她们看着楼绒绒,听得无比认真,都努力地想要记住楼绒绒所说的话。</p>

有些确实因为考核而颇为忧虑的姑娘,听了楼绒绒这番话——自然,最重要的是“不难”那两个字,也顿时松懈了许多,神经也不再绷得那么紧了。</p>

然而楼绒绒话锋一转,忽而又道:</p>

“不过——”</p>

众人方才才放下去的心,顿时又都提了起来,齐齐看向楼绒绒。</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