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刺史府后,岑吟别立刻让许云君起草檄文,将此事宣扬出去,诘问朝廷和世家,同时顺势自立。</p>
当然,要自立为王,肯定不是单纯说说这么简单,但是如今既然已经有了理由,各方面流程也只是时间问题。</p>
“首先,得把阿珏喊回来。”</p>
岑吟别一本正经道:“不然到时候他回来又得找我闹。”</p>
另外,既然已经自立,那就得有所动作才行,要是只是口头说说的话,她不免会被天下人看轻。</p>
不过好在,自立这个事他们已经规划了许久,要打哪些地方也早就有了打算。</p>
“行之阿凌,你们到时候带着人兵分两路,分别去打交州和荆州,从南往北打,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p>
“虽然那些地方确实没什么得力之人能拦住你们,但是还是切记小心为上。</p>
“我可还等着你们得胜归来,给你们加官进爵呢。”</p>
岑吟别笑着道,楚行之和苏凌也笑着对岑吟别行了个礼。</p>
“末将领命。”</p>
岑吟别点点头,又看向裴珩:“那这次,依旧要麻烦阿珩你随军了。”</p>
裴珩笑眯眯地行礼:“臣,领命。”</p>
吩咐完这些,岑吟别又去了一趟军营,对将士们进行动员。</p>
在将清楚此次战争的原因和理由后,岑吟别又再三强调了军规。</p>
她道:“我们本就是为了天下黔首能堂堂正正的活着而拼命,既然如此,又如何能去欺负普通黔首?”</p>
军营中的将士进军营后岑吟别都安排了人教他们读书习字,如今虽然不能说是大才,但是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闻言皆高声答道。</p>
“谨遵将军令!”</p>
动员完军队后,楚行之他们也开始带着人前往交州和荆州。</p>
而另一边,京城那边也收到了岑吟别自立的消息,已经那篇由许云君起草的,批判世家和朝廷的檄文。</p>
所有人在看到檄文的第一反应都是觉得荒谬,太荒谬了。</p>
岑吟别造反的理由荒谬,仅仅因为世家不愿意让黔首为官,就要造反,这是什么道理?</p>
“陈刺史的话有何错?黔首本就低贱,他们世代务农,如何能管理这天下?</p>
“居然以此为由造反!老夫看她就是早有反心,如今只是随便找了个理由来煽动黔首而已!”</p>
檄文作者也荒谬,居然是许家的许云君,那可是最顶级的世家出来的公子啊!居然真的认同了这个说法,还提笔写了檄文来批判世家,如何不荒谬?</p>
因为此事,连带着许家都遭受了些牵连,朝堂之上不乏有人弹劾。</p>
哪怕尹清霜帮忙压下了奏折,但许家的名声还是遭受了不小的损失。</p>
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现在最关键的是让谁去平叛。</p>
毕竟岑吟别逗宣布自立了,朝廷这边要是再没有反应,岂不是显得好欺负,天家颜面何存?</p>
很快,尹清霜就在朝堂上提起了此事。</p>
一提到平叛人选,刚刚还跳得欢大骂岑吟别牝鸡司晨不过是黄口小儿想法天真的朝臣全部都如同被扼住了咽喉的鸭子一样,瞬间不说话了。</p>
虽然他们嘴上一直看不起岑吟别,觉得不过是个女郎,觉得她要自己当皇帝的做法是牝鸡司晨注定做不成大事,但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让他们带兵去直面岑吟别,他们不敢。</p>
之前大楚内乱就是岑吟别带兵平的叛,这件事过去才一年多,她的战绩还牢牢刻在所有人的心头,没有人有信心自己或者自己派系的武将能打赢这位少年英才。</p>
这可是年仅十六官拜骠骑将军的猛人啊,谁敢和她打?</p>
更不要说益州还有天险,他们去平叛根本没有任何优势。</p>
敌方实力强悍又有地利,要如何打?去不就是送死吗?</p>
可要是不打?那天家脸面何存?其他地方会不会看朝廷不在意又再起叛乱?到时候又该如何是好?</p>
所有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最后一个老臣站起来,对尹清霜说的。</p>
“老臣举荐符淑符卫将军前往平叛。”</p>
他的想法很好,如今符淑可以说是大楚最得力的将领,又和岑吟别一样年少成名,而且从战绩上来看,两人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p>
若说整个大楚有谁能和岑吟别正面打还有胜算,怕是只有符淑了。</p>
尹清霜确嘲讽地勾了勾嘴角:“爱卿所言极是,只是若是卫将军前去平叛,那何人去抵挡幽州和并州那处的鲜卑?”</p>
那老臣一噎,瞬间不知如何作答了。</p>
要不然,和鲜卑求和?</p>
这个提议一出,尹清霜当场就一巴掌拍在椅子上。</p>
“求和?我堂堂大楚,乃鲜卑上国,岂能低声下气同鲜卑求和,向鲜卑纳贡?我上国颜面何存?”</p>
提出这个意见的老臣道:“殿下此言差矣,求和并非向鲜卑纳贡,只是让人和亲,然后带足够的东西过去。</p>
“鲜卑那边有了足够的粮食过冬,今年必定不会再来掠夺。</p>
“待来年,大楚内部平乱,此时鲜卑若是不乖顺,大楚也有能力出兵。”</p>
尹清霜怒道:“说的倒是容易,那我拿你家女眷来和亲如何?</p>
“况且和亲带多到能让鲜卑安稳一年的粮食,那得多少?说的好听,什么和亲的嫁妆,但是不过是纳贡换了一种说法。</p>
“你们丢得起这个人,本宫可丢不起!我大楚也丢不起!”</p>
那老臣还在劝:“殿下,援外必先安内,还请殿下三思啊!”</p>
尹清霜却不听,她只是冷静道:“那敢问爱卿,你们如何能保证,一年的时间,能压下益州的叛乱?</p>
“若是压不下,是不是往后每年,我大楚都要向鲜卑纳贡,直至益州叛乱平定为止?”</p>
这样当然不行,大楚乃鲜卑上国,一年议和是权宜之计也就罢了,怎能年年议和纳贡?这样大楚颜面何存?</p>
所以此言一出,朝堂上又开始议论纷纷。</p>
的确,益州占据天险,又是粮产大州,先不说朝廷派人打不打得过,就算真的能打过,岑吟别发现自己不敌后龟缩回益州不出,仗着天险,他们又能拿她如何?</p>
朝廷的军队总不能一直耗在那里,况且如果因为益州叛乱就要和鲜卑议和,那益州叛乱不平,朝廷是不是就要一直议和?</p>
这当然不行,没人能忍受得了这种屈辱。</p>
于是问题又绕回来了,他们没有合适的将领带兵,其他人去就是给岑吟别送战绩,符淑又不能动。</p>
人海战术也用不了,朝廷的大军是有数的,他们还要守卫凉州、雍州、幽州和并州,能挤出来的大军数量还远远不到能用人数优势去打益州的地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