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整人,陆绎是专业的。</p>
当年的锦衣卫,就是嘉靖帝整治文官的工具。</p>
陆绎侃侃而谈:“属下犯了贪腐大案,胡宗宪有什么好羞愧辞官的?</p>
打个比方,吏部有主事、郎中卖官鬻爵。张先生作为吏部尚书,在他们案发后难道会羞愧的辞官?</p>
胡宗宪不是海瑞,脸皮没那么薄。</p>
想当初为了抗倭之事,他委身严党。对严嵩极尽谄媚之能事,也没见他羞愧过。</p>
想整倒一个人。最直接的方法是查他的不法情事。</p>
他本人是干净的,那就查他的儿子、亲属。</p>
胡宗宪有三个儿子。如果他的儿子当中,有人做下了不法之事。调查局查实之后,把猛料捅给海瑞......</p>
海瑞是一柄好刀啊。若咱们能借了他的刀锋,胡宗宪立马就会在朝堂上名声扫地。</p>
到那时,他也只能辞官归隐。”</p>
一旁的戚祚国听的一愣一愣的:“高,实在是高啊!”..</p>
张居正满意的看着陆绎。心道:当初把陆绎拉进来真是明智之选。</p>
陆绎又道:“胡宗宪的三个儿子在调查局都是有档底的。我一会儿回调查局,查查档底中有没有他们的黑料。</p>
就算没有,也可以设个套,让他们钻进去。”</p>
陆绎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说干就干。他回到调查局立马调了胡家三子的档底。</p>
胡家长子胡桂奇,现任北直隶顺德府知府。</p>
次子胡松奇身在新洲,担任县令。</p>
三子胡柏奇身在杭州,担任浙江守备师中校副团长。</p>
应该说,以胡宗宪的身份,这三个儿子全都是低就。</p>
三人为官、做事还算清明,没有什么黑料。</p>
那就剩下一个法子了,设圈套让他们往里钻。杭州太远,新洲更远。</p>
顺德府的胡家长子胡桂奇成了陆绎等人的陷害目标。</p>
顺德府。</p>
知府胡桂奇满面愁容。</p>
十天前,吏部考功司的一个主事到顺德府进行一年一度的“年查”。</p>
自张居正做了吏部尚书,就一直在吏部推行考成法。</p>
所谓考成法,说白了就是政绩打分。</p>
吏部的年查考成,分为三等九级。甲等一二三级,乙等一二三级,丙等一二三级。</p>
政绩甲等的,三年任满后优先提拔。</p>
政绩乙等的,最多平调。</p>
政绩丙等的,留职查看。来年还是丙等,直接降职任用,甚至罢官夺职。</p>
应该说,张居正施行的考成法切实有效的鞭策了官员们,让吏治为之一新。</p>
张居正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这也是为何朱载圳明知他不好控制,还是让他当了二十多年吏部天官的原因。</p>
胡桂奇这次年查,得了乙等三级。这是个中等偏下的成绩。</p>
他跟父亲胡宗宪相比,理政之才着实一般,中规中矩。</p>
九年前,他已是知府。一连干了三任,年年考评都是个中游水平。</p>
而父亲胡宗宪,又从不为儿子们托关系,谋升迁。</p>
于是胡桂奇一直原地踏步。</p>
这次年查乙等三级,让胡桂奇再次失去了升迁的希望。</p>
而吏部,还有一个更加严酷的规矩。</p>
现任政务官,若三任九年未得提拔,说明政绩平平,能力有限。第四任将降职使用。</p>
政务官最大的耻辱,就是干了三任九年后降职使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