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烧开,加入花椒、桂皮、小葱、姜。那小味儿,挠儿一下就出来了。</p>
豆腐切成小块,拌上小葱段儿和盐,这跟明代寻常百姓家的小葱拌豆腐没有区别。</p>
特殊之处就在于,朱栽圳浇上了花椒油。</p>
小葱拌豆腐完成。</p>
主食朱栽圳熬了一碗小米粥。</p>
做好饭,朱栽圳亲自端着托盘回到了永寿宫的膳厅。</p>
嘉靖帝惊讶道:“这么快就做好了?”</p>
朱栽圳道:“都是百姓家的寻常小菜,请父皇不要嫌弃。”</p>
说完朱栽圳将三个菜、一碗粥摆在了嘉靖帝的面前。黄锦像往常一样,掏出了银针。</p>
嘉靖帝训斥道:“没眼力价的蠢奴婢!朕的儿子亲手做的饭,验什么毒?”</p>
说完嘉靖帝拿起了筷子。他问:“这红绿相间的是什么菜?”</p>
朱栽圳总不能说这是马夹菜,是一种野草。儿子今天请你吃草。</p>
他急中生智,说:“回父皇,这叫长寿菜。”</p>
嘉靖帝夹了一小筷子,放进了嘴里咀嚼。片刻后他称赞道:“好吃!爽口!”</p>
清新爽口的小菜加上配料之王蒜泥的加持,正合他这个有厌食症状之人的胃口。</p>
嘉靖帝风卷残云一般,将三个小菜统统吃光,就差舔盘子了。小米粥黄锦一连给他续了三碗。</p>
黄锦都快哭了:“自皇上搬到永寿宫以来,二十多年来从未有如此好的胃口。”</p>
嘉靖帝打了个饱嗝:“朕的儿子亲手给朕做的菜,果然美味。告诉御膳房那几个笨厨子,将圳儿做的这三道菜,列入御膳单子里。”</p>
皇帝是孤独的。抛开权力制衡不谈,嘉靖帝十分渴望儿子的孝心。</p>
朱栽圳笑道:“要是父皇喜欢吃,儿臣天天给您做。”</p>
嘉靖帝却摆摆手:“你是要做大事的人,大明的郡王。怎么能天天往御膳房跑?”</p>
朱栽圳情真意切的说:“父皇,尽孝是天底下最大的事,无论百姓还是郡王!”</p>
嘉靖帝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朱栽圳:“说得好!外面有些臣子,整天把孝心挂在嘴边。做的事却给朕添堵!走,咱爷俩出宫去,溜溜弯,消消食。”</p>
父子二人出得永寿宫,经过一条长长的宫巷。</p>
嘉靖帝转头吩咐黄锦:“你和那些随驾的大汉将军都别跟着了。”</p>
黄锦一愣:“皇上,这怎么行,万一有刺客......”</p>
嘉靖帝心情不错,跟自己的心腹太监开了一个玩笑:“皇宫里要是有刺客,锦衣卫上到陆炳、下到力士,五六千人都得自裁谢罪了。退下。”</p>
这个玩笑并不好笑,甚至让人有些毛骨悚然。</p>
黄锦和随驾的大汉将军们退下。朱栽圳父子二人沿着悠长的宫巷一直往南走。..</p>
不知走了多久,二人来到了太和殿——那个皇宫的最高点。</p>
这里,代表着朱明皇族的权力顶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