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干宋 > 第三十五章 息坑大战

第三十五章 息坑大战

见己方已被团团包围,不击败义军,他们全都得死在这里,被逼无奈,蔡遵和颜坦也只能率领宋军困兽犹斗。</p>

双方就在这息坑之中展开了生死搏杀。</p>

不得不承认,在冷兵器时代,武器装备还是非常关键的。</p>

宋军将士中,哪怕是最底层的士卒,也穿着纸甲。</p>

不要以为,皮铁不够纸来凑?</p>

资治通鉴中记载,后周进攻淮南时,大肆劫掠,百姓不堪重负,纷纷起义,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谓之“白甲军”,战斗力极为强悍。</p>

到了此时,纸甲已经是宋军的制式装备,宋仁宗时期,赵宋朝廷一次性就造了三万件纸甲,发放给陕西防城弓手。</p>

这纸甲,其实是用极柔的纸与丝帛混合,加工锤软,叠厚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箭矢难透。</p>

放在眼前就是,义军将士手上简易的竹枪,真是很难破开其防御。</p>

纸甲都尚且如此,更何况身披皮甲和铁甲的宋军将士了。</p>

可以说,往往义军将士刺中宋军将士十几记竹枪,都刺不死一个宋军将士,而宋军将士却能用他们手中锋利的刀枪不断的收割着义军将士的性命。</p>

看到这一幕,站在高处亲自指挥这一战的方腊,不禁有些庆幸他听了汪公老佛的建议,无差别的招募义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用老弱妇孺将义军的数量翻了一倍。</p>

——事实上,要不是被李存发展得太快了给刺激到,方腊可能也不会采纳汪公老佛的建议,因为在此之前方腊始终觉得老弱妇孺不是战力而是负担。</p>

方腊由衷的说:“若非我军二十倍于宋军,此战鹿死谁手,还未必可知矣!”</p>

听见方腊的感叹,之前还不同意用辅军去消耗宋军将士的体力的包康,此时也不禁有些动摇了。</p>

此战,他们这些人用上了骄兵之计、诱敌深入、以逸待劳、利用黑夜使宋军犀利的远程武器大大将低威力等等一系列的计谋,包康原以为必定能轻而易举的战胜犯了很多兵家大忌的宋军。</p>

谁想,还是汪公老佛看得更远一些,坚定的认为,即使是这样,也不保险,应该先以辅兵消耗掉宋军的体力,再将精锐投入战场,一战而胜。</p>

包康看了一眼面相慈祥的汪公老佛,不禁生出:“此人好生厉害!”</p>

眼见辅兵的士气随着死伤人数太多而开始变弱,再不增援,必败无疑。</p>

方腊下令:“众将官听令,与敌决战!”</p>

方五、方七、卢万等义军将领听令,齐声应道:“诺!”,然后就各自归队率领本部精锐杀向息坑。</p>

虽说义军中的精锐的装备也还是远远无法跟宋军相比,但因为有之前李存送的聘礼,这些义军精锐至少可以保证每人手中都有一支锋利的长枪——可以刺穿纸甲甚至是刺穿皮甲的长枪!</p>

关键,宋军长途行军而来,又没吃饭,还被辅兵消耗了大量的体力。</p>

关键的关键,义军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往往一个宋军将士得面对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义军将士的围攻。</p>

在这种毫无技巧可言的乱战之下,人数差得实在是太多了的宋军,被全歼只是早晚的事。</p>

可就在这时,异变突起!</p>

——在启明星光辉的映照下,远处突然来了一支人马!</p>

只见,这支人马的将士身上全都穿着造型略有些奇特的皂色军服,双腿用绑腿绑起来,斜挎着一条鼓鼓囊囊的粮食袋,腰间挂着个竹筒,背上背着叠得方方正正的被子,他们中有些身上穿着标准的宋甲(铁甲、皮甲、纸甲都有),有些没有甲胄在身。</p>

虽然这支人马的穿着打扮有些怪异,装备也像是东拼西凑起来的,但寒光凛凛的兵器,整齐划一的动作,令行禁止的表现,无不说明这绝对是一支可以左右这场战斗结果的精锐人马……</p>

……</p>

推荐阅读: 网游之绝尘剑仙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卑鄙的牛头人 春风一度共缠绵 末代2 道长往事 甜妻逆袭,霸道老公坏死了 国民校草宠翻天:亲亲你好甜 婚深入骨 末日编程者 婚情蜜意,傅少的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