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吗?”</p>
李元吉接着问。</p>
殷开山愣了一下才明白李元吉问什么,在略作迟疑后道:“还有两个小卒,因为身份特殊,所以臣不知道当讲不当讲。”</p>
“哦?”</p>
李元吉瞬间生出了兴趣,李世民也缓缓的侧过身来,将耳朵竖起来了,显然,他对殷开山口中提到的两个小卒也很有兴趣。</p>
李元吉要是记得没错的话,此次比试的范围他限制在了将校圈子里,小卒可没资格参加。</p>
如今有两个小卒冒头了,这说明这两个小卒没走寻常路,里面有故事。</p>
殷开山见李元吉和李世民都生出了兴趣,有些古怪的道:“他们两个当中,有一个是打败了他们的校尉,从他们校尉手里夺得的比试的资格,还有一个是因为他们校尉在上马的时候,不慎跌落下了马背,被他们校尉推举出来凑数的。</p>
结果他们在上了擂台以后,一个凭借着一杆长矛,轻而易举的洞穿了他的对手,一个骑在马背上,动都没有动,一箭就封了他对手的喉。”</p>
李元吉听到这个,更有兴趣了,兴致勃勃的问道:“这么说来,他们一个擅使长矛,一个擅射箭?”</p>
殷开山摇头道:“那倒不是,那个使长矛的说,他更擅长马战,那个使弓的说他更擅长戟。”</p>
李元吉呵呵笑道:“又是两个用最不擅长的手段击败对手的人啊,看来此次比试中,炫技的人很多啊。说说,这两个小子叫什么名字。”</p>
殷开山如实道:“使长矛的叫高侃,使弓的叫薛礼!”</p>
李元吉闻言,错愕的看向殷开山。</p>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p>
高侃先不提了,薛礼如果是他所熟知的那个薛礼的话,那么这会儿应该在人家家里给人家做长工呢。</p>
虽说薛礼的一生并没有后世影视剧中那么传奇,不过后世的影视剧也算是还原了一部分薛礼的人生。</p>
薛礼也算是世家豪门出身,但是因为他爹死的早,他又年幼,所以导致家道中落了,以种田以及给人家打散工为生。</p>
历史上,薛礼一直到了成人娶亲以后,才在妻子柳氏的建议下投军,并且在征讨高句丽的战事中一战成名,在李治巡行万年宫的时候,因为救驾有功,得到了李治的赏识才开始正式的崛起。</p>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推算,薛礼这会儿估计也就十四岁上下,正搁家种田,给人做长工呢,怎么可能出现在军中?</p>
“他们二人有什么问题吗?”</p>
殷开山被看的有些不自在,忍不住问。</p>
李元吉回过神道:“可知道他们的籍贯?”</p>
殷开山赶忙道:“高侃是渤海人,薛礼是河东人……”</p>
说完这话,殷开山再次疑问道:“他们有什么问题吗?”</p>
李元吉没有回答,而是直接道:“带他们来见我!”</p>
殷开山愣了愣,立马吩咐人去带高侃和薛礼。</p>
没过多久以后,一个身形魁梧,看着像是头小老虎的少年,以及一个身形并不魁梧,但是双臂却看上去很有力的少年被带上了高台。</p>
身形魁梧的少年出身不错,也见过世面,所以即便是面对着贵人,也有礼有节,不卑不亢。</p>
双臂有力的少年看上去就有些拘谨,在施礼的时候也是一板一眼的。</p>
“小人高侃……”</p>
“小人薛礼……”</p>
“参见雍王殿下,见过殷将军,见过二郎君……”</p>
由于两个人如今的身份比较卑微,所以几乎是挨个的向高台上所有人施了一遍礼。</p>
李世民在他们施完了礼以后,上下打量着他们,嘬着嘴道:“看上去很普通嘛,尤其是你,连一个武将的身板都没有。”</p>
李世民口中的‘连武将的身板都没有’,说的是薛礼。</p>
这个时候的武将绝大多数都是膀大腰圆的大胖子,所以身形瘦小的,很不被看好。</p>
薛礼面对李世民如此评价,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能局促的站在那儿浑身不自在。</p>
李元吉跟李世民的看法完全不同,如果此薛礼就是彼薛礼的话,那么完全能将李世民的脸打肿。</p>
李元吉盯着薛礼道:“听说你是河东人?”</p>
薛礼愣了一下,赶忙垂下头回话,“是……”</p>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继续道:“家中还有什么人?”</p>
薛礼迟疑了一下,低声道:“家中已经没人了。”</p>
李元吉再次点头道:“那你是如何出现在军伍当中的?”</p>
此次征讨西突厥,可没有再向民间征兵,也没有调大唐内部的兵马来此,所以薛礼必然是一年之前就入伍了,并且还参与了大唐征讨颉利部的战事,甚至有可能还参与了大唐征讨苏尼失部的战事。</p>
一年之前,薛礼大概只有十二三岁,而大唐如今是禁止招十五岁以下的人入伍的。</p>
所以薛礼必然不是通过正常渠道入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