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必然在二十日之内消灭这伙反贼并赶回!”</p>
在宇文成都想来,只不过是一伙几百人的反贼,他亲自出马,自然是手到擒来,这二十天时间只不过是用来赶路而已。</p>
事实上,杨广和宇文化及都是这样认为的。</p>
天宝大将军,武力天下第一,并不是浪得虚名的。</p>
……</p>
楚飞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宇文成都居然会亲自带兵回来,这几天时间他正忙着上山下乡,教老百姓种玉米。</p>
对老百姓来说,要浪费土地肥力种植一种根本没见过的农作物内心自然是抗拒的,即便楚飞磨破了嘴皮子,也只有几户人家将信将疑地种下了两垄地。</p>
迫于无奈,楚飞亲自带着三百平天军强行推广,几天下来总算种下了五百多斤种子。</p>
不过,此举也招来了一片民愤,若不是楚飞在丹阳城内天天施粥积攒下了些好名声,楚飞都要被人指着脊梁骨来骂。</p>
上妹村</p>
“老人家,你就听我的吧,这是新型稻谷,种下去产量比小麦都要高上不少!”</p>
田埂上,楚飞苦口婆心地劝道。</p>
“少废话,要动老子的地,除非从老子尸体上踏过去!”</p>
在他对面,一个老汉梗着脖子,拿着锄头正好楚飞等人对峙。</p>
“老陈头,你这是干什么,快放下锄头,听主公的准没错!”</p>
上妹村里长被吓了一跳,连忙开口呵斥。</p>
虽然他也不知道这所谓的种子是什么粮食,但这平天军可是反贼,不管人家让你种什么你只管种便是,大不了等人走后再挖出来嘛。</p>
这些底层的官吏在乱世自有一套生存下来的办法。</p>
“里长,若是地里的肥力被这劳什子玉米吃了,来年我的庄稼吃什么?您也知道,我家里四口就靠着这一亩半分水田过日子了,其他的地太硬,根本种不了粮食。”</p>
即便里长和楚飞说破了喉咙,这老陈头还是寸步不让。</p>
这也可以理解,这一亩水田可是他的命根子,全家都依赖着它吃饭呢,不管是谁敢碰它都得拼命。</p>
楚飞也深知这一点,苦笑着道:“老爷子,我向你保证,如果四个月后收不到粮食,我们平天军全额赔偿你的损失。”</p>
“放屁,谁知道你们到时候跑哪里去了?”</p>
老陈头虽是老农,但也不傻。</p>
这也是所有老百姓都担心的一点。</p>
反贼的下场没有几个好的,很快就会被官兵剿灭,对楚飞的话基本没有几个人愿意相信。</p>
“你这地下半年荒着也是荒着,为什么不试一试呢?”</p>
楚飞眼看说不通,只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p>
隋朝时期的稻谷大多数都是一年一熟,一年两熟的技术要等到唐朝中期才开始推广开来。</p>
“您尝尝这种子,甜的!等熟的时候给您孙子煮一锅,那不甜滋滋的?”</p>
“真是甜的?”</p>
老陈头将信将疑地接过一粒玉米种子塞进嘴里嚼了嚼,顿时眼睛一亮。</p>
“这玉米的杆还可以当柴火烧,到时候把灰洒进土里,也可以补充土地的肥力。”</p>
楚飞一看有戏,连忙再劝起来。</p>
事实上,这几天都是这样一家家劝过来的。</p>
想要推广一种新的农作物,这种难度可不小。</p>
“行,那我就试着种一下!”</p>
偿过之后,再加上楚飞再三保证,老陈头思虑再三,总算点头答应。</p>
楚飞大喜,正准备招呼身后的平天军帮忙翻地,这时,一个平天军匆匆从远处跑来。</p>
“主公,大事不好,有官兵前来围剿咱们,丹阳城被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