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林在想:</p>
罗氏对于整个商贸新区的投资额已经接近八十亿,这么一大笔钱砸进去。</p>
项目要是真搁置半年的话,对于整体投资回报额,将会随之亏减。</p>
尽管罗氏集团只有一个股东,但对于集团里的高管们来说,都指着年底能够拿到一笔章程外的分红。</p>
现在因为整个项目的推进。</p>
罗氏很少再去承接别的项目,可以说把公司现金流变得无比紧张。</p>
既定目标。</p>
只要第二阶段建成以后,第三阶段在耗时三个月将生产设备安装完毕,再调试成功后不出两月就可以步入正轨。</p>
现在好了。</p>
限界资本真要是撤资清算的话。</p>
罗氏要熬过这段时期,或许只有继续出让产业,缩减整个集团的业务和人员。</p>
倘若罗氏集团真要做缩减人员,三师父的内心里面肯定不愿接受。</p>
而且一旦消息被放出去,将会给罗氏的支持者释放一个不好的信号。</p>
经商如孤舟航海。</p>
整艘大船看似四平八稳,但真要捅个窟窿的话,这个窟窿将会被海水的压强给挤得越来越大。</p>
最终翻沉海底。</p>
而商贸新区如果不能按照既定计划投入运营,那就不是捅了一个窟窿的事。</p>
张若林问道:</p>
“三师父,现在省市两级和管委会是什么意见?”</p>
“限界资本是他们请来的,这么大的项目说撤资就撤资,这不是闹着玩吗?”</p>
罗清给张若林倒上一杯茶水,说道:</p>
“若林,你难道还看不明白吗?”</p>
张若林想了想。</p>
试探着问道:</p>
“难道他们撤资是假的,真正的目的是要拖垮罗氏,逼着罗氏低价出让持股份额?”</p>
罗清点了点头。</p>
张若林继续说道:</p>
“李氏融投在第一阶段也投入了二十亿,李氏融投背后有限界资本撑腰。”</p>
罗清说道:</p>
“李氏融投的资金投入完成以后,已经把商贸新区的股份转让给限界资本了,现在商贸新区只有三个股东。”</p>
“管委会持股20%.罗氏持股40%.限界资本持股40%,一旦罗氏转让股份的话,限界资本拥有优先购买权。”</p>
“因为管委会是不会再买入的。”</p>
听到这里,张若林已经明白了限界资本的整个计划。</p>
罗氏已经投入进去八十亿,如果限界资本将罗氏拖住的话。</p>
罗氏一旦转让股份出来,肯定会低于先期投入太多,而且限界资本一定还会压价。</p>
这一招不可谓不歹毒。</p>
虽然事先四方有过约定。</p>
其中任何一个阶段有人退出的话,其余几方可以共同出资,清算工程量以后结算出局。</p>
但,现在问题是第三阶段出资方明摆着要用拖延战术。</p>
所以结算出局的方案,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它并不具备操作的可能。</p>
罗清虽然有些愁容,但还不至于乱阵脚。</p>
问道:</p>
“若林,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假如罗氏是你的企业,而你现在正面临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p>
闻言。</p>
张若林陷入了沉思。</p>
许久。</p>
摇了摇头,答道:</p>
“我现在还没有想到好办法,三师父对不起!”</p>
罗清听到张若林回答。</p>
便是转变了愁容,反而微笑着说道:</p>
“别这么说,其实这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中。”</p>
“只不过我没想到,事情真正发生以后还真是有些棘手。”</p>
张若林有些错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