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螺旋桨适用在船体上,李承乾可是下了血本了。</p>
船身龙骨完全是由不怕水浸的铁梨木制作,船身筒体由杉木打造。</p>
为了能适用螺旋桨,李承乾与李孝恭商议之后,就采用了日后平底船的格式。</p>
在李孝恭的建议下,船底共安装六个扇叶长度超过半米的四扇螺旋桨,后侧四个,侧面两个。</p>
在窜舱内有类似于动感单车一样原理的木质自行车,人在上面踩踏产生动能。</p>
然后带动链条,链条带动齿轮,齿轮再带动链锁,最后带动螺旋桨。</p>
船只完工之日,李孝恭与李承乾都在场。</p>
李孝恭看李承乾的眼神,未免多了几丝钦佩。</p>
自己可真是小看了这个小家伙了。</p>
元年九月中旬。</p>
划时代的螺旋桨船只下水前,李承乾特意邀请李世民前来观礼。</p>
{收到来自李世民的惊奇值102</p>
{收到来自长孙无忌的惊奇值23</p>
{收到来自程咬金的惊奇值25</p>
唐初三流氓,乘坐这艘长度超过五十米,宽度超过十米的平地大船在水上行驶,都被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了。</p>
当初李世民听闻李承乾说有能日行五百里的船时,当真觉得李承乾是异想天开。</p>
可如今看来,这哪里是李承乾异想天开,分明是自己见识短浅。</p>
李承乾得意洋洋的看着李世民:“怎么着,父皇现在应该兑现你对我的承诺了吧?”</p>
难道,你老子不要面子的吗?</p>
非得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p>
李世民瞪了李承乾一眼,随即清了清喉咙。</p>
“咳咳”</p>
“朕自会说到做到,但你也没必要总是挂在嘴边。”</p>
“我这不是怕您忘了嘛。”</p>
李世民嘴角高挑的看着李承乾。</p>
他的所作所为,更加让李世民加深了让他做自己接班人的想法。</p>
“有此才华,不做储君?”</p>
“是不是有点太浪费了?”</p>
虽然话没说出口,但那眼神着实让李承乾有些不太舒服。</p>
可他的心机城府,毕竟与李世民不在一个等级,故而什么都没看出来。</p>
第二日早朝。</p>
李世民在朝堂上便提出了南粮北调的政策。</p>
这一下,朝堂上直接就吵翻天了。</p>
南粮北调可不是小事儿。</p>
首先,这关系到整个大唐的民生。</p>
其次,南粮北调自古以来一直都有,只不过这个生意一直都是被世家掌控。</p>
如今李世民想要让朝廷介入其中,显然是要跟南方世家抢钱了。</p>
那些世家出身的大臣,怎会让李世民如意呢?</p>
他们怎么会把到手的利益,让出去呢?</p>
只不过,这早就在李世民的料想当中了。</p>
他早就知道李承乾想要南粮北调的事儿,而且这想法几乎与李世民内心所想不谋而合。</p>
他也早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准备了。</p>
奈何,南粮北调的命令下达容易,但实施起来却非常困难了。</p>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那么快的运输工具,可以将南方粮草运送到北方。</p>
其次才是世家阻拦。</p>
现在李承乾已经把快速运输工具搞出来了。</p>
那世家阻拦还叫事儿吗?</p>
李世民慢悠悠道:“南北粮食价格相差巨大,如若朕不能好好平衡粮价,百姓不是要戳朕的脊梁骨骂了?”</p>
“所以,南粮北调,势在必行。”</p>
“朕意已决,诸位爱卿不必再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