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四、脱离应天

“好,应了。”你不愿意留,我还巴不得你赶紧滚远一点呢,朱棣心说。

方孝孺到底是天下文人之中的翘楚,当场就洋洋洒洒地写下来了一篇文笔优美流畅的即位诏书,比电脑前某个一晚上憋不出二百字的辣鸡不知道强到那里去了。

“先生的文笔还是天下无人可比的啊,有如当年大汉第一笔杆子陈琳啊。”朱棣把诏书细细品读了一遍,情不自禁地称赞到。

“”方孝孺听了没搭理朱棣,陈琳是谁陈琳原来在袁绍帐下,用无比犀利的文笔写出了让曹操看了如坠冰窖的讨贼檄文。

之后袁绍战败,袁家内斗被曹操统一北方后,陈琳便归降到了曹操帐下,朱棣拿陈琳跟方孝孺对比,明显话里藏着刺故意恶心方孝孺的。

方孝孺自然心知肚明,没理朱棣这茬,直接问道:“在下可以走了吗”

朱棣虽然心里很不爽,但是方孝孺虽然脾气臭了点,至少已经比自己想象中的配合很多了,而且也不会太传出到自己逼迫读书人的恶名来。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大伙都看见了,我朱棣一直好言好语的,是方孝孺这个赤佬跟要咬人一样,所以他要辞官回乡不是我朱棣欺负读书人。

“既然留不住先生,那便不强求了,请自便吧。”

“告辞。”方孝孺听了,连像样的礼都没施一个,扭头就走了,朱棣看着他的背影也是恨得牙痒痒,最好这辈子里方孝孺这三个字永远不会凑在一起出现在自己眼睛里。

处理完方孝孺这些人,至于其他无关紧要的人,大多数会被朱棣的追随者代替,官位迟早不保,其中就有谢宸祯,他事先就准备好了行李,打算前往当涂。

关于朱允炆实际已经出逃这个消息,谢宸祯没有告诉其他人,也没有上报指挥使,知道这件事的和一起行动的人越少越好。

自己只是个两个从四品镇抚使中的一个,没影就没影了吧,朱棣都不一定知道朱允炆认识他,如果朱棣一即位,锦衣卫的高官就集体跑了,他就是缺心眼也该猜到那帮人干啥去了。

所以谢宸祯只带了十多个可以信任的亲信部下,对朱棣上报说弟兄们想要辞官开镖局,以前就跟朱允炆请奏过,可是朱允炆那个昏君总是在后宫夜夜笙歌不理朝政,死活批不下了,所以今儿个幸遇明君当政,还请皇上能了却我们这个心愿。

谢宸祯平日在为人方面很讲义气,虽说官位不大不小,跟上司们的关系都一般,只是点头之交。但是跟自己手下的关系还是很铁的,平日称兄道弟的。

这次谢宸祯极其慎重的挑选了随行的人,手下的将官只带了两个千户和一个总旗,这几个都是家不在应天府,除了逢年过节不回家的人。

至于其他的人就都是谢宸祯自己的亲信了,虽说慈不掌兵,但是谢宸祯本性心软,他自己的卫兵里有很多都是家破人亡的孤儿,忠心自然有保障。

此时正是倭寇大肆侵扰沿海地区的时候,去保护商队什么的确实算是个正火热的营生,他们这些前任皇帝的侍卫身份本来就比较尴尬,再加上谢宸祯对朱允炆一顿嫌弃又歌颂了一把朱棣,这种小事就被顺手批准了。

谢宸祯对那些部下和家里也是这么说的,再怎么说,这些人未必都能守得住口风,万一家里人跟村口老赵扯闲天,嘴一痒痒,自己非得被灭族不可,比朱允炆都惨。

再怎么说朱允炆也不可能被灭族啊。

谢宸祯在家打点好了行囊,和部下约好了一起从应天府南门出发,他还要去拜访一个人。

城内的一处大宅里,这座大宅装饰并不华丽,但是看起来也颇为大气,一个正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年的文人穿着青色的直缀站在院中间,默默打量着院子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眼中的不舍一转而去。

“老爷,一个叫谢宸祯的求见。”

推荐阅读: 神医小农民 抗战之血染山河 豪门宠婚:帝少,今晚不约 娇妻有毒:老公,你放松点 霸爱成瘾:总裁入错房 诡棺 最强战兵 小草崛起 超级无良学生 第一谋婚,慕少偏执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