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号,凌晨2点。</p>
“铃铃铃~”</p>
刺耳的闹钟铃声,吵醒了并没有睡安稳的赵长安。</p>
虽然已经是下半夜,窗户大大敞开,电扇‘嗡嗡’的扇着。</p>
然而卧室里面,却依然闷热的如同蒸笼,连席子都是烫的。</p>
浑身黏唧唧的赵长安,冲了一个凉水澡。</p>
“咔嚓~”</p>
来到厨房,打开煤气。</p>
用水和面粉调和着,开始打糨糊。</p>
凌晨2点30许,</p>
赵长安把四十来张写满小楷的宣纸,卷成一个直筒卷儿。</p>
掂着满满一小桶五升装的糨糊,拿着刷子和装有几件衣服,校服的袋子。</p>
兜里装着烟和火机。</p>
书包里面背着书本卷子,所有剩余的现金,以及户口簿,身份证。</p>
站在客厅里,环视一遍已经没啥值钱东西的家。</p>
关门,上锁,下楼。</p>
楼下静悄悄的,整个大院的十一栋楼,成排的平房瓦房。</p>
都在黑暗里沐浴着银色的月光,掩盖了白日里的垃圾如山和污秽横流。</p>
赵长安在夜色里,来到3号楼那面巨大的墙壁黑板前。</p>
上面密密麻麻的贴满了招工,出租,出售,转让信息。</p>
他找了一块广告少的地方,就近找了一个三条腿的大椅子,靠墙站上面支撑。</p>
“唰唰唰~”</p>
开始耐心的在黑板上面,均匀涂抹糨糊。</p>
然后,把一张写满小楷的宣纸,牢牢的贴了上去。</p>
这么高的气温,不到天亮,糨糊里面的水分就会被全部控干。</p>
把宣纸和黑板,死死的黏合在一起。</p>
除非泼水再用铲子铲,不然根本就揭不下来。</p>
贴完了这一张,赵长安又在一建大院的东门,西门外,各贴了一张。</p>
然后,背着装着宣纸的书包,衣服袋子夹在自行后位。</p>
一手掌握车把,一手掂着小桶。</p>
骑车出了大院。</p>
下一站,</p>
菜市场,——</p>
大约两个小时以后,</p>
凌晨4点30分。</p>
在韵黄的路灯和幽幽的月色下,赵长安骑着车子行驶在空寂的马路上。</p>
来到了东新区建委大门口,</p>
最后一站。</p>
——</p>
6月21号,星期天。</p>
晴空万里。</p>
清晨5点40分。</p>
一大早地面就跟下了火一样,就连吸进去的空气都带着闷热的火力。</p>
赵长安跑到了老周羊肉汤馆子门口。</p>
这时候老周和女人,儿子,儿媳妇,伙计,才开始朝外摆放桌椅。</p>
吃早饭的还没有一个人影。</p>
“长安来了,”</p>
老周连忙进屋给赵长安盛了满满一大海碗羊肉汤,一个肉夹烧饼,一小碟咸菜出来。</p>
赵长安也不客气,一口气喝了满满两大碗免费的羊肉汤。</p>
喝得直打饱嗝。</p>
“周叔,婶,我走了。”</p>
“想喝尽管来,让你爸妈也来。”</p>
老周一脸热情。</p>
赵长安挥挥手,骑车直奔工地。</p>
“咱爸人还是太实诚了,这些东西十五块钱都不止。就是真不给钱,虚假的让让也行啊?”</p>
老周的儿媳妇低声给丈夫嘀咕。</p>
“你懂啥,当年不是赵叔借钱,又开拖拉机送,咱爸得了急性阑尾炎,晚一点就完了!”</p>
老周的儿子周宇林,也压低了声音。</p>
告诫自己的新婚媳妇儿:“这话可别叫咱爸妈听到,别说这几碗不值钱的羊肉汤,就是赵叔一家三口天天来喝都不是事儿。</p>
再说,咱家下的是苦力,可确实也挣钱,一月下来也能落个小万把,这点算啥?”</p>
“还小万把,看把你得意的!”</p>
周宇林的媳妇儿,娇嗔的打了一下男人的肩膀。</p>
——</p>
赵长安骑到工地的时候,头班工人正在吃饭。</p>
大清早就是冬瓜排骨汤,豆腐脑,油条,胡辣汤,冰镇绿豆粥。</p>
为了工地在炎热的夏天能喝点凉的,昨天牛蒙恩一下子买了四个大冰箱。</p>
引得工人们纷纷欢呼老板仁义。</p>
夏长海和江婕这时候还没有过来,也就是说,整个工地还不知道外面的事情。</p>
赵长安看到父母熬夜熬得眼红,心里惭愧,暗骂老牛果然智商如牛。</p>
费了一圈子劲儿,结果老子还是回去了。</p>
幸好自己无比机警,口若莲花,忽悠住了自家老子。</p>
不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