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p>
朝会开始之前。</p>
满朝文武谈笑风生,互相寒暄,大多数人喜笑颜开,等待皇帝的到来。</p>
但是,若是仔细观察,即可发现满朝文武扎堆聊天极为有趣,其中绝对没有其他派系的人。</p>
尤其是魏王一系,端的是意气风发。</p>
唯独皇帝的老臣们比较沉稳,大多数沉默不言,静等皇帝的到来。</p>
今日只有一件事——立储。</p>
从此后,朝堂的格局将大变。</p>
所以,殿内的氛围才会如此诡异。</p>
这其中却有一个奇葩——周秉正。</p>
他找了一个无人的角落,以肩膀和脑袋顶着柱子,正在呼呼大睡。</p>
鼻涕泡都出来了。</p>
另外一边,御史杨和小心观察着周秉正的一举一动,将一切暗暗记在心中。</p>
他反省过后,不得不承认周秉正圣眷正隆,并不是他一个小御史轻而易举能够拿捏的。</p>
更何况,这个小小御史又晋升为大唐第一个异姓王——明王。</p>
按照往常,李世民要这么随意封王,打破大唐立国以来的规矩,朝堂必然炸裂。</p>
可是,在改立太子的节骨眼上,没人想分心和这种破事儿计较。</p>
只想将所有精力集中在立储一事。</p>
“陛下到!”</p>
张阿难一声唱喏。</p>
李世民登上龙椅。</p>
“参加陛下!”</p>
“诸位爱卿免礼!”</p>
君臣间一番客套。</p>
谁想,这个时候却响起了不合时宜的声音。</p>
一声若有若无的雷鸣声萦绕在朝堂上,令李世民和群臣四下张望。</p>
最终,众人的目光落在了靠近殿门的一根柱子上。</p>
周秉正正睡得香甜,呼噜声震天。</p>
原来,那若有若无的雷鸣之声就是他的呼噜声。</p>
君臣心中无语至极。</p>
明明是立储的日子,本应该庄严肃穆,却没想到被周秉正的呼噜声将君臣心中酝酿的仪式感荡然无存。</p>
“明王!”李世民一声怒喝。</p>
周秉正岿然不动。</p>
“周秉正!”李世民再次拍案。</p>
“谁叫小爷!”</p>
周秉正一个激灵,还没睁开眼就来了一句。</p>
静!</p>
朝堂的氛围陷入了某种特殊的静谧中。</p>
众人心中恨不得掐死这个混蛋。</p>
这可是庄严肃穆的朝会,处理大唐国事之所,又是立储的重要日子,你一个小小御史不会是在故意搅局吧。</p>
老臣们到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p>
长孙无忌甚至还在偷笑。</p>
哪怕昨日因为周秉正摔了一跤,摔的他现在走路还有点一瘸一拐,但丝毫不影响他看笑话。</p>
在储君一事,他对三个外甥谁也不支持。</p>
尤其是魏王的示好,更是被他无情拒绝。</p>
魏王成为太子,他就打算急流勇退了。</p>
在此之前,他并不介意周秉正有心或者无意的恶心魏王一把。</p>
亲外甥又怎么了?</p>
魏王和他太疏远。</p>
这时,周秉正揉揉脸,似醒非醒的道:“我还以为是谁,原来是兄长叫我。”</p>
众人:“……”</p>
李世民心中死结。</p>
死小子!</p>
你自以为是朕的私生子,心中怨恨,在朝堂故意以兄长相称,能够令朕很难堪吗?</p>
并没有!</p>
李世民庄严的道:“明王,这里是朝堂,你又身为御史,应当注意在朝堂上的一言一行。今日有大事商议,你快快入列吧。”</p>
重拿轻放。</p>
周秉正还是安然无恙。</p>
人群中的杨和微微点头。</p>
看来,他的判断没有错。</p>
幸亏方才没有向周疯子发难,不然偷鸡不成蚀把米,可就亏大了。</p>
在众人的瞩目下,周秉正慢慢吞吞的回到队列中,耽搁了朝会的正常运转,脸上一点也不害臊。</p>
脸皮之厚,令众人大开眼界。</p>
李世民酝酿了一下情绪,神色悲痛的正要开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