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毒血,能清出来,三妹才能好!”</p>
……</p>
顾闻昭让宋书兰休息一会儿,又开始第二轮行针。</p>
这一次,宋书兰给顾闻昭讲她正式开始唱戏。</p>
“外面都说我十二岁十三岁第一次登台,其实不是,我十岁就登台了,只不过不是在京城,而是在边关。</p>
你不知道守边的战士都很辛苦,还有一些很偏僻的乡村。</p>
我们就去送戏,听戏的人太多,唱戏的人少,团长就让我顶上去。</p>
他跟我说怕什么,你肯定唱得好,真唱差了,等下台子,我抽你手心下次唱好就行!</p>
真是很独特的安慰人的方式,我唱好了。</p>
那时候是唱《杨家将》,还有《包青天》。”</p>
第二轮结束,顾闻昭把她扶起来。</p>
“想唱就再唱几句,唱好了就喝点粥,你很快就能站起来了。”</p>
“宗保诞辰心欢畅……”</p>
她唱的是第一次唱的曲目。</p>
顾闻昭很难想象一代京剧大师十岁时是怎么唱年轻时的穆桂英。</p>
不过,她现在唱得很好听。</p>
外面的宋家人也安静下来。</p>
自从宋书兰生病,她其实一直表现得很坚强,时不时唱戏,只是再也没唱过《杨门女将》。</p>
演员第一次登台唱的戏,会跟着她一辈子。</p>
顾闻昭又开始第三轮针灸。</p>
外面的人也跟着紧张,时不时就看看表。</p>
“还有半个小时,你们说……”</p>
宋书兰还能不能站起来?</p>
那是他们的妹妹,或者姑姑。</p>
没人再说话,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p>
顾闻昭开始起针,动作很轻很慢,到了第三轮,她扎了三十二针。</p>
最后一针拔下来,顾闻昭道:</p>
“放缓呼吸,两分钟后深呼吸,没岔气就坐起来。”</p>
宋书兰跟着照做,呼吸通畅悠长,她放心地坐了起来,然后愣住。</p>
“我能自己坐起来了?”</p>
自从站不起来,她的腰部也一点力量都没有,行动坐卧全部都要需要其他人帮忙。</p>
顾闻昭过去扶着她:“现在可以尝试站起来,不过不要给腿部太大压力,尝试扶着我。”</p>
外面的人也进来,默默等着看着。</p>
宋书兰把顾闻昭当拐杖,小心翼翼地以脚为支撑,费力地一点点地学着站。</p>
她足足努力了五分钟,累得汗流浃背,才最终在顾闻昭的帮助下站了起来。</p>
“能喘过来气吗?”</p>
“可以。”</p>
“那我扶着你,做那么走两步。”</p>
“这就能走了?”宋书兰站还需要人扶着。</p>
这次虽然还怀疑,但是没人再拦着顾闻昭。</p>
“慢慢来,不要急,对,一点一点,一次半步。”</p>
宋书兰在顾闻昭的帮助下走了三步,最后又被扶着回去坐下。</p>
“你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一些,不要心急,后天我再来施针,明天继续喝汤药,不要受凉,也不要受热,饮食清淡,可以吃一点点清炖的牛肉,鸡蛋也要吃。</p>
补充营养,让人顺着肌理轻轻按摩,你很快就可以自己站起来。</p>
但只有一条,我不在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胡乱用力,不然前功尽弃,我就真的救不了你了。”</p>